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卢文弨全集 浙江文献集成
定价:1980元
作者:(清)卢文弨编者:陈东辉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3081697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卢文弨(1717—1796)乃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学识博洽,著述宏富。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陈东辉主编的《卢文弨全集》,是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浙江文献集成》之一种,列入“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成功入选“2015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刊行。《卢文弨全集》是对现存卢文弨著述所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共计16册,近412万字,包括《群书拾补初编》《群书拾补补遗》《仪礼注疏详校》《经典释文考证》《广雅(释天以下)注》《重校方言》《钟山札记》《龙城札记》《读史札记》《抱经堂文集》《抱经堂诗钞》《常郡八邑艺文志》等,其中大部分是整理校点。另有校点者通过多方努力,搜集整理而成的近十万字的《抱经堂集外佚诗文》。同时,校点者还将与卢文弨有关的墓志、传记、书信、诗歌、序跋、提要等,以及陈修亮编著的《卢文弨钞校题跋本目录》,彭喜双、陈东辉编著的《卢文弨研究文献目录》,柳诒征编著的《卢抱经先生年谱》,张波、赵玉敏编著的三十多万字的《清卢抱经文弨先生年谱》,作为《卢文弨全集》之附录,希望能给相关研究者带来“一编在手,如指诸掌”之便利。此外,校点者还从全国各地图书馆选取了32幅较为珍贵的相关书影,作为《卢文弨全集》卷首之彩色插图。
内容提要
目录
册羣書拾補初编(一)
第二册羣書拾補初编(二)
第三册羣書拾補初编(三)
第四册儀禮注疏詳校
第五册經典釋文考證
第六册廣雅《釋天以下》注
第七册重校方言《附校正補遗》錘山札記龍城札記讀史札記(埘論學割說十则)
第八册抱經堂文集(一)
第九册抱經堂文集(二)
第十册抱經堂詩鈔抱經堂集外佚詩文
第十一册常郡八邑藝文志(一)
第十二册常郡八邑藝文志(二)
第十三册常郡八邑藝文志(三)
第十四册常郡八邑藝文志(四)
第十五册附绿上编
第十六册附绿下编
作者介绍
《卢文弨全集》主编陈东辉简介
陈东辉,祖籍浙江绍兴,1966年11月生于杭州。1998年6月获得原杭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献学、清代(兼及民国)学术史、中国语言学史、中日(兼及中韩)文化交流史。在清代学术史领域,以阮元、卢文弨研究为重点。目前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古典文献学”“目录学”“汉语史史料学”“中国编辑出版史”等课程。已先后出版《阮元与小学》《古典文献学论考》《古汉语与古文献论丛》《中日典籍与文化交流史研究》《汉语史史料学》《清代学术与文化新论》《东亚文献与语言交流丛考》等专著,整理校点《仪礼注疏详校(外三种)》等古籍,主编《历代文献学要籍研究论著目录》《古籍保护专家研究文献目录》《清代学者研究论著目录》初编和续编、《民国学者研究论著目录》初编和续编等工具书以及《抱经堂丛书(外七种)》《文澜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等大型古籍影印丛书,参编《晚清四部丛刊》《稀见清代四部辑刊》等特大型丛书,在外发表论文两百余篇。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明清江南文人群体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研究者,我发现这部《卢文弨全集》在史料的广度上展现了惊人的魄力。它似乎囊括了卢文弨一生所接触、所批注、甚至仅仅是与之相关的所有纸质痕迹。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卢氏与当时其他重要学者的书信往来部分,这些信札往往是了解一位学者真实思想波动和人际网络的最直接窗口。从这些信件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如何参与到地方文化的构建、如何评价同侪的学说,甚至是如何处理一些日常的文教事务,这些细节极大地丰满了卢文弨作为一个鲜活的“人”的形象,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名字。这种全景式的展现,使得原本分散在各地档案和私家收藏中的珍贵资料得以集中呈现,极大地便利了我们这些非专业研究者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比较研究。不得不说,浙江大学出版社在推动地方文献的抢救与汇编方面,承担了非常重要的文化使命。
评分这部“集成”带给我的最深切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观察“浙江学派”内部生态的独特窗口。卢文弨并非孤立的个体,他的学术活动和地方关怀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的。通过阅读他批阅或参与整理的地方志(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志书本身,但能从他的批注中推断出其关注点),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对地方经济、水利建设乃至民俗记录的重视程度,这与当时浙东地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背景是息息相关的。这些文献的汇编,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个人的思想,更像是一次对特定地域在特定历史时期精神面貌和文化取向的考古挖掘。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一位遥远的先贤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地方责任的承担与实践。这部书的价值,将远远超越其作为卢文弨个人作品集的范畴,成为研究清代中后期区域社会史和思想史的不可或缺的基石文献。
评分初翻阅此书卷首的导读部分,便能感受到陈东辉先生在整理卢文弨遗稿时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严谨态度。他并未简单地将所有文献堆砌,而是建立了一套清晰的、富有逻辑性的分类框架,这对于我们理解卢文弨这位清代学者的思想脉络和学术贡献至关重要。比如,对于卢文弨在浙学研究中涉及地方志、碑刻、诗文等不同门类的文献,编者都做了细致的甄别和考证,并在脚注中清晰地标注了底本的出处和版本差异,这种“存真求实”的治学精神贯穿全书,极大地提高了文献的可信度。对于那些模糊不清的古籍原文,编者的注释也保持了恰到好处的克制,没有过度解读或妄加揣测,而是提供了必要的校勘信息,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原始文本的面貌。这种尊重史料原貌的做法,是严肃学术研究的基石,也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选本范畴,真正成为了一个可供深度挖掘的“文献集成”。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文献整理工作,变得清晰而富有条理。
评分阅读体验上,不得不提其版式设计上的现代适应性。尽管内容是清代的文献,但编者在处理古籍的直排习惯与现代读者的横排阅读习惯之间,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主要文本依然保持了尊重原文的排版方式,但关键的引文和注释部分,则采用了清晰易读的字体和适中的行距,这无疑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特别是那些篇幅较长的骈文或诗歌部分,通过灵活的断行和分段处理,使得长篇的阅读节奏感更强,不容易产生疲劳。此外,书中的索引系统做得非常详尽,我尝试查找了几个特定的地名和人名,发现检索效率极高,这对于需要频繁引用或核对特定信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可以说,这套书在“如何让古老的文献变得更容易被现代人阅读和使用”这个问题上,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肃性,又兼顾了普及的便利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略带纹理的米白色纸张,触感温润而不失雅致,与书名“卢文弨全集”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尤其是字体排版上,主标题采用了较为古典的宋体,笔画沉稳有力,而副标题“浙江文献集成”则巧妙地融入了一丝清新的现代气息,这显示出编纂者和出版社在视觉呈现上的深思熟虑。内页纸张的厚度和韧性也无可挑剔,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丝毫没有廉价的油墨味或粗糙感,这对于一部需要细细品读的古籍整理本来说至关重要。合上书时,那种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量感,让人对手中的这部作品充满了敬意。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考究,比如书脊的处理,既能牢固装订,又保证了翻开时的平整度,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便是对照原文进行研究,也不必担心书页卷曲或合拢。整体来看,这不仅仅是一套学术资料的汇编,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当代出版业对经典文献应有的尊重与匠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