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吉他基本的触键方法入手,介绍坐姿、手型等演奏基础知识,纠正初学者常犯的各种错误,并进行基础指法训练;同时,介绍了一些乐理基础知识,尤其是和弦的构成、分类及各种标记符号等。后面将介绍到吉他的基本演奏法,进行各种基本节奏型的学习和训练,充分体验吉他演奏的乐趣。
Part1. 准备篇
1.1 吉他的种类
1.2 不同曲风适合演奏的吉他
1.3 吉他演奏的姿势
1.4 吉他各部件名称
1.5 认识吉他上的弦
1.6 吉他B备的配件
1.7 乐谱的种类
1.8 TAB谱的记法
1.9 基本音符与休止符
1.10 音符的相互关系
1.11 认识TAB谱
1.12 认识节拍、调号、拍号
Part 2. 基础篇
2.1 站姿演奏吉他
2.2 坐姿演奏吉他
2.3 吉他上旋钮的作用
2.4 使用节拍器扭动旋钮进行调音
2.5 使用音叉调音
2.6 右手拿拨片的手势
2.7 拨片弹奏单音
2.8 拨片弹奏单音的种类
2.9 拨片扫弦
2.10 左手按弦的姿势
2.11 左手握琴的姿势
2.12 TAB谱与五线谱
2.13 认识左手指型图
2.14 音名对照
2.15 音调
2.16 基本的和弦型
2.17 左手技法之空弦
练习曲1 《小星星》
练习曲2 《送别》
2.18 横按
2.19 横按拇指位置
2.20 横按无名指,小指及食指位置
2.21 基本的横按和弦型
练习曲3 《友谊地久天长》
练习曲4 《童年》
2.22 小节节拍关系
2.23 8分音符
练习曲5 《黄昏》
练习曲6 《月亮代表我的心》
2.24 16分音符
练习曲7 《那些花儿》
练习曲8 《温柔》
2.25 拨片
2.26 拨片扫弦
2.27 拨片扫弦方法
2.28 右手压弦时使用拨片
2.29 右手压弦时拨片技法
2.30 左手技法之勾弦
练习曲9 《欢乐颂》
练习曲10 《七里香》
2.31 右手手指分别怎样拨弦
2.32 通常右手手指拨弦区域
2.33 右手演奏姿势
2.34 右手手指基本演奏法
2.35 左手技法之击弦
练习曲11 《我真的受伤了》
练习曲12 《挪威的森林》
Part 3. 应用篇
3.1 正确拿拨片的手势
3.2 左手技法之闷音
3.3 左手技法之松紧弦
练习曲13 《多年以前》
3.4 音符转换
3.5 右手手指拨弦
练习曲14 《同桌的你》
3.6 音阶练习
3.7 音阶
3.8 音名
3.9 变调夹的使用
3.10 变调图表
3.11 滑音
3.12 吉他谱上的滑音标号
练习曲15 《渔光曲》
Part 4. 提升篇
4.1 左手单音练习
4.2 左手技法之推弦
4.3 推弦的方式
4.4 单音演奏
4.5 敲板
4.6 短滑音练习
4.7 长滑音练习
4.8 右手手指练习
练习曲16 《那些年》
4.9 吉他保养方法
4.10 换琴弦工具
说实话,市面上大部分的吉他教材,我都觉得像是一本生硬的乐理教科书披着“入门”的外衣。等你真正开始弹奏时,就会发现那些理论知识和你手上那六根琴弦之间的鸿沟大得可以跑马。但这本《初学者之友》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琴师,坐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对话”你的乐器。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和弦指法的讲解方式——不是简单地放一张图让你对着按,而是详细分析了每个和弦按下去时,手指的受力点、关节的弯曲角度,甚至连手腕的位置都有图示说明。这对于避免初学者常见的“按不响”或“闷音”问题太重要了。我以前按C和弦总是会碰到旁边那根弦,导致声音听起来很浑浊,换了这本书的方法后,我发现问题出在我的中指指甲角度上。此外,它很早就引入了简单的扫弦模式,但这些扫弦模式都不是那种公式化的“下上下上”,而是结合了一些流行的歌曲片段来设计的,这样我每次练习时,都能立刻听到自己弹出了“像样的音乐”,这种即时的成就感是保持学习动力的核动力。它没有强迫你去背诵大量的和弦图,而是通过一些小练习,让你自然而然地记住常用和弦的指型,学习曲线设计得非常巧妙。
评分这本被朋友强烈安利说是“零基础救星”的吉他书,我满怀期待地入手了。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就被它那种务实的气质吸引住了。封面设计虽然谈不上多么花哨,但那种朴实无华的风格反而让人觉得这书里装的都是真家伙,没有太多虚头巴脑的东西。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次自学,每次都卡在指法转换和识谱的第一个大坎上,搞得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音乐细胞。翻开目录,看到它把“认识你的吉他”这个部分做得极其细致,连音柱的材质、琴弦的粗细对音色的影响都做了科普,这一点就很贴心。