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
| 序 前言 上册 1.Send in the clowns《让小丑进场》 2.The past is anotherland《往事成灰》 3.Bewitched《迷惑》 4.Broadway baby《百老汇的孩子》 5.Why can’t you behave?《为什么你不守规矩?》 6.On my own《独自一人》 7.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一梦》 8.I enjoy being a girl《我享受做女孩子的快乐》 9.Someone like you《像你这样的人》 10.I’d give my life for you《我要为你献出生命》 11.Memory《回忆》 12.One night only《只有一夜》 13.And all thatjazz《诸如此类》 14.Good and evil《美好与邪恶》 15.Waiting for life《等待生命》 16.Defying gravity《公然反抗重力》 17.The light in the piazza{广场上的灯光》 18.Losing my mind《无法自制》 19.Once upon a dream《曾有一个梦》 20.So in love《如此地爱》 下册 21.Simple《简单》 22.You are your daddy’son《你爸爸的儿子》 23.Moonfall《月光瀑布》 24.Till there was you《直到有了你》 25.Meadowlark《云雀》 26.Summertime《夏日时光》 27.Somewhere《某个地方》 28.My true love((我的真爱》 29.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希望你能再次出现》 30.Mister snow《斯诺先生》 31.IfI lovedyou《如果我爱你》 32.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我可以彻夜起舞》 33.Love,look away(爱,在消失》 34.The lonely goatherd((孤独的牧羊人》 35.Fable《神话》 36.Green finch and linnet bird《绿雀和红雀》 37.This place is mine《这是我的地盘》 38.Vanilla ice cream《香草冰淇淋》 39.Think ofme《想念我》 40.Glitter and be gay《纸醉金迷》 后记 |
这本《欧美音乐剧演唱训练教程(附光盘女声卷 教学版上下)》是李涛多年来在音乐剧声乐和剧目课 教学中的经验沉淀和心血凝聚之作。作者从演唱训练 的角度,选择了不同音乐风格的男女声音乐剧曲目各 40首,对每首曲目在该音乐剧中演唱时的基本情境、 音乐结构、音乐情绪及曲目所要求演唱声音的类型和 所达到的训练目的做了简洁而清晰的讲解,同时翻译 了歌词,附加了剧情介绍,并制作了伴奏CD。全书涉 及的音乐剧文献资料广泛而丰富,对艺术院校音乐剧 声乐教学和理论研究以及音乐剧专业的学生和演唱人 员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学术参考和研究价值。
说实话,购买任何教程,最大的风险就是“期望值与实际内容的落差”。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的是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不是“早知道这些我在网上也能找到”的平庸体验。我关注“正版图书”的字样,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内容的严谨性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希望内容不会是东拼西凑的二手资料。我期待教程中能融入一些关于音乐剧选角面试技巧的非声乐内容,虽然主旨是演唱训练,但如何将所学技巧在残酷的试镜环境中高效地展现出来,是每一个学习者最终要面对的考验。这本书如果能涵盖到选曲策略、情感准备乃至舞台礼仪的浅析,那就超出了纯粹的技术范畴,成为了一个全面的“女主角养成指南”。我迫切想翻开它,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将舞台上的魔力,转化为可以被我们掌握的、可重复训练的系统方法。
评分这本《欧美音乐剧演唱训练教程》,光看名字就让人心潮澎湃,仿佛已经听到了百老汇舞台上那些震撼人心的旋律。我一直对音乐剧抱有深深的向往,那种集歌唱、表演、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着实迷人。我特别关注那些经典剧目中的女主角,她们的声音不仅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更要能准确地传达角色的复杂情感。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特别标注了“女声卷”时,我立刻就被吸引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声乐导师,带我一步步拆解那些高难度咏叹调和说唱段落,讲解气息控制、共鸣腔体的运用,以及如何在保持音准和音色的同时,融入戏剧张力。它应该不仅仅是枯燥的技巧罗列,更要融合对音乐剧美学和表演哲学的理解,毕竟,音乐剧的演唱,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唱好”而已,而是“演好”一个声音。我希望能从中学到如何像真正的音乐剧演员那样去思考声音的运用边界,尤其是在面对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之间微妙的平衡点时,这本书是否能给出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训练方法,这是我最看重的部分。
评分拿到这本教材,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它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我之前尝试过一些零散的声乐资料,但往往不成体系,练了一段时间就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强化哪个环节。这本书如果真的能做到“教程”二字,那么它必然要有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发声器官训练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特定音域的扩展,比如女高音需要攻克的那些华丽高音,或者女中音需要的浑厚中低声区支撑。更重要的是,作为“演唱训练”,它必须要有大量的、可操作的练习素材,最好能对应到一些脍炙人口的音乐剧选段,这样学习起来才不会感到抽象和枯燥。我特别期待书中对“角色化演唱”的探讨,如何通过声音的色彩变化、力度控制和情感铺垫,去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不是仅仅完成音符的堆砌。如果能提供一些舞台实践的建议,比如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声音的穿透力,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从李涛老师这个名字来看,这位作者想必在业内是有一定资历和教学经验的。我的期待更多是基于对“教学版”三个字的敏感度——它意味着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包含了教学逻辑和常见误区的规避。我希望看到的是针对“女声”在音乐剧演唱中特有难点的大量篇幅。例如,如何在高强度演唱中保护声带,如何处理那些需要同时兼顾力度和清晰度的快速对白演唱(patter song),以及如何在保持女性嗓音特质的前提下,去扮演一些需要“假声化”或“中性化”处理的角色。这种细致入微的“故障排除”环节,往往是教科书与普通书籍拉开差距的关键。我更倾向于那些提供详细标注的乐谱分析,指明在哪里需要吸气,在哪里是情感的爆发点,甚至标注出气流的方向和力度变化曲线。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深知系统训练的重要性,但专业的音乐剧课程往往费用高昂,时间也难以协调。因此,一本优秀的教材就成了我的“私人教师”。这本书的附带光盘尤其引人注目,这对于听觉学习至关重要。音乐剧的发声方式有很多细微差别,单靠文字描述很容易产生误解,只有亲耳听到标准范例和错误示范(如果有的话),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纠正。我希望光盘中的示范者能拥有真正的音乐剧背景,发出的声音既要技术过硬,又要带有那种特有的“戏剧感”和“麦克风适应性”。此外,我非常好奇教程是如何处理不同流派音乐剧的演唱风格差异的,比如经典大歌剧式的(如《悲惨世界》)和更偏向流行摇滚的(如《摇滚校园》)。一个好的教程应该能帮助学习者建立一个灵活的声带系统,使其能够适应这些风格的快速切换,而不是被单一的范式所局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