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阮基础教程 弹好中阮初级入门(2DVD) 视频教学 中阮教材 跟名师学阮 从零起步学中阮 自学教

正版阮基础教程 弹好中阮初级入门(2DVD) 视频教学 中阮教材 跟名师学阮 从零起步学中阮 自学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译
图书标签:
  • 中阮
  • 阮基础
  • 初级
  • 入门
  • 视频教学
  • 教材
  • 自学
  • 乐器
  • 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海源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8768
商品编码:29867251997
丛书名: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复旦
出版时间:2016-11-01

具体描述

目录


01 关于阮 
02 构造 音域及定弦 
03 拨子的选择与制作 
04 演奏姿势 
右手基本奏法 
05 拨子的正确执法 
06 空弦弹挑练习 
07 弹挑在各类节奏型中的运用 
08 过弦练习 
09 双音与扫弦的奏法 
10 轮的奏法与训练 
如何从弹挑过渡到轮 
定数轮练习 
带轮练习 
双音轮的奏法 
扫轮的奏法 
11 琵音奏法与划弦奏法 
左手主要技法 
12 按弦姿势与手形 
13 各指按音的练习要领 
14 关于保留指 
15 关于横按 
16 换把的基本方法 
17 音调转调方法 
18 常用调音阶 

第二片 
01 滑音奏法 
推拉弦奏法 
滑弦奏法 
02 吟 揉弦方法与应用 
03 泛音奏法 
自然泛音 
人工泛音 
04 打音与带音奏法 
05 其他演奏技巧 
乐曲讲解与示范 
06 流 
07 山行 
08 锦上花 
09 凤凰花开 
10 渔舟唱晚 
11 丝路驼铃(大阮) 
12 火把节之夜

 

内容推荐

《弹好中阮》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弹拨乐器。古琵琶的一种。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阮、中阮、小阮。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音域可达两组半。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与秦琴相似,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或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在乐队中采用两个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声,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音声部更为丰满。

作者介绍
刘波:阮演奏家,国家演员。中国阮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她还先后出访德国、法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尤其在2001年维也纳金色大厅,她的一曲阮独奏《丝路驼铃》引起了全场轰动。

 

巨牛图书专营店


好的,这里为您提供一个图书简介,内容涵盖了阮类乐器学习的各个方面,但不会提及您提供的具体书名或其内容: --- 拨弦乐韵:民乐新声的入门与精进 一本献给所有渴望探索中国传统弹拨乐器魅力的学习者、音乐爱好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指南。 探索民族音乐的深邃世界,从掌握一门独特的弦乐器开始。本书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系统且富有实践性的学习框架,引导读者从零基础迈入专业演奏的殿堂。我们深知,每一位初学者都渴望清晰的路径和可靠的指导,而资深学习者则需要深入的理论支撑和技巧拓展。因此,我们精心编排了涵盖乐器基础认知、演奏技法解析、曲目学习与音乐赏析的完整内容。 第一部分:器物之源与基础认知 了解你的伙伴——乐器结构与发声原理 学习任何乐器,首先要建立对它的尊重与认知。本部分将详细剖析中国特色弹拨乐器家族的演变历史与文化背景,重点聚焦于现代演奏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成员。 形制辨析: 深入图解乐器的各个部件,从琴首、琴杆、品位、音窗到共鸣箱体,理解每一部分在声音塑造中的作用。 材料与音色: 探讨不同木材、不同工艺对乐器音色产生的微妙影响,培养初步的“听力辨材”能力。 调音与维护: 提供精确的调音步骤,无论是使用电子调音器还是依靠听觉,确保乐器处于最佳发声状态。同时,教授日常的清洁、湿度控制和弦的更换保养知识,延长乐器使用寿命。 持琴与坐姿的科学性: 强调正确的身体姿态对演奏舒适度、技术发挥和避免劳损的关键性。配以多角度照片示范,确保初学者建立正确的第一印象。 第二部分:指法与基本功训练的核心构建 搭建坚实的演奏地基——从单音到和弦的过渡 扎实的指法是通向流畅演奏的唯一途径。本部分采用“循序渐进、分步拆解”的教学理念,确保每个基础动作都能被彻底理解和内化。 拨片的选择与握持: 详细讲解不同厚度、形状的拨片对音色颗粒感的影响。教授正确的拨片持握力度与角度,这是控制音量和音色的关键。 右手技术解析(弹奏): 集中训练力度控制、拨弦的准确性和节奏稳定性。系统演示“推、勾、托、抹”等基础拨弦动作,并辅以大量分解练习,强化手指的独立性和力量感。 左手技巧探究(按弦): 强调按弦的“垂直性”与“贴近性”,讲解品位选择对音准的影响。重点训练左手指的独立性、均匀性和换把的平稳性,减少按弦杂音的产生。 音阶与琶音的系统练习: 建立起从基础C大调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种调式和弦的指板熟悉度。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曲,旨在打破手指的僵硬感,提高指板的覆盖能力。 第三部分:节奏、视唱与乐理基础的融合 超越指法的音乐素养——理解音乐的骨架 乐器是声音的载体,而节奏与乐理是赋予声音以意义的语言。本部分将基础乐理知识与实际演奏紧密结合。 节奏感知的培养: 引入节拍器训练的科学方法,从二拍子到复合拍子,逐步建立稳定的内在节拍感。 识谱入门: 针对中国民族乐器常用的工尺谱和现代五线谱(或简谱),进行直观的对照教学。学习如何快速将视觉符号转化为正确的指法和音高。 基础和声概念: 初步了解调性、和弦进行的基础概念,帮助演奏者理解旋律背后的结构,从而更具音乐性地处理乐句。 呼吸与音乐表达: 借鉴声乐和管乐的理念,探讨演奏中的“音乐呼吸”,即如何通过力量的起伏和时值的处理,赋予乐曲生命力。 第四部分:经典曲目解析与演奏风格指导 从练习到表演的飞跃——实践检验真理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演奏出动人的音乐。本部分精选了适合不同学习阶段的代表性曲目,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指导。 入门曲目分解: 针对初学者,选取旋律优美、技巧要求适中的小品,侧重于清晰度、节奏准确性和音色的统一。每首曲目均提供指法图解和技术难点提示。 进阶曲目深度剖析: 针对中级学习者,引入更复杂的速度变化、装饰音和技巧段落。重点讲解如何处理乐曲中的力度对比(强弱)、速度变化(快慢)以及情绪的连贯性。 风格的模仿与再创造: 探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不同地域风格(如江南丝竹、戏曲音乐等)对演奏技法的影响。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音乐背景,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以达到“入乡随俗”的艺术效果。 技巧的融入与自然化: 强调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指导学习者如何将枯燥的练习技巧,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曲目演奏中,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结语:持续精进之道 音乐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旅程。本书不仅提供了起点,更指明了方向。我们鼓励学习者保持好奇心,积极参与到更广阔的民乐交流中去。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结合本书提供的系统方法论,每一位有志于此的习乐者都能最终掌握这门美妙的弹拨艺术,奏响属于自己的时代强音。 ---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曲目选择和编排上,我必须得给个赞。入门教材最怕两件事:一是所有练习曲都像枯燥的“练习机器”,二是一上来就选一首华而不实的曲子来“镇场面”,结果学生根本弹不下来,信心全无。这套教材的曲目设计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从最简单的、只用到两根弦的、节奏规律的练习曲开始,确保学习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发出像样的“乐音”。然后,它巧妙地将新学的技巧融入到一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优美的民间小调或改编的小品中。我记得学完基础的“轮指”后,紧接着就有一首改编的小曲子,虽然很简单,但已经有了中阮那种特有的那种圆润的音色,让人立刻有了成就感。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技能堆砌,而是变成了一种带着目标去探索音乐美感的过程,让人更有动力去翻开下一页。

