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1 关于阮
02 构造 音域及定弦
03 拨子的选择与制作
04 演奏姿势
右手基本奏法
05 拨子的正确执法
06 空弦弹挑练习
07 弹挑在各类节奏型中的运用
08 过弦练习
09 双音与扫弦的奏法
10 轮的奏法与训练
如何从弹挑过渡到轮
定数轮练习
带轮练习
双音轮的奏法
扫轮的奏法
11 琵音奏法与划弦奏法
左手主要技法
12 按弦姿势与手形
13 各指按音的练习要领
14 关于保留指
15 关于横按
16 换把的基本方法
17 音调转调方法
18 常用调音阶
第二片
01 滑音奏法
推拉弦奏法
滑弦奏法
02 吟 揉弦方法与应用
03 泛音奏法
自然泛音
人工泛音
04 打音与带音奏法
05 其他演奏技巧
乐曲讲解与示范
06 流
07 山行
08 锦上花
09 凤凰花开
10 渔舟唱晚
11 丝路驼铃(大阮)
12 火把节之夜
内容推荐
《弹好中阮》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弹拨乐器。古琵琶的一种。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阮、中阮、小阮。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音域可达两组半。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与秦琴相似,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或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在乐队中采用两个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声,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音声部更为丰满。
作者介绍
刘波:阮演奏家,国家演员。中国阮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她还先后出访德国、法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尤其在2001年维也纳金色大厅,她的一曲阮独奏《丝路驼铃》引起了全场轰动。
巨牛图书专营店
在曲目选择和编排上,我必须得给个赞。入门教材最怕两件事:一是所有练习曲都像枯燥的“练习机器”,二是一上来就选一首华而不实的曲子来“镇场面”,结果学生根本弹不下来,信心全无。这套教材的曲目设计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从最简单的、只用到两根弦的、节奏规律的练习曲开始,确保学习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发出像样的“乐音”。然后,它巧妙地将新学的技巧融入到一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优美的民间小调或改编的小品中。我记得学完基础的“轮指”后,紧接着就有一首改编的小曲子,虽然很简单,但已经有了中阮那种特有的那种圆润的音色,让人立刻有了成就感。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技能堆砌,而是变成了一种带着目标去探索音乐美感的过程,让人更有动力去翻开下一页。
评分要说缺点或者说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觉得教材在涉及“乐理与演奏的结合”这一块还可以再深入一些。比如,当讲到C调时,它教会了我C调音阶的指位,也给出了C调的练习曲。但是,如果能增加一个章节,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种指位在C调听起来是“和谐”的,比如简单提一下和弦的构成音,哪怕只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阐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照着做”的层面,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会大有裨益。现在更像是一个精良的“技术手册”,非常擅长教你“怎么弹得像”,但如果能稍微增加一些“为什么这样弹”的思考维度,让学习者能从“匠人”向“乐者”过渡,那这套教材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入门”级别,而是能支撑更长久的音乐学习道路了。总而言之,这套教材是市面上非常优秀的“手艺入门”工具,但如果能加入一点点“艺术思考”的佐料,那就称得上是完美的自学良伴了。
评分视频教学部分的编排策略,坦白说,比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名师”视频要靠谱得多。我以前买过一套号称“顶级大师”的教学光盘,结果发现大师的口音很重,语速飞快,讲术语的时候根本不顾及听众是不是初学者,更别提有些动作在视频里看着角度就很奇怪,完全看不清手指的细节。但这套教材的配套视频,首先,画面的清晰度和多角度拍摄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光有正面的演奏视角,还经常会切换到手部特写,尤其是左手指尖按弦的位置和力度,看得是一清二楚。更关键的是老师的讲解方式,他不是在“炫技”,而是在“示范错误和正确”。他会特意指出初学者最容易犯的几种错误,比如拨弦时手臂过度僵硬、或者按弦时手指指尖不够垂直,然后立即演示如何修正。这种带有“陷阱预警”的教学方式,比光看标准动作要有效得多,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自我纠错”,这才是自学最核心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下本的,封面用的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正经出版物。色彩搭配上选用了比较沉稳的深蓝和米白,让人感觉专业性很强,不像市面上很多那种花花绿绿的入门教材,一看就显得不那么靠谱。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挺不错,不是那种一摸就容易留下指纹的亮光纸,看得出来出版社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保证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太累。尤其是那个DVD的盒子,固定得非常牢固,这点很贴心,因为这种附带教学光盘的教材,光盘的保护性直接关系到学习体验,很多时候光盘划伤了就等于教材废了一半。不过,光盘封套上对于视频内容的介绍稍微有点简单了,如果能更详细地标注一下每个视频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时长,或者提供一个目录索引卡片,那就更完美了,这样读者在查找特定技巧时会更方便快捷,不用每次都把光盘放进播放器里试。总的来说,从外观和物理质感上来说,这套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扎实,对得起它在乐器教学领域里的定位,让人充满了学习的期待,觉得这投入是值得的。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它在理论知识讲解上的那种循序渐进的节奏感。很多初学教材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指法、音阶和识谱规则一股脑全塞给你,结果就是初学者还没弄明白什么是“空弦”,就已经被五线谱和简谱的对照搞得晕头转向了。但这本教材的处理方式非常老道,它把基础知识拆分成了非常小的、可消化的模块。比如,它不会急于教你复杂的和弦按法,而是先用很长的篇幅去讲解中阮的基本持琴姿势和右手拨弦的放松度,甚至细致到手腕如何自然下垂。我个人感觉,这种对“身体感觉”的强调,比单纯的“手指动作”更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未来音色的“底子”。每次学完一个小的乐理知识点后,马上就会搭配上一个简单的小练习来巩固,这些练习的难度爬升曲线设计得非常平滑,让人感觉每一步都是在稳步前进,而不是突然被抛到一个需要“开挂”才能通过的难关前。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挫败感,让人觉得“原来我真的能学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