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齣版社: 上海音樂齣版社; 第I版 (2006年4月1日) 叢書名: 肖邦鋼琴全集 平裝: 96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8 ISBN: 7806678352, 9787806678350 條形碼: 9787806678350 商品尺寸: 30.2 x 23 x 1.2 cm 商品重量: 422 g 品牌: 上海音樂齣版社*
巨牛圖書專營店——專業正版音樂書服務商!
《奏鳴麯(作品3558波蘭國傢版原版引進)》介紹瞭:艾凱爾教授曾在1983年訪問中國,並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作有關肖邦的專題講座。現在由他編訂的波蘭國傢版《肖邦鋼琴全集》在中國齣版,使他對肖邦的研究成果受到更廣泛和全麵的傳播,相信必將又一次引起音樂界的重視。 肖邦的作品是所有鋼琴文獻中被演奏得多,但也被篡改得嚴重的。六十年前,我們不懂什麼是“原始版”(Urtext),那時也沒有“原始版”,以為隻要是肖邦,什麼版本都是一樣的。後來纔知道不是那麼一迴事,各種版本之間差異很大,有的是編訂者有意修改,以為可以“改進”肖邦的原作(如KarlKlindworth版[1830-1916]),大多數是以訛傳訛,以為本應如此。上世紀中,波蘭齣版瞭帕德雷夫斯基(IgnacyJanPaderewski1860-1941)版,在很大程度上澄清瞭以前的謬誤,並開創瞭一個嶄新的肖邦演奏風格。這個版本在世界上流行瞭整整半個世紀以上,但是它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原始版”,它用所謂“標準化”的辦法,把肖邦手稿中許多細微的變化“標準化”(簡單化)瞭。 艾凱爾教授是當今的肖邦專傢,他本人是鋼琴傢、教授,有幾十年的演奏和教學經驗,又是一位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的學者,由他主持編訂一部新的肖邦“原始版”當然是再閤適不過的。這部新的“原始版”被波蘭政府定為“國傢版”,以示其重要性和性。艾凱爾教授不但根據肖邦的手稿、各種初版,而且掌握瞭肖邦教學時在學生用譜上的許多修改和更正,因此他這個版本中有許多新的發現,和我們習慣聽到的大異其趣。相信這將成為又一個新的裏程碑。 《肖邦鋼琴全集10:奏鳴麯(波蘭國傢版)》是由揚·艾凱爾所編寫,上海音樂齣版社齣版發行的。
坦白說,買這本書,更多是齣於對“全集”這個概念的迷戀和對肖邦作品研究的需要,而非作為日常練習的工具書。如果以教學輔助的角度來審視,它的實用性得分可能不會很高。它的裝幀設計雖然顯得莊重,但內頁的裝訂方式似乎不太能承受頻繁、大幅度的翻摺,尤其是那些需要打開到180度纔能完全平鋪的跨頁,讓人時刻擔心紙張的壽命。我記得在翻到第九十頁附近時,有一個小小的遺憾,就是印刷的墨色在幾處高音區的力度標記處,似乎有輕微的模糊,雖然不影響識彆,但總歸是讓人聯想到這並非當代最高工藝的産物。真正讓我反復把玩的是那些罕見的奏鳴麯的草稿或早期修訂版本(如果這本書包含的話,我是在期待這種深度挖掘)。如果這本書真的隻是純粹的定稿排印,那麼它最大的價值就體現在它作為“參考源”的權威性上。我用它對比瞭我收藏的另一本早期版本中關於某個和弦的指法暗示,發現差異細微但影響深遠。對於那些對版本學感興趣的鋼琴教師或者學生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但對於隻是想快速學會彈奏《告彆奏鳴麯》的聽眾型學習者,這本“原版引進”或許會顯得過於冷峻和疏離。
評分這本《肖邦鋼琴作品全集10 奏鳴麯麯譜》的“引進”過程,似乎更側重於版權的獲取和文本的還原,而在“本地化”方麵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這從裝幀的細微處就能窺見一斑。我注意到封麵和封底的材質,雖然是硬殼裝幀,但在麵對潮濕環境時的抵抗力似乎不如某些本土製作的精裝書,這對於樂譜這種需要長期保存的物品來說,是一個需要留意的潛在缺陷。更讓我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的是,某些頁碼的對齊問題,雖然不影響演奏,但在強迫癥患者眼中,那零點幾毫米的偏差,會無聲地破壞閱讀的節奏感。不過,拋開這些工藝上的小瑕疵不談,其核心價值——那些音符本身——是毋庸置疑的。它迫使你慢下來,去重新審視那些你以為自己已經掌握的段落。我發現自己竟然開始關注那些在其他版本中常被忽略的、位於聲部交織處的極弱音符,因為在如此“裸露”的排版下,每一個音符的權重似乎都被放大瞭。這本書更像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礦石,需要你投入巨大的心力去打磨,但一旦光芒顯現,那纔是真正屬於你的肖邦。
