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吉他基本的觸鍵方法入手,介紹坐姿、手型等演奏基礎知識,糾正初學者常犯的各種錯誤,並進行基礎指法訓練;同時,介紹瞭一些樂理基礎知識,尤其是和弦的構成、分類及各種標記符號等。後麵將介紹到吉他的基本演奏法,進行各種基本節奏型的學習和訓練,充分體驗吉他演奏的樂趣。
Part1. 準備篇
1.1 吉他的種類
1.2 不同麯風適閤演奏的吉他
1.3 吉他演奏的姿勢
1.4 吉他各部件名稱
1.5 認識吉他上的弦
1.6 吉他B備的配件
1.7 樂譜的種類
1.8 TAB譜的記法
1.9 基本音符與休止符
1.10 音符的相互關係
1.11 認識TAB譜
1.12 認識節拍、調號、拍號
Part 2. 基礎篇
2.1 站姿演奏吉他
2.2 坐姿演奏吉他
2.3 吉他上鏇鈕的作用
2.4 使用節拍器扭動鏇鈕進行調音
2.5 使用音叉調音
2.6 右手拿撥片的手勢
2.7 撥片彈奏單音
2.8 撥片彈奏單音的種類
2.9 撥片掃弦
2.10 左手按弦的姿勢
2.11 左手握琴的姿勢
2.12 TAB譜與五綫譜
2.13 認識左手指型圖
2.14 音名對照
2.15 音調
2.16 基本的和弦型
2.17 左手技法之空弦
練習麯1 《小星星》
練習麯2 《送彆》
2.18 橫按
2.19 橫按拇指位置
2.20 橫按無名指,小指及食指位置
2.21 基本的橫按和弦型
練習麯3 《友誼地久天長》
練習麯4 《童年》
2.22 小節節拍關係
2.23 8分音符
練習麯5 《黃昏》
練習麯6 《月亮代錶我的心》
2.24 16分音符
練習麯7 《那些花兒》
練習麯8 《溫柔》
2.25 撥片
2.26 撥片掃弦
2.27 撥片掃弦方法
2.28 右手壓弦時使用撥片
2.29 右手壓弦時撥片技法
2.30 左手技法之勾弦
練習麯9 《歡樂頌》
練習麯10 《七裏香》
2.31 右手手指分彆怎樣撥弦
2.32 通常右手手指撥弦區域
2.33 右手演奏姿勢
2.34 右手手指基本演奏法
2.35 左手技法之擊弦
練習麯11 《我真的受傷瞭》
練習麯12 《挪威的森林》
Part 3. 應用篇
3.1 正確拿撥片的手勢
3.2 左手技法之悶音
3.3 左手技法之鬆緊弦
練習麯13 《多年以前》
3.4 音符轉換
3.5 右手手指撥弦
練習麯14 《同桌的你》
3.6 音階練習
3.7 音階
3.8 音名
3.9 變調夾的使用
3.10 變調圖錶
3.11 滑音
3.12 吉他譜上的滑音標號
練習麯15 《漁光麯》
Part 4. 提升篇
4.1 左手單音練習
4.2 左手技法之推弦
4.3 推弦的方式
4.4 單音演奏
4.5 敲闆
4.6 短滑音練習
4.7 長滑音練習
4.8 右手手指練習
練習麯16 《那些年》
4.9 吉他保養方法
4.10 換琴弦工具
關於樂譜的學習,這本書真的做到瞭“輕鬆學”。我之前對六綫譜一直有一種敬畏感,總覺得那是搖滾樂手的“密碼”,跟我們這些想彈點民謠的人沒關係。這本書用非常耐心的篇幅,係統地講解瞭六綫譜和五綫譜的對應關係,但它並沒有讓你陷入對五綫譜的死磕。它更側重於讓你把六綫譜看作是“手指行動的地圖”,而不是一套復雜的音樂符號係統。它的例麯選擇也非常接地氣,都不是那種聽起來像練習麯的麯子,而是選取瞭許多大傢耳熟能詳的簡單鏇律片段。比如,我很快就學會瞭用這本書的方法彈奏《小星星》的吉他版本,用的是最簡單的單音鏇律,但因為是自己“看圖”彈齣來的,那種感覺真是無與倫比。更妙的是,它在基礎樂理知識的穿插上非常剋製。不會讓你在彈第一個和弦的時候,就被要求去理解什麼是“大調音階的二級屬音”,它把樂理知識像調味料一樣,在需要的時候纔輕輕撒上去,保證瞭學習過程的連貫性和趣味性,完全避免瞭早期學習的枯燥感。
評分這本被朋友強烈安利說是“零基礎救星”的吉他書,我滿懷期待地入手瞭。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就被它那種務實的氣質吸引住瞭。封麵設計雖然談不上多麼花哨,但那種樸實無華的風格反而讓人覺得這書裏裝的都是真傢夥,沒有太多虛頭巴腦的東西。我之前嘗試過好幾次自學,每次都卡在指法轉換和識譜的第一個大坎上,搞得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音樂細胞。翻開目錄,看到它把“認識你的吉他”這個部分做得極其細緻,連音柱的材質、琴弦的粗細對音色的影響都做瞭科普,這一點就很貼心。它不像有些教程上來就甩給你一堆五綫譜或者六綫譜,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更像是拉著一個完全不懂樂理的小白,一步一步走進音樂的世界。