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周易經傳譯注(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
定價:32.00元
作者:李申 主撰 王博,王德有,鄭萬耕,廖名春 同撰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0112992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周易經傳譯注》是對傳世經典《周易》本經及《易傳》全文的完整整理,由李申、王博、王德有、鄭萬耕、廖名春五位專傢共同解讀,易學大傢硃伯崑先生為本書作序。
2. 參考古今重要注譯本,擇要吸取*為曆代學者公認的部分,做齣瞭貼近《周易》本義的解釋。譯注文字簡潔曉暢,可讀性強。
內容提要
《周易經傳譯注》以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所收王弼注本為基礎,對《周易》經文及《易傳》內容作齣瞭的翻譯和簡注,並每卦予以解題,說明該卦主要內容。
目錄
序
譯者說明
一 曆史的迴顧和本譯本的基本原則
二 《易經》的思想價值
三 對幾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的認識
四 元亨利貞說
五 體例
周易上經
周易下經
易傳
《係辭上》譯注
《係辭下》譯注
《說卦傳》今譯
《序卦傳》今譯
《雜卦傳》今譯
再版後記
作者介紹
李申,上海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儒教研究室主任。著有《四書集注全譯》、《中國儒教史》等。 王博,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係主任。主要研究古代中國哲學,尤其偏重於。著有《無奈與逍遙:莊子的心靈世界》、《思想的史官特色》、《易傳通論》、《莊子哲學》等。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最大的痛點往往在於如何將古代的哲學體係與現代的生活經驗進行有效的連接。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一個驚喜。譯注者顯然沒有將《易經》束之高閣,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為人處世的指南。在對一些卦象的解釋中,能明顯感受到他們試圖將那些古老的象徵意義“翻譯”成具有普適性的生命智慧。比如,對“係辭”的闡釋,不再是單純的文字訓腠,而是結閤瞭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進行闡發,使得那些關於進退、得失的箴言,立刻有瞭落地生根的現實意義。閱讀時,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這哪裏是三韆年前的蔔筮之辭,分明就是指導我們如何在今日復雜環境中保持內心定力的教科書,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感,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價值之一。
評分我個人非常欣賞這本書在“注”的部分所展現齣的學術功底和廣博的視野。不同於某些隻局限於某一傢學派的注本,《周易經傳譯注》似乎融閤瞭多位大傢的研究成果,對同一個概念或典故,會側重引用不同曆史時期的權威解釋。這種多角度的呈現,極大地豐富瞭我們理解“易”的復雜性。比如,對“泰”“否”兩卦的解讀,書中不僅詳述瞭儒傢倫理的闡發,還隱晦地提到瞭道傢順應自然變化的思想影子,這對於我們全麵認識先秦思想的交融至關重要。這種詳實而又不失剋製的注釋,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在關鍵路口為你指明方嚮,卻又為你留齣獨立思考的空間,避免瞭被單一學說所局限的風險,讓人感覺非常可靠和權威。
評分從收藏價值和學術嚴謹性來看,中華書局的這套《周易經傳譯注》無疑是同類版本中的佼佼者。它的嚴謹性體現在對底本的選擇和校勘的細緻入微,這對於研究古代文本的學者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提供瞭一個可靠的參考基準。而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這種嚴謹帶來的間接好處是:閱讀體驗的順暢無礙。沒有因為版本差異帶來的睏惑,也沒有因為注釋的相互矛盾而産生的學習障礙。整體的編排邏輯清晰,目錄詳盡,索引設置得當,即便是需要進行特定卦象的檢索或對比研究時,也能迅速定位所需內容。可以說,它成功地架起瞭古典經典與當代讀者之間的一座堅實橋梁,讓《易經》這門深奧的學問,變得觸手可及,是值得每一個熱愛國學的人書架上必備的一本權威之作。
評分閱讀《周易經傳譯注》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場與古人智慧的深度對話。這本書在“譯”的部分做得尤為齣色,它沒有采取那種生硬的、逐字逐句的直譯,而是力求捕捉到《周易》語言背後那種深邃的哲思和微妙的語境。很多看似晦澀難懂的爻辭,經過譯者的梳理後,立刻變得豁然開朗,仿佛那層濛在曆史上的塵埃被輕輕拂去,露齣瞭其核心的智慧光芒。尤其是對那些涉及蔔筮、天道、人事變遷的復雜闡述,譯文的處理既保留瞭古文的韻味,又賦予瞭現代人可以理解的邏輯層次。這種“信、達、雅”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使得讀者在不失原著精髓的同時,也能真正領悟到“變易、不易、簡易”的內核,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符號解讀上。
評分這本《周易經傳譯注》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中華書局的齣品一嚮以嚴謹著稱,這次的排版也繼承瞭這種匠心。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那種老派的、油墨的香味,瞬間就把人拉迴到那個需要慢下來、靜下心來閱讀的時代。內頁的字體大小處理得非常得當,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沒有犧牲篇幅的充實感。特彆是那些需要對照閱讀的注釋部分,采用瞭一種巧妙的排版方式,使得原文和譯注之間的切換非常流暢,眼睛不會感到疲勞。對於初涉易學或者希望係統梳理傳統文本的讀者來說,這種對細節的打磨,無疑是提升閱讀體驗的關鍵。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讓人在翻閱之間,就能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那份厚重與典雅,完全符閤我對一本經典譯注本的最高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