它不像有些教程上来就甩给你一堆五线谱或者六线谱,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更像是拉着一个完全不懂乐理的小白,一步一步走进音乐的世界。它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解释那些枯燥的术语,比如把调弦比喻成“给吉他耳朵做一次精确校准”,让人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我特别欣赏它在节奏训练上的处理,不是简单地让你跟着节拍器“咔嗒咔嗒”地敲,而是引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身体律动练习来培养内在的节奏感,这对我这种天生节奏感差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学吉他不是一场枯燥的机械练习,而是一个身体和思维协调的过程。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初学者”来说,这种循序渐进、处处为我着想的编排,是决定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
评分我是一个对视觉材料要求比较高的人,如果书里插图模糊不清或者比例失真,我基本会直接放弃。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配图,尤其是关于持琴姿势和拨片运用的那些特写镜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度。我发现很多书里画的吉他琴颈视角,实际和人眼从上方看到的角度是有偏差的,容易误导人。但这本的图片似乎是用专业摄影棚打光拍摄的,每一个品格、每一条弦的位置都界限分明,甚至连指腹和品丝接触的微小细节都能看清楚。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换把”这一大难题的处理。通常换把是初学者最头疼的,因为节奏会瞬间被打断。这本书没有采用复杂的理论解释,而是设计了一系列“过渡练习”,比如先轻微抬起一个手指,再移动另一个,用一种“半自动”的方式让你感觉换把不是一个断裂的动作,而是一个平滑的位移。这种注重实践操作细节的讲解,让原本令人生畏的技术点变得可以被征服,这对于保持学习的信心至关重要,毕竟,信心比技巧本身在初期更难获得。
评分从整体的“学习体验”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弹吉他的书,更像是一套完整的自学方法论。它成功地识别了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挫败点,并提前为这些点设置了“缓冲垫”。比如,它很早就引入了简单的节奏型练习,但这些练习的难度提升梯度把握得极好,让人感觉自己总是在“踮着脚尖够得着”的范围内进步。我尤其喜欢它在书的后半部分,加入了“如何自己改编简单歌曲”的思路引导。它没有直接给出改编谱,而是教你分析一首歌的和弦进行规律,这一下子拔高了学习的层次感。从最初的“模仿者”升级为“小小创作者”,这种感觉是其他教材里我从未体验过的。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弹奏这首歌”,而是“如何用吉他表达音乐”,这种思维上的转变,才是真正让人愿意长期坚持下去的内在驱动力。这本书,确实配得上“朋友”这个称呼,它不催促你,只是安静地陪着你,等你准备好的时候,再推你一把。
评分关于乐谱的学习,这本书真的做到了“轻松学”。我之前对六线谱一直有一种敬畏感,总觉得那是摇滚乐手的“密码”,跟我们这些想弹点民谣的人没关系。这本书用非常耐心的篇幅,系统地讲解了六线谱和五线谱的对应关系,但它并没有让你陷入对五线谱的死磕。它更侧重于让你把六线谱看作是“手指行动的地图”,而不是一套复杂的音乐符号系统。它的例曲选择也非常接地气,都不是那种听起来像练习曲的曲子,而是选取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简单旋律片段。比如,我很快就学会了用这本书的方法弹奏《小星星》的吉他版本,用的是最简单的单音旋律,但因为是自己“看图”弹出来的,那种感觉真是无与伦比。更妙的是,它在基础乐理知识的穿插上非常克制。不会让你在弹第一个和弦的时候,就被要求去理解什么是“大调音阶的二级属音”,它把乐理知识像调味料一样,在需要的时候才轻轻撒上去,保证了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和趣味性,完全避免了早期学习的枯燥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