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文观止:全2册
定价:49.80元
作者:(清)吴楚材 吴调侯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470393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畅销300余年的的古文选本
《古文观止》这一书名意即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不可否认《古文观止》是古文的**选本。《古文观止》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巨大,在诸多古文选本中独树一帜,它的流行性与通俗性、性至今难以动摇,是读者**的普及性古文选本。
2.题材极其广泛的古文选本
《古文观止》冲破了骈散之分的束缚,不仅选散体古文,对于骈体古文之精华也没有忽略。《古文观止》还突破了以前文选不收经史的传统,收录了《礼记》《左传》《公羊传》《毂梁传》等经史中的文章。
3.富含纯正的国学养分
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典范文章浩如烟海,《古文观止》所收散文皆是上乘之作,均为历代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人生经验以及宇宙哲理。
4.中学教材,高考选文非常多的古文选本
《古文观止》是古文的**选本,也是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古文选本。目前高考语文考试改革越来越重传统文化考查,《古文观止》是中学生提高古文素养的智慧之选。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对古汉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内容提要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是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书名“古文观止”意思是“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从选材上说,《古文观止》上起《左传》《国语》,下止刘伯温、归有光,全面反映了从周、秦到明数千年的古文变迁,所选之文皆是上乘之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一览而收全;从内容上说,《古文观止》涉及历史、哲学、游记、政治、宗教、艺术等,可谓是一部小规模的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
此外,《古文观止》语言精炼,篇幅较短,便于诵读,流行性与通俗性并存。300年来,《古文观止》流传极广、至今仍影响巨大,一版再版,依旧常售不衰,是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
目录
卷一
左传
周郑交质 隐公三年 1
石碏谏宠州吁 隐公三年 2
臧僖伯谏观鱼 隐公五年 3
郑庄公戒饬守臣 隐公十一年 4
臧哀伯谏纳郜鼎 桓公二年 6
季梁谏追楚师 桓公六年 8
曹刿论战 庄公十年 9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僖公四年 11
齐桓下拜受胙 僖公九年 12
阴饴甥对秦伯 僖公十五年 13
子鱼论战 僖公二十二年 14
展喜犒师 僖公二十六年 16
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 17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18
卷二
国语
祭公谏征犬戎 周语上 19
召公谏厉王止谤 周语上 22
襄王不许请隧 周语中 24
单子知陈必亡 周语中 26
展禽论祀爰居 鲁语上 30
里革断罟匡君 鲁语上 32
敬姜论劳逸 鲁语下 34
叔向贺贫 晋语八 36
王孙圉论楚宝 楚语下 38
诸稽郢行成于吴 吴语 40
申胥谏许越成 吴语 42
公羊传 43
春王正月 隐公元年 43
宋人及楚人 平宣公十五年 44
吴子使札来聘 襄公二十九年 46
穀梁传 48
郑伯克段于鄢 隐公元年 48
虞师晋师灭夏 阳僖公二年 49
檀弓 51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檀弓上 51
曾子易箦 檀弓上 52
有子之言似夫子檀弓上 52
公子重耳对秦客 檀弓下 54
杜蕢扬觯 檀弓下 55
晋献文子成室 檀弓下 56
卷三
战国策 57
苏秦以连横说秦 57
范雎说秦王 61
邹忌讽齐王纳谏 63
颜斶说齐王 65
冯煖客孟尝君 66
赵威后问齐使 70
触詟说太后 71
鲁共公择言 73
唐雎说信陵君 74
乐毅报燕王书 75
李斯 79
谏逐客书 79
楚辞 82
卜居 82
宋玉对楚王问 83
卷四
史记 84
五帝本纪赞 84
项羽本纪赞 85
秦楚之际月表 87
孔子世家赞 88
外戚世家序 89
伯夷列传 90
屈原列传 93
酷吏列传序 98
游侠列传序 99
滑稽列传 102
货殖列传序 105
司马迁 107
报任安书 107
卷五
汉书 115
高帝求贤诏 115
文帝议佐百姓诏 115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116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117
贾谊 117
过秦论上 117
治安策一 120
晁错 124
论贵粟疏 124
邹阳 127
狱中上梁王书 127
司马相如 132
上书谏猎 132
李陵 133
答苏武书 133
路温舒 138
尚德缓刑书 138
杨恽 141
报孙会宗书 141
后汉书 143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143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144
诸葛亮 145
前出师表 145
后出师表 146
卷六
李密 148
陈情表 148
王羲之 151
兰亭集序 151
陶渊明 152
归去来辞 152
桃花源记 154
五柳先生传 156
孔稚珪 157
北山移文 157
魏徵 162
谏太宗十思疏 162
骆宾王 164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164
王勃 166
滕王阁序 166
李白 170
与韩荆州书 170
春夜宴桃李园序 172
李华 173
吊古战场文 173
刘禹锡 176
陋室铭 176
杜牧 177
阿房宫赋 177
卷七
韩愈 179
原道 179
原毁 183
杂说四 185
师说 187
进学解 189
圬者王承福传 192
送石处士序 197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99
祭十二郎文 200
柳宗元 205
驳复仇议 205
桐叶封弟辨 208
箕子碑 209
捕蛇者说 211
种树郭橐驼传 213
梓人传 214
愚溪诗序 218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220
钴鉧潭西小丘记 222
小石城山记 223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224
卷八
王禹偁 227
待漏院记 227
黄冈竹楼记 229
李格非 231
书《洛阳名园记》后 231