评分

要说缺点或者说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觉得教材在涉及“乐理与演奏的结合”这一块还可以再深入一些。比如,当讲到C调时,它教会了我C调音阶的指位,也给出了C调的练习曲。但是,如果能增加一个章节,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种指位在C调听起来是“和谐”的,比如简单提一下和弦的构成音,哪怕只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阐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照着做”的层面,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会大有裨益。现在更像是一个精良的“技术手册”,非常擅长教你“怎么弹得像”,但如果能稍微增加一些“为什么这样弹”的思考维度,让学习者能从“匠人”向“乐者”过渡,那这套教材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入门”级别,而是能支撑更长久的音乐学习道路了。总而言之,这套教材是市面上非常优秀的“手艺入门”工具,但如果能加入一点点“艺术思考”的佐料,那就称得上是完美的自学良伴了。

评分

视频教学部分的编排策略,坦白说,比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名师”视频要靠谱得多。我以前买过一套号称“顶级大师”的教学光盘,结果发现大师的口音很重,语速飞快,讲术语的时候根本不顾及听众是不是初学者,更别提有些动作在视频里看着角度就很奇怪,完全看不清手指的细节。但这套教材的配套视频,首先,画面的清晰度和多角度拍摄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光有正面的演奏视角,还经常会切换到手部特写,尤其是左手指尖按弦的位置和力度,看得是一清二楚。更关键的是老师的讲解方式,他不是在“炫技”,而是在“示范错误和正确”。他会特意指出初学者最容易犯的几种错误,比如拨弦时手臂过度僵硬、或者按弦时手指指尖不够垂直,然后立即演示如何修正。这种带有“陷阱预警”的教学方式,比光看标准动作要有效得多,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自我纠错”,这才是自学最核心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下本的,封面用的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正经出版物。色彩搭配上选用了比较沉稳的深蓝和米白,让人感觉专业性很强,不像市面上很多那种花花绿绿的入门教材,一看就显得不那么靠谱。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挺不错,不是那种一摸就容易留下指纹的亮光纸,看得出来出版社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保证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太累。尤其是那个DVD的盒子,固定得非常牢固,这点很贴心,因为这种附带教学光盘的教材,光盘的保护性直接关系到学习体验,很多时候光盘划伤了就等于教材废了一半。不过,光盘封套上对于视频内容的介绍稍微有点简单了,如果能更详细地标注一下每个视频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时长,或者提供一个目录索引卡片,那就更完美了,这样读者在查找特定技巧时会更方便快捷,不用每次都把光盘放进播放器里试。总的来说,从外观和物理质感上来说,这套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扎实,对得起它在乐器教学领域里的定位,让人充满了学习的期待,觉得这投入是值得的。

评分

我最欣赏的是它在理论知识讲解上的那种循序渐进的节奏感。很多初学教材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指法、音阶和识谱规则一股脑全塞给你,结果就是初学者还没弄明白什么是“空弦”,就已经被五线谱和简谱的对照搞得晕头转向了。但这本教材的处理方式非常老道,它把基础知识拆分成了非常小的、可消化的模块。比如,它不会急于教你复杂的和弦按法,而是先用很长的篇幅去讲解中阮的基本持琴姿势和右手拨弦的放松度,甚至细致到手腕如何自然下垂。我个人感觉,这种对“身体感觉”的强调,比单纯的“手指动作”更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未来音色的“底子”。每次学完一个小的乐理知识点后,马上就会搭配上一个简单的小练习来巩固,这些练习的难度爬升曲线设计得非常平滑,让人感觉每一步都是在稳步前进,而不是突然被抛到一个需要“开挂”才能通过的难关前。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挫败感,让人觉得“原来我真的能学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