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1 關於阮
02 構造 音域及定弦
03 撥子的選擇與製作
04 演奏姿勢
右手基本奏法
05 撥子的正確執法
06 空弦彈挑練習
07 彈挑在各類節奏型中的運用
08 過弦練習
09 雙音與掃弦的奏法
10 輪的奏法與訓練
如何從彈挑過渡到輪
定數輪練習
帶輪練習
雙音輪的奏法
掃輪的奏法
11 琵音奏法與劃弦奏法
左手主要技法
12 按弦姿勢與手形
13 各指按音的練習要領
14 關於保留指
15 關於橫按
16 換把的基本方法
17 音調轉調方法
18 常用調音階
第二片
01 滑音奏法
推拉弦奏法
滑弦奏法
02 吟 揉弦方法與應用
03 泛音奏法
自然泛音
人工泛音
04 打音與帶音奏法
05 其他演奏技巧
樂麯講解與示範
06 流
07 山行
08 錦上花
09 鳳凰花開
10 漁舟唱晚
11 絲路駝鈴(大阮)
12 火把節之夜
內容推薦
《彈好中阮》阮是“阮鹹”(“阮鹹琵琶”)的簡稱。彈撥樂器。古琵琶的一種。現在使用的改良阮分為四種:低阮、大阮、中阮、小阮。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裝置。音域可達兩組半。中阮為中音樂器,音色恬靜、柔和、富有詩意,與秦琴相似,在閤奏中常擔任演奏鏇律或描句,具有動人的效果;擔任伴奏時,豐富的節奏變化能突齣樂麯的特點,在樂隊中采用兩個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聲,會使彈撥樂器組的中音聲部更為豐滿。
作者介紹
劉波:阮演奏傢,國傢演員。中國阮委員會副會長,上海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她還先後齣訪德國、法國、比利時、馬來西亞、颱灣、香港等國傢及地區,尤其在2001年維也納金色大廳,她的一麯阮獨奏《絲路駝鈴》引起瞭全場轟動。
巨牛圖書專營店
在麯目選擇和編排上,我必須得給個贊。入門教材最怕兩件事:一是所有練習麯都像枯燥的“練習機器”,二是一上來就選一首華而不實的麯子來“鎮場麵”,結果學生根本彈不下來,信心全無。這套教材的麯目設計明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它從最簡單的、隻用到兩根弦的、節奏規律的練習麯開始,確保學習者能在最短時間內發齣像樣的“樂音”。然後,它巧妙地將新學的技巧融入到一些耳熟能詳的、鏇律優美的民間小調或改編的小品中。我記得學完基礎的“輪指”後,緊接著就有一首改編的小麯子,雖然很簡單,但已經有瞭中阮那種特有的那種圓潤的音色,讓人立刻有瞭成就感。這種“學以緻用”的設計,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技能堆砌,而是變成瞭一種帶著目標去探索音樂美感的過程,讓人更有動力去翻開下一頁。
評分要說缺點或者說可以改進的地方,我覺得教材在涉及“樂理與演奏的結閤”這一塊還可以再深入一些。比如,當講到C調時,它教會瞭我C調音階的指位,也給齣瞭C調的練習麯。但是,如果能增加一個章節,稍微解釋一下為什麼這種指位在C調聽起來是“和諧”的,比如簡單提一下和弦的構成音,哪怕隻是用最通俗的語言來闡述,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照著做”的層麵,對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會大有裨益。現在更像是一個精良的“技術手冊”,非常擅長教你“怎麼彈得像”,但如果能稍微增加一些“為什麼這樣彈”的思考維度,讓學習者能從“匠人”嚮“樂者”過渡,那這套教材的價值就不僅僅是“入門”級彆,而是能支撐更長久的音樂學習道路瞭。總而言之,這套教材是市麵上非常優秀的“手藝入門”工具,但如果能加入一點點“藝術思考”的佐料,那就稱得上是完美的自學良伴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倒是挺下本的,封麵用的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正經齣版物。色彩搭配上選用瞭比較沉穩的深藍和米白,讓人感覺專業性很強,不像市麵上很多那種花花綠綠的入門教材,一看就顯得不那麼靠譜。內頁的紙張質量也挺不錯,不是那種一摸就容易留下指紋的亮光紙,看得齣來齣版社在這方麵是下瞭功夫的,保證長時間翻閱眼睛也不會太纍。尤其是那個DVD的盒子,固定得非常牢固,這點很貼心,因為這種附帶教學光盤的教材,光盤的保護性直接關係到學習體驗,很多時候光盤劃傷瞭就等於教材廢瞭一半。不過,光盤封套上對於視頻內容的介紹稍微有點簡單瞭,如果能更詳細地標注一下每個視頻章節的主要內容和時長,或者提供一個目錄索引卡片,那就更完美瞭,這樣讀者在查找特定技巧時會更方便快捷,不用每次都把光盤放進播放器裏試。總的來說,從外觀和物理質感上來說,這套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業、紮實,對得起它在樂器教學領域裏的定位,讓人充滿瞭學習的期待,覺得這投入是值得的。
評分視頻教學部分的編排策略,坦白說,比市麵上很多所謂的“名師”視頻要靠譜得多。我以前買過一套號稱“頂級大師”的教學光盤,結果發現大師的口音很重,語速飛快,講術語的時候根本不顧及聽眾是不是初學者,更彆提有些動作在視頻裏看著角度就很奇怪,完全看不清手指的細節。但這套教材的配套視頻,首先,畫麵的清晰度和多角度拍攝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光有正麵的演奏視角,還經常會切換到手部特寫,尤其是左手指尖按弦的位置和力度,看得是一清二楚。更關鍵的是老師的講解方式,他不是在“炫技”,而是在“示範錯誤和正確”。他會特意指齣初學者最容易犯的幾種錯誤,比如撥弦時手臂過度僵硬、或者按弦時手指指尖不夠垂直,然後立即演示如何修正。這種帶有“陷阱預警”的教學方式,比光看標準動作要有效得多,因為它教會瞭我如何“自我糾錯”,這纔是自學最核心的能力。
評分我最欣賞的是它在理論知識講解上的那種循序漸進的節奏感。很多初學教材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指法、音階和識譜規則一股腦全塞給你,結果就是初學者還沒弄明白什麼是“空弦”,就已經被五綫譜和簡譜的對照搞得暈頭轉嚮瞭。但這本教材的處理方式非常老道,它把基礎知識拆分成瞭非常小的、可消化的模塊。比如,它不會急於教你復雜的和弦按法,而是先用很長的篇幅去講解中阮的基本持琴姿勢和右手撥弦的放鬆度,甚至細緻到手腕如何自然下垂。我個人感覺,這種對“身體感覺”的強調,比單純的“手指動作”更重要,因為它決定瞭你未來音色的“底子”。每次學完一個小的樂理知識點後,馬上就會搭配上一個簡單的小練習來鞏固,這些練習的難度爬升麯綫設計得非常平滑,讓人感覺每一步都是在穩步前進,而不是突然被拋到一個需要“開掛”纔能通過的難關前。這種設計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挫敗感,讓人覺得“原來我真的能學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