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荀子(汉法对照 套装共2册)/大中华文库
定价:188.00元
作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300217857
字数:
页码:98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荀子》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况的政论集。全书共32篇,涉及哲学、伦理、政治、军事和教育诸方面。
荀子在书中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他在哲学上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创立“性恶论”,主张熔礼法为一炉,兼重道德教化、法治刑赏;在“称先王”之外,荀子又首倡“法后王”之论,这一点与孔、孟有所不同。
目录
劝学
修身第二
不苟第三
荣辱第四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儒效第八
王制第九
富国第十
王霸第十一
君道第十二
臣道第十三
致士第十四
议兵第十五
强国第十六
天论第十七
正论第十八
礼论第十九
乐论第二十
解蔽第二十一
正名第二十二
性恶第二十三
君子第二十四
成相第二十五
赋第二十六
大略第二十七
宥坐第二十八
子道第二十九
法行第三十
哀公第三十一
尧问第三十二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对《史记》的震撼与沉思 初捧《史记》,便觉字里行间流淌着一股磅礴的历史洪流,司马迁的笔触何其凝练而又饱含深情!这部鸿篇巨制,绝非仅仅是帝王将相的流水账,它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发展图景,是后世解读先秦至汉初社会风貌、思想变迁的百科全书。我尤其对其中对刺客群体的刻画印象深刻,那些义薄云天的壮举,那些在历史转折点上悄然发生的关键抉择,都被作者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读到荆轲慷慨悲歌,会让人不禁掩卷沉思,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才能孕育出如此决绝的个体?而太史公自身的遭遇,那种“发愤著书”的悲壮,又为全书增添了一层令人心碎的史诗色彩。它不仅仅记录了“实”,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义”与“名”的价值取向,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这部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让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变得有温度,有血肉,而不是冰冷的年代记录。
评分《诗经》的质朴与情感的共鸣 《诗经》的魅力在于它的“真”,那种未经雕琢、发自肺腑的原始情感表达,至今读来依然震撼人心。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求而不得,还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民生疾苦,都以最朴素的语言,描绘了最丰富的人类经验。我尤其钟爱那些描写田园劳作和男女情爱的篇章,它们让我仿佛置身于周代的原野之上,能嗅到泥土的芬芳,能感受到劳动人民淳朴的喜悦与哀愁。这种情感的直抒胸臆,远比后世的许多辞藻堆砌之作来得动人。它为我们保留了古代先民最真实的生活切片,他们的爱恨、他们的祈盼、他们对自然的敬畏,都凝聚在这些简短的篇章里,展现出中华文化基因中那份对生命最本真的热爱与感叹。
评分《道德经》的宇宙观与处世哲学 翻开《道德经》,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空灵、辽阔,甚至带着点“反常识”的智慧气息。老子的文字极其精炼,往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宏大的宇宙运行法则。“道可道,非常道”,这开篇之语就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有些终极真理,是超越语言描述的。我个人对“无为”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逐渐领悟的过程。起初会误解为消极避世,但深入阅读后方才明白,那是一种顺应自然、不妄加干涉的智慧,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书中关于柔弱胜刚强、处下不争的论述,尤其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更显出其超越时代的疗愈力量。它像一面镜子,提醒着我们放下执念,回归本真,在万物循环中找到自己的安宁之所。
评分《论语》:日常哲思的微光 相较于史书的宏大叙事,《论语》则像是一股清泉,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孔子的言谈举止,并非高高在上的圣人教诲,更像是智者与弟子的促膝长谈。我常常在清晨,泡上一杯清茶,翻开其中一章,细细咀嚼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无穷深意的短句。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种学习带来的内在喜悦,是任何外在物质都无法替代的。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其中关于“仁”的探讨,它没有给出一个僵硬的定义,而是通过无数情境的展现,引导读者自行体会如何在人际关系中保持恰当的分寸感和真诚。这种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得《论语》超越了时代,成为指导个体修身立德的永恒指南。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仿佛隔着千年的时光,与那位温和而坚定的老师进行着一次心灵的对话。
评分《孙子兵法》:超越战场的智慧 初读《孙子兵法》,自然会聚焦于其军事谋略的精妙之处,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认识到它强大的跨界应用价值。《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体现了一种极高的战略高度和对局势的精准预判能力。书中所强调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仅仅适用于战场,更是职场竞争、人际交往乃至个人目标设定的黄金法则。它教导的不是如何莽撞地去“赢”,而是如何通过周密的准备、对风险的最小化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的“兵者,诡道也”并非鼓励欺诈,而是告诫人们要善于隐藏意图、制造假象,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这部经典,是关于系统思维、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教科书,其逻辑的严密性和洞察的深刻性,在任何时代都熠熠生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