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受难曲(节选)
1.四声部合唱:上帝的羔羊
9.宣叙调(女低音) 心爱的救世主
10.咏叹调(女低音):悔恨和懊恼
11.宣叙调这么说他是十二个人中的一个
12.咏叹调(女高音) 流血吧,深爱的心!
23.四声部合唱我要留在这里守着你
25.带四声部合唱的宣叙调(男高音):哦,痛苦啊
26.咏叹调(男高音和合唱) 我要在我的耶稣身旁守灵
合唱:我们的罪孽就这样麻木不仁了
29.咏叹调(男低音) 我将非常高兴地答应
32.宣叙调(福音传教士,耶稣和犹大) 回来时遇见他们又睡着了
33.带合唱的二重唱(女高音和女低音)
从现代的观点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一个时代的终结。巴赫将几世纪来在德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复调(好几个声部)这一传统作曲方式发展到高潮,并至此告终。如同人们对启蒙运动以前的音乐概念的变化一样,当时认为音乐不过是用以颂扬上帝的一种工具。但巴赫在被公认为是德国献给欧洲音乐巨人,他的影响至少延续到20世纪初。
1685年3月21日他诞生在艾森纳赫的图林根,他出身于德国一个有着三百年漫长历史的音乐世家。这世家从他的一位高祖父开始到他的一位到他的一位孙子结束。他初的音乐教育是从他的父和一位兄长那里得到的,之后他成了吕内堡圣米歇尔教堂合唱团的一员。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其作为一名有造诣的键盘乐手的声誉便开始在德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和省份传播开来(生前,他的声誉主要由于他的演奏才能而不是因为作曲)。1723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附属学校的音乐总监和该城两座主要教堂——圣托马斯教堂和圣尼古拉斯教堂的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尽管经常跟市政会议的意见相左,但他还是指挥他的合唱团以及偶尔作为乐队的指挥,为每周的礼拜仪式和各种节日作曲,指挥演奏自己的音乐。
从书名来看,《马太受难曲》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其解读的难度可想而知。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宗教题材的严肃性与音乐鉴赏的普及性之间的平衡。好的导读应该能让初次接触的听众感受到作品的震撼,也能让资深乐迷发现新的理解维度。我希望手册中能包含对不同历史时期演奏版本的对比分析,或者至少能对录音的版本有所侧重推荐,毕竟CD欣赏手册的定位决定了它必须与具体的听觉材料紧密结合,指导听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手头的这张CD来领略音乐的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充满了古典韵味,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也让人对手册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将音乐欣赏与深入解读相结合的出版物,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介绍,更像是一位博学的音乐家坐在你身边,为你娓娓道来作品背后的故事和精妙之处。我猜想,这本手册一定在导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能带给听众更丰富的聆听体验,让那些晦涩难懂的复调音乐也变得生动起来。
评分我特别关注这类“手册”的实用性。如果它能像一本精美的乐谱阅读指南一样,在关键的唱段处标注出CD的时间点,并配以简洁明了的分析图表,那简直是太棒了。我们都知道《马太受难曲》篇幅巨大,情绪跌宕起伏,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很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一本优秀的CD欣赏手册,应该像一个高明的导游,知道何时该停下来细细品味某一段合唱的磅礴,何时又该加速跟上宣叙调的叙事节奏。这种手把手的指导,对于提升普通听众的音乐素养至关重要。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能够获得一本权威且详尽的古典音乐导读材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复杂音乐结构的书籍,尤其是像巴赫这样大师级的作品,没有专业的指引很容易听得一知半解。这本书的“续集22”这个标识,暗示着它隶属于一个庞大的系列,这让我对整个系列的专业性和连贯性充满了信心。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出这部巨作的宏大结构和每一个声部的巧妙交织,让听音乐的过程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进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评分环球经典名曲导读的品牌效应本身就值得信赖,它代表着一种对古典音乐文化传承的认真态度。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巴赫这部“无字的天书”增添了一把精巧的钥匙。我希望它在讲解历史背景时,能展现出足够的学术严谨性,但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用充满热情的笔触,将这部充满人性挣扎与宗教信仰光辉的作品,转化成触手可及的、能引起我们当代人共鸣的情感体验。这本书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它就不只是一本指南,而是一次深度的精神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