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中国音乐史陈秉义魏艳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大中专考研教材9787562161486

正版中国音乐史陈秉义魏艳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大中专考研教材978756216148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秉义,魏艳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音乐史
  • 音乐史
  • 陈秉义
  • 魏艳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教材
  • 考研
  • 大中专
  • 音乐
  • 9787562161486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佳期如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161486
商品编码:29859851331
页数:175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  中国音乐史
丛书名:  音乐考研丛书
作者/主编:  陈秉义, 魏艳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号:  9787562161486
出版年份:   2013年1月
 
版次:  第1 版
总页数:  175页
开本:  16
图书定价: 26 元
实际重量: 905 g
新旧程度:  正版全新










编辑

《音乐考研丛书:中国音乐史》以目前国内各音乐院校通用的中国音乐史著作为参考内容,每章列有复习思考题及主要题型,并有重点提示,内容涉及中国古代音乐、中国近代音乐、中国现代音乐等。





前言/001 
中国古代音乐(远古~公元1840年) 
章远古、夏、商时期/003 
节音乐形式/003 
第二节乐器/005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008 
节礼乐制度和雅乐/008 
第二节音乐机构与音乐教育/009 
第三节乐器与器乐/009 
第四节歌舞音乐/012 
第五节乐律学/014 
第六节音乐思想与音乐论著/015 
第三章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019 
节音乐机构/019 
第二节乐器与器乐/020 
第三节歌舞音乐/022 
第四节乐律学/025 
第五节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026 
第六节音乐思想与音乐论著/027 
第四章隋、唐时期/029 
节歌舞音乐/029 
第二节音乐机构/032 
第三节记谱法/033 
第四节乐律学/034 
第五节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035 
第五章宋、元、明、清时期/037 
节市民音乐的兴起与繁荣/037 
第二节词调歌曲/038 
第三节说唱音乐/041 
第四节戏曲音乐/043 
第五节乐器与器乐/047 
第六节乐律学与记谱法/051 
第七节音乐论著/052 
中国近代音乐(公元1840~1919年) 
章传统音乐的新发展/057 
节新民歌和城市小调/057 
第二节说唱音乐/058 
第三节戏曲的发展/059 
第四节民族器乐/062 
第二章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学堂乐歌的兴起/065 
节西洋音乐的传人/065 
第二节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066 
中国现代音乐(公元1919~1949年) 
章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公元1912~1937年)/073 
节音乐社团/073 
第二节音乐教育的发展/074 
第三节城市音乐活动/076 
第四节音乐思想与音乐研究/077 
第五节音乐创作/082 
第六节“左翼”音乐运动与聂耳的音乐创作/090 
第二章新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公元1937~1949年)/094 
节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与音乐创作/094 
第二节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音乐发展/097 
第三节国统区的音乐/107 
第四节沦陷区的音乐/111 
中国现代音乐(公元1949~1990年) 
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音乐(公元1949~1966年)/117 
节声乐创作/117 
第二节器乐创作/121 
第三节歌剧、舞剧音乐创作/127 
第二章“”时期的音乐创作(公元1966~1976年)/131 
节声乐创作/131 
第二节样板戏/133 
第三节器乐创作/134 
第三章改革开放后的音乐创作(公元1976~1990年)/137 
节声乐创作/137 
第二节歌剧与舞剧/143 
第三节器乐创作/146 
考研仿真试题 
中国音乐史考试题(一)/157 
中国音乐史考试题(二)/159 
中国音乐史考试题(三)/16l 
中国音乐史考试题答案(一)/163 
中国音乐史考试题答案(二)/166 
中国音乐史考试题答案(三)/169 
全国音乐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名录/172





2.孟子 

战国时期重要的哲学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在音乐上提出“与民同乐”的音乐思想。孟子对于音乐的情感表现力有一定的认识,提出“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孟子·尽心上》)”。 
3.荀子 
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唯物主义思想家。在音乐方面,荀子继承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思想,与墨家学派完全否定音乐的“非乐”主张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充分肯定音乐对于人、对于社会的巨大作用。荀子是儒家音乐思想之集大成者,荀子所著《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影响深远,其中不少文字直接被引入后来的儒家音乐美学经典著作《乐记》之中。 
(二)墨家学派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提出“非乐”的理论,主张不要音乐;认为音乐能引起人的美感,使人快乐,但上有害于国家的治理,下不中万民之利。如农夫、妇人听了音乐一定会影响农事和纺织;士听了音乐,一定会影响精力和才智;王公大人听了音乐,一定不能“蚤(早)朝晏退,听狱政治”。墨子反对贵族无度的音乐享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合理性,但是,他从极端功利的角度出发而彻底否定音乐,完全排斥了人对于音乐的情感和精神需要,有其局限性。 
(三)老、庄学派 
1.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以其“道法自然”为出发点,提出了“五音令人耳聋”,否定儒家的“仁义”、“礼乐”;认为理想的音乐是“和”,即有声于无声的对立统一(有无相生……音声相和);这种理想的、合于道的音乐是“大音希声”。 
老子否定人为的音乐,将音乐神秘化。但他否定以快感为目的的享乐,强调音乐之美的精神体验,具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