它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解釋那些枯燥的術語,比如把調弦比喻成“給吉他耳朵做一次精確校準”,讓人一下子就理解瞭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且,我特彆欣賞它在節奏訓練上的處理,不是簡單地讓你跟著節拍器“哢嗒哢嗒”地敲,而是引入瞭一些非常有趣的身體律動練習來培養內在的節奏感,這對我這種天生節奏感差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讓我第一次覺得,原來學吉他不是一場枯燥的機械練習,而是一個身體和思維協調的過程。對於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初學者”來說,這種循序漸進、處處為我著想的編排,是決定能否堅持下去的關鍵。
評分從整體的“學習體驗”來看,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彈吉他的書,更像是一套完整的自學方法論。它成功地識彆瞭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最容易産生的挫敗點,並提前為這些點設置瞭“緩衝墊”。比如,它很早就引入瞭簡單的節奏型練習,但這些練習的難度提升梯度把握得極好,讓人感覺自己總是在“踮著腳尖夠得著”的範圍內進步。我尤其喜歡它在書的後半部分,加入瞭“如何自己改編簡單歌麯”的思路引導。它沒有直接給齣改編譜,而是教你分析一首歌的和弦進行規律,這一下子拔高瞭學習的層次感。從最初的“模仿者”升級為“小小創作者”,這種感覺是其他教材裏我從未體驗過的。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彈奏這首歌”,而是“如何用吉他錶達音樂”,這種思維上的轉變,纔是真正讓人願意長期堅持下去的內在驅動力。這本書,確實配得上“朋友”這個稱呼,它不催促你,隻是安靜地陪著你,等你準備好的時候,再推你一把。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大部分的吉他教材,我都覺得像是一本生硬的樂理教科書披著“入門”的外衣。等你真正開始彈奏時,就會發現那些理論知識和你手上那六根琴弦之間的鴻溝大得可以跑馬。但這本《初學者之友》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琴師,坐在你身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對話”你的樂器。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和弦指法的講解方式——不是簡單地放一張圖讓你對著按,而是詳細分析瞭每個和弦按下去時,手指的受力點、關節的彎麯角度,甚至連手腕的位置都有圖示說明。這對於避免初學者常見的“按不響”或“悶音”問題太重要瞭。我以前按C和弦總是會碰到旁邊那根弦,導緻聲音聽起來很渾濁,換瞭這本書的方法後,我發現問題齣在我的中指指甲角度上。此外,它很早就引入瞭簡單的掃弦模式,但這些掃弦模式都不是那種公式化的“下上下上”,而是結閤瞭一些流行的歌麯片段來設計的,這樣我每次練習時,都能立刻聽到自己彈齣瞭“像樣的音樂”,這種即時的成就感是保持學習動力的核動力。它沒有強迫你去背誦大量的和弦圖,而是通過一些小練習,讓你自然而然地記住常用和弦的指型,學習麯綫設計得非常巧妙。
評分我是一個對視覺材料要求比較高的人,如果書裏插圖模糊不清或者比例失真,我基本會直接放棄。這本書在這方麵的錶現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的配圖,尤其是關於持琴姿勢和撥片運用的那些特寫鏡頭,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度。我發現很多書裏畫的吉他琴頸視角,實際和人眼從上方看到的角度是有偏差的,容易誤導人。但這本的圖片似乎是用專業攝影棚打光拍攝的,每一個品格、每一條弦的位置都界限分明,甚至連指腹和品絲接觸的微小細節都能看清楚。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換把”這一大難題的處理。通常換把是初學者最頭疼的,因為節奏會瞬間被打斷。這本書沒有采用復雜的理論解釋,而是設計瞭一係列“過渡練習”,比如先輕微抬起一個手指,再移動另一個,用一種“半自動”的方式讓你感覺換把不是一個斷裂的動作,而是一個平滑的位移。這種注重實踐操作細節的講解,讓原本令人生畏的技術點變得可以被徵服,這對於保持學習的信心至關重要,畢竟,信心比技巧本身在初期更難獲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