評分這本《原版引進鋼琴譜 肖邦鋼琴作品全集10 奏鳴麯麯譜 鋼琴書教程教材》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肖邦那無與倫比的音樂魅力,恨的是這版本對演奏者準備的“考驗”。說實話,當我翻開這本樂譜時,首先吸引我的是那厚實的紙張和清晰的印刷,確實對得起“原版引進”的名頭。然而,對於那些習慣瞭國內主流版本注釋詳盡的琴童或者初學者來說,這本樂譜簡直就是一座“信息荒漠”。它幾乎沒有提供任何指法提示,就連踏闆的使用也隻是寥寥幾筆,很多地方全憑演奏者自己去揣摩。這無疑是對肖邦音樂理解深度的一種強迫性提升。我記得在攻剋降b小調第二鋼琴奏鳴麯的葬禮進行麯部分時,那種空曠感讓人有些無措。它迫使你不得不去查閱大量的演奏文獻,對比不同大師的錄音,甚至需要迴歸到肖邦創作的曆史背景中去尋找答案。這種學習過程雖然艱辛,但一旦突破,帶來的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它不是一本保姆式的教材,而更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你去肖邦的內心世界進行一次徹底的探險。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渴望更純粹、更接近原作意圖的演奏者,這本書是寶藏,但請務必準備好你的“探險裝備”——紮實的樂理知識和對曆史風格的敏感度。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體驗,可以用“極簡主義”來概括,但這極簡並非藝術上的選擇,而更像是一種對信息載體的剋製。當我把這本書和我們常在國內書店裏看到的那些帶有詳細演奏提示、曆史背景注解以及對應練習方法的教材放在一起比較時,差異是天壤之彆的。這裏沒有一句多餘的話,沒有一個“建議性”的箭頭,仿佛作麯傢在身後冷冷地看著你,說:“自己去解決。”這對於一個習慣瞭被“喂養”的現代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種衝擊。我嘗試用它來準備一場關於前奏麯的講座,發現它在提供準確音符和節奏信息的同時,卻完全剝奪瞭演講者可以引用的那些“易於理解”的教學案例。它像一個純粹的DNA結構圖,準確、完整,但缺乏對生命形態的直觀描述。這迫使我必須自己去構建那座通往理解的橋梁。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僅僅是在確定一處和聲連接的呼吸點上,因為樂譜上沒有任何提示,我必須依靠對巴洛剋晚期到浪漫主義早期和聲語法的理解去推斷。所以,這本書的受眾群體非常明確:那些已經不再需要外部聲音來指導自己耳朵的人。
評分我對這本肖邦奏鳴麯的引進版本抱持著一種近乎“朝聖”般的心態去對待的,主要原因在於,它似乎最大限度地保留瞭原版樂譜的排版和布局,這一點對於我這種對視覺還原度有執念的樂迷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加分項。你知道嗎,很多時候,作麯傢在設計樂譜的斷句、分行甚至頁麵的劃分時,本身就蘊含著一種節奏和呼吸的暗示。這本樂譜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幾乎讓你感覺自己正麵對著一颱古老的鋼琴,手指懸停在琴鍵之上,仿佛時間都慢瞭下來。當然,這種“原汁原味”也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難度。某些段落的頁碼切換時機,與我習慣閱讀的國內版本大相徑庭,導緻在快速換頁的過程中屢屢齣現卡頓,極大地破壞瞭樂麯的連貫性。特彆是第三首奏鳴麯的終麯部分,那快速的琶音和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群,本來就考驗心肺功能,再加上不熟悉的版式帶來的視覺乾擾,簡直是雙重摺磨。我個人建議,如果想用它來平時練習,最好先花大量時間熟悉其布局,把它當成一個“新環境”來適應,而不是直接用於高強度的排練。它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種近乎未被現代編輯“汙染”的視角,但這代價就是你得自己去“淨化”那些對你而言不熟悉的閱讀習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