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学者看世界 全球治理卷
定价:42.00元
售价:28.6元,便宜13.4元,折扣68
作者:王辑思,庞中英 分册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2282148
字数:305000
页码:3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58kg
全球化不仅使各国、各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依存”,而且产生了种种高度复杂的全球问题,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也在加强。全球问题的增加和积累使自从1945年以来的“国际治理”(international governance)漏洞百出、捉襟见肘,而“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则变得日益必要和迫切。全球化和全球问题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依据。全球治理是当今世界强烈的政治呼吁之一。没有全球化和全球问题的存在也就很难谈到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大挑战。主要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所谓“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泾渭分明,但全球治理论者却并不这样认为。全球治理的理论试图探讨如何把世界─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当作一个集体的存在来共同治理,即当作“社会─世界”去治理。
如前所述,许多全球治理的主张者一再强调,全球治理不是较早前具有深刻忧患意识和未来意识的思想家提出的“世界”(世界国家)理念,即不是排他性的间关系。西方全球治理主张者常常涉及和讨论的不是和之间的关系,即传统的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而是非组织(NGOs)、跨国公司(MNCs)、公民运动或者公民社会、全球大众媒体,甚至全球资本市场,即这些非的力量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全球治理不能说是20世纪后期才提出的政治目标。早在19世纪后期甚至更早一些时间,全球治理(不一定使用“全球治理”这个词)就具有这样的思想和实践。全球治理成为当时管理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管理)的选择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政治家勃兰特(1969-1974年担任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早提出这个概念。他指的是建立和发展多边的规则和管理体系以促进全球相互依存和(可)持续发展。
王辑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分别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美国加州大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中国学者”的视角来审视全球治理。这种视角并非简单的模仿或批判西方既有理论,而是在吸收了全球理论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文明理念。在阅读关于发展权与主权关系的那部分时,我深有体会。作者们在阐述国家在寻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内部发展需求与外部国际规范压力时,表现出了一种近乎“身临其境”的理解。这种差异化的分析路径,使得原本在西方文献中看起来理所当然的某些“普世价值”的适用性,在这里得到了更为审慎和有条件的探讨。它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意识到,理解全球治理,必须将不同文明的经验纳入考量,而非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学术密度相当高,初读时需要放慢速度,甚至时不时要回头查阅一些背景知识。这不是一本能让你在通勤路上随便翻翻的书,它需要你投入精力去消化那些严谨的定义和复杂的因果链条。然而,一旦你跟上了作者的思路,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我特别赞赏作者团队在构建概念模型时的那种克制与精准,他们似乎在极力避免使用那些已经被过度使用的、空洞的流行词汇,而是努力创造或重新定义更具解释力的术语。对于那些希望从“看热闹”的媒体报道转向“深层次分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跳板。它迫使读者走出舒适区,去面对那些处理全球性挑战时必然会遇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安排非常精妙,呈现出一种从宏观理论到具体案例,再回归到未来展望的螺旋式上升结构。每一章之间都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联系,像是搭积木一样,层层递进地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我尤其欣赏编纂者在章节之间设置的那些“跨界对话”,即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同一个全球治理难题进行多维度交叉分析。这种安排有效地避免了单一学科视野的局限性,使得讨论更具立体感和操作性。它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完美的、一劳永逸的全球治理“药方”,而是非常现实地指出了当前路径的症结所在,以及在现有国际环境下,哪些微小的结构性调整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突破口。对于希望进行学术研究或政策分析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案头必备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深邃的蓝色调和醒目的金色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学术深度和广阔视野。我特别喜欢它在视觉上传达出的那种“高屋建瓴”的感觉,仿佛作者们正站在一个制高点,俯瞰着错综复杂的全球格局。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分量也让人心生敬畏,这无疑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著作。从目录上大致浏览,就能看出编纂者在议题选择上的独到眼光,涵盖了从国际秩序重塑到新兴力量崛起的诸多关键领域,这些都是当下热议却又常常被碎片化讨论的话题。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这位普通读者理清头绪,不再被日常新闻的烟雾弹所迷惑,而是能从更深层次理解当前世界运转的底层逻辑。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在罗列现象,更是在试图构建一套解释全球治理困境与出路的分析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稳健且富有洞察力,读起来有一种沉浸式的学术体验。作者们似乎都接受过非常扎实的国际关系理论训练,他们的论证逻辑严密,很少有那种浮于表面的口号式论述。我尤其欣赏其中一些章节在引用史料和国际法条文时的那种精准把握,这让他们的观点不仅仅停留在“我们希望世界变成什么样”,而是落脚于“世界实际是如何运作的”。比如,在探讨多边主义的未来时,他们没有简单地唱衰或赞美,而是非常细致地剖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合作的可能性边界。这对于我理解为何某些国际倡议总是在关键时刻卡壳,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解释路径。读完几个章节后,我感觉自己对国际政治的“灰色地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