基本信息
书名:孟子:四书之一,战国时百家争鸣代表性杰作
定价:36.80元
作者:孟子;牧语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2100932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卷一·梁惠王上1
卷二·梁惠王下23
卷三·公孙丑上55
卷四·公孙丑下79
卷五·滕文公上103
卷六·滕文公下123
卷七·离娄上145
卷八·离娄下177
卷九·万章上209
卷十·万章下231
卷十一·告子上253
卷十二·告子下281
卷十三·尽心上309
卷十四·尽心下34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孟子:四书之一,战国时百家争鸣代表性杰作”的书,光是这个名字就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和学术的严谨性。我当初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种“朝圣”的心态去翻阅的。毕竟“四书”的分量摆在那里,更何况还是“战国时百家争鸣”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背景下的“杰作”。拿到手后,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扉页上那古朴的字体,油墨的香气混合着纸张的微涩,仿佛一下子把我拽回了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核心概念时,那种旁征博引却又层层递进的逻辑梳理方式。比如对于“性善论”的阐述,作者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其产生的时代根源和社会需求,将孟子的学说置于当时诸子百家的论辩场中进行考察,这一点处理得非常精彩。读起来并不轻松,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咀嚼那些文言语句,但一旦领会其精髓,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其他通俗读物无法比拟的。它不像是教条的灌输,更像是一场与古代先贤的深度对话,让人不得不思考,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秉持的信念和价值,是否有更坚实的根基可以依托。这本书的编排也体现了匠心,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注释也做得很到位,即便是对古代典籍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在辅助说明下,逐步进入孟子思想的宏大体系之中。
评分说实话,我对古代经典一向敬而远之,总觉得那些佶屈聱牙的文字是学者的专属,普通人难以企及。但“孟子:四书之一,战国时百家争鸣代表性杰作 孟子”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固有印象。我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心血来潮买回来的,原本也没抱太大希望。然而,当我翻开它,尤其是看到其中关于“民贵君轻”思想的论述时,我震惊了。那种对个体价值的尊重,那种对权力制约的深刻洞察,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如此清晰而有力,简直是超越时代的呐喊。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用最凝练的语言,探讨了最永恒的人性命题。我最欣赏它在对话和辩论中的处理手法,孟子不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他更像一个充满激情的辩士,面对公孙丑、万章等人的诘问,他总能以其充沛的仁义思想为武器,条分缕析,步步紧逼,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名旁听者,亲历了一场场思想的交锋,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哲学剧本。
评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阅读这本“战国时百家争鸣代表性杰作”的体验,我会选择“洗涤”。在充斥着快餐文化和碎片化信息的今天,捧读这样一部体系完整、思想深邃的经典,本身就是一种与自我心灵的深度连接。它将我从外部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强迫我面对内心最核心的道德准则。尤其赞赏书中对“尽心”和“知天”的阐发,那份对内在道德潜能的坚定信念,是极具力量感的。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基于对人性深层结构的观察和体悟。阅读时,我经常会想象孟子先生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如何顶住压力,坚持其心中的“道”。这种精神感召力是无声却又震耳欲聋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坚实的精神坐标,让人在面对浮躁的世界时,依然能找到一个可以停泊和审视自我的精神港湾。它是我书架上,被翻阅次数最多,也最能带来平静力量的一部著作。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慢读”的书,如果你指望一口气读完,那很可能会被其中深邃的思想和古老的语汇所阻挡。我个人采取的方法是,每天只精读其中一章或一段重要的论述,然后合上书本,留出大量时间去“消化”和“反刍”。这本书的价值,绝不在于快速获取信息,而在于构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它迫使你跳出日常琐碎的烦恼,去思考“何为人之正道”、“何为仁政的基石”这类宏大问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浩然之气”的描述,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道德勇气和精神力量,简直是黑暗中的灯塔。作者(或者说编者)在引用孟子原典的同时,加入了恰到好处的现代语境解读,使得那些古老的智慧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当下的困境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比如在讨论社会公平正义时,孟子几千年前的论点,放在今天依然掷地有声,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于古典思想的穿透力。它像一块磨刀石,能让你的思考变得更加锋利和清晰。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次接触这本“孟子:四书之一”时,我的期待是它能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所有问题的“人生指南”。但读完之后,我发现它的馈赠更为珍贵——它提供的是一套“质疑和探索的工具箱”。这本书最令我着迷的,是它对“权变”的精妙处理。在坚持“义”的大前提下,孟子展示出的灵活的政治智慧和辩证思维,让人拍案叫绝。书中记录的那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不仅仅是用来装饰文采的,它们是支撑庞大理论体系的血肉。每一次阅读,我都会发现新的侧重点。第一次关注其政治主张,第二次可能更侧重其人格修养,第三次或许会深究其哲学思辨的严谨性。这种多层次的可读性,正是“杰作”的标志。它不像一本说明书,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人性复杂的多面性,引导你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本书的排版清晰,页边空白适度,非常适合做批注和思考记录,我好几页的侧边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个人感悟,这正是我阅读它最大的乐趣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