范仲淹 233
严先生祠堂记 233
岳阳楼记 234
司马光 236
谏院题名记 236
钱公辅 237
义田记 237
李觏 239
袁州州学记 239
欧阳修 241
朋党论 241
纵囚论 244
释秘演诗集序 245
梅圣俞诗集序 247
送杨寘序 249
丰乐亭记 250
醉翁亭记 252
秋声赋 254
祭石曼卿文 256
泷冈阡表 257
卷九
苏洵 261
管仲论 261
辨奸论 263
心术 265
张益州画像记 268
苏轼 271
范增论 271
留侯论 274
贾谊论 276
晁错论 278
喜雨亭记 280
凌虚台记 282
超然台记 283
放鹤亭记 286
石钟山记 287
潮州韩文公庙碑 289
前赤壁赋 292
后赤壁赋 294
三槐堂铭 295
方山子传 297
苏辙 299
六国论 299
上枢密韩太尉书 300
黄州快哉亭记 302
曾巩 304
寄欧阳舍人书 304
赠黎安二生序 307
王安石 308
读孟尝君传 308
同学一首别子固 309
游褒禅山记 310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312
卷十
宋濂 313
送天台陈庭学序 313
阅江楼记 315
刘基 318
司马季主论卜 318
卖柑者言 319
方孝孺 321
深虑论 321
豫让论 323
王鏊 325
亲政篇 325
王守仁 328
尊经阁记 328
象祠记 331
唐顺之 333
信陵君救赵论 333
宗臣 336
报刘一丈书 336
归有光 338
吴山图记 338
沧浪亭记 340
茅坤 341
青霞先生文集序 341
王世贞 343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343
袁宏道 345
徐文长传 345
张溥 348
五人墓碑记 348
作者介绍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均为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生平不详,不见于文献记载。《古文观止》是他们为其学生选编的教材,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仪式感”的人,阅读经典时尤其如此。这个版本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为那些喜欢在书页上做笔记、画线的读者量身定做的。页边距的处理非常人性化,既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供读者记录下自己临时的感悟或者查阅到的资料,又不会显得版面拥挤。字体选择上,兼顾了易读性和古籍的神韵,墨色深沉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造成眼睛疲劳。我习惯在阅读时,将自己的思绪和感受写在旁边,这套书的纸张似乎也格外“配合”,无论是钢笔还是铅笔的书写痕迹,都表现得非常清晰、不洇墨。这种与书本进行深度互动的体验,是其他追求速度和轻便的快餐式阅读材料完全无法比拟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代文学史有基本了解的读者,我非常关注版本校勘和注释的严谨性。对于这种跨越时空的经典,一个好的注释版本,其价值几乎等同于原著本身。这个版本在注释的处理上显得非常克制和得体。它没有使用那种过度繁琐、恨不得把每一个字都解释一遍的“填鸭式”注解,而是恰到好处地在关键生僻词汇和典故旁给出点睛之笔的解释。更令人称赞的是,它在涉及篇章背景介绍时,引用了大量的史料支撑,使得我们能更立体地理解这些古文产生的时代氛围和社会背景,而不是孤立地看待这些文字。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让阅读过程非常流畅,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极大地提升了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避免了频繁中断查阅的疲劳感。
评分多年来,我手里也收藏了不少古籍选本,但真正能让我反复捧读、每次都能发现新意的,屈指可数。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的“韧性”和“生命力”。初看时,你可能只看到了遣词造句的华丽;再看时,你或许会捕捉到作者隐藏的政治讽喻或人生哲学;而到了第三遍、第四遍,你会开始关注那些看似寻常的连接词和句式结构,是如何巧妙地串联起宏大的情感脉络。它像是一块多切面的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总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芒。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单纯在“读”古文,而是在和几百年前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这才是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最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也正是这套选本成功传递给我的核心价值。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实在太精美了,拿到手里就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纸张的质地摸起来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光滑感,而是带着一种温润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油墨在纤维上留下的痕迹。装订也非常扎实,翻阅起来很顺畅,不用担心书页会松动。尤其是封面设计,那种古朴的色调和典雅的字体排版,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版本。我特意对比了好几个版本的《观止》,发现这个出版社在细节处理上真的下了功夫,即便是对这种经典名著,也保持了极高的尊重和敬畏。对于一个把书本当作艺术品的阅读者来说,光是摆在书架上,就是一种享受,每次路过都会忍不住想再翻阅几页,感受一下这种沉淀下来的美感。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载物,让人对传承了千年的文字产生更深的联结感。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拿到这套书是有点“犯怵”的,毕竟“古文观止”的名头摆在那里,总觉得里面全是晦涩难懂的篇章,生怕自己读起来像在啃石头。但实际阅读体验完全出乎意料。编者在选篇上的功力可见一斑,他们似乎精准地把握住了“入门”与“精深”之间的平衡点。初读时,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一些描绘山水景色的段落,读起来朗朗上口,文辞的韵律感特别强,即便是不去深究典故,也能感受到文字之美带来的愉悦。这让我建立了一种信心,知道自己可以循序渐进。随后,随着阅读的深入,那些需要细细品味的哲理和历史洞察才慢慢展开,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单纯看现代白话文要来得更深刻、更持久,因为它要求你动用思考的全部力量去参与到作者的构建的世界里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