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第I版 (2006年4月1日) 丛书名: 肖邦钢琴全集 平装: 9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8 ISBN: 7806678352, 9787806678350 条形码: 9787806678350 商品尺寸: 30.2 x 23 x 1.2 cm 商品重量: 422 g 品牌: 上海音乐出版社*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奏鸣曲(作品3558波兰国家版原版引进)》介绍了:艾凯尔教授曾在1983年访问中国,并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作有关肖邦的专题讲座。现在由他编订的波兰国家版《肖邦钢琴全集》在中国出版,使他对肖邦的研究成果受到更广泛和全面的传播,相信必将又一次引起音乐界的重视。 肖邦的作品是所有钢琴文献中被演奏得多,但也被篡改得严重的。六十年前,我们不懂什么是“原始版”(Urtext),那时也没有“原始版”,以为只要是肖邦,什么版本都是一样的。后来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各种版本之间差异很大,有的是编订者有意修改,以为可以“改进”肖邦的原作(如KarlKlindworth版[1830-1916]),大多数是以讹传讹,以为本应如此。上世纪中,波兰出版了帕德雷夫斯基(IgnacyJanPaderewski1860-1941)版,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以前的谬误,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肖邦演奏风格。这个版本在世界上流行了整整半个世纪以上,但是它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原始版”,它用所谓“标准化”的办法,把肖邦手稿中许多细微的变化“标准化”(简单化)了。 艾凯尔教授是当今的肖邦专家,他本人是钢琴家、教授,有几十年的演奏和教学经验,又是一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学者,由他主持编订一部新的肖邦“原始版”当然是再合适不过的。这部新的“原始版”被波兰政府定为“国家版”,以示其重要性和性。艾凯尔教授不但根据肖邦的手稿、各种初版,而且掌握了肖邦教学时在学生用谱上的许多修改和更正,因此他这个版本中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我们习惯听到的大异其趣。相信这将成为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肖邦钢琴全集10:奏鸣曲(波兰国家版)》是由扬·艾凯尔所编写,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可以用“极简主义”来概括,但这极简并非艺术上的选择,而更像是一种对信息载体的克制。当我把这本书和我们常在国内书店里看到的那些带有详细演奏提示、历史背景注解以及对应练习方法的教材放在一起比较时,差异是天壤之别的。这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没有一个“建议性”的箭头,仿佛作曲家在身后冷冷地看着你,说:“自己去解决。”这对于一个习惯了被“喂养”的现代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我尝试用它来准备一场关于前奏曲的讲座,发现它在提供准确音符和节奏信息的同时,却完全剥夺了演讲者可以引用的那些“易于理解”的教学案例。它像一个纯粹的DNA结构图,准确、完整,但缺乏对生命形态的直观描述。这迫使我必须自己去构建那座通往理解的桥梁。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仅仅是在确定一处和声连接的呼吸点上,因为乐谱上没有任何提示,我必须依靠对巴洛克晚期到浪漫主义早期和声语法的理解去推断。所以,这本书的受众群体非常明确:那些已经不再需要外部声音来指导自己耳朵的人。
评分我对这本肖邦奏鸣曲的引进版本抱持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心态去对待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似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版乐谱的排版和布局,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对视觉还原度有执念的乐迷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加分项。你知道吗,很多时候,作曲家在设计乐谱的断句、分行甚至页面的划分时,本身就蕴含着一种节奏和呼吸的暗示。这本乐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几乎让你感觉自己正面对着一台古老的钢琴,手指悬停在琴键之上,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当然,这种“原汁原味”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难度。某些段落的页码切换时机,与我习惯阅读的国内版本大相径庭,导致在快速换页的过程中屡屡出现卡顿,极大地破坏了乐曲的连贯性。特别是第三首奏鸣曲的终曲部分,那快速的琶音和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群,本来就考验心肺功能,再加上不熟悉的版式带来的视觉干扰,简直是双重折磨。我个人建议,如果想用它来平时练习,最好先花大量时间熟悉其布局,把它当成一个“新环境”来适应,而不是直接用于高强度的排练。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近乎未被现代编辑“污染”的视角,但这代价就是你得自己去“净化”那些对你而言不熟悉的阅读习惯。
评分这本《肖邦钢琴作品全集10 奏鸣曲曲谱》的“引进”过程,似乎更侧重于版权的获取和文本的还原,而在“本地化”方面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这从装帧的细微处就能窥见一斑。我注意到封面和封底的材质,虽然是硬壳装帧,但在面对潮湿环境时的抵抗力似乎不如某些本土制作的精装书,这对于乐谱这种需要长期保存的物品来说,是一个需要留意的潜在缺陷。更让我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的是,某些页码的对齐问题,虽然不影响演奏,但在强迫症患者眼中,那零点几毫米的偏差,会无声地破坏阅读的节奏感。不过,抛开这些工艺上的小瑕疵不谈,其核心价值——那些音符本身——是毋庸置疑的。它迫使你慢下来,去重新审视那些你以为自己已经掌握的段落。我发现自己竟然开始关注那些在其他版本中常被忽略的、位于声部交织处的极弱音符,因为在如此“裸露”的排版下,每一个音符的权重似乎都被放大了。这本书更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矿石,需要你投入巨大的心力去打磨,但一旦光芒显现,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肖邦。
评分坦白说,买这本书,更多是出于对“全集”这个概念的迷恋和对肖邦作品研究的需要,而非作为日常练习的工具书。如果以教学辅助的角度来审视,它的实用性得分可能不会很高。它的装帧设计虽然显得庄重,但内页的装订方式似乎不太能承受频繁、大幅度的翻折,尤其是那些需要打开到180度才能完全平铺的跨页,让人时刻担心纸张的寿命。我记得在翻到第九十页附近时,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印刷的墨色在几处高音区的力度标记处,似乎有轻微的模糊,虽然不影响识别,但总归是让人联想到这并非当代最高工艺的产物。真正让我反复把玩的是那些罕见的奏鸣曲的草稿或早期修订版本(如果这本书包含的话,我是在期待这种深度挖掘)。如果这本书真的只是纯粹的定稿排印,那么它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它作为“参考源”的权威性上。我用它对比了我收藏的另一本早期版本中关于某个和弦的指法暗示,发现差异细微但影响深远。对于那些对版本学感兴趣的钢琴教师或者学生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对于只是想快速学会弹奏《告别奏鸣曲》的听众型学习者,这本“原版引进”或许会显得过于冷峻和疏离。
评分这本《原版引进钢琴谱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10 奏鸣曲曲谱 钢琴书教程教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肖邦那无与伦比的音乐魅力,恨的是这版本对演奏者准备的“考验”。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乐谱时,首先吸引我的是那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印刷,确实对得起“原版引进”的名头。然而,对于那些习惯了国内主流版本注释详尽的琴童或者初学者来说,这本乐谱简直就是一座“信息荒漠”。它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指法提示,就连踏板的使用也只是寥寥几笔,很多地方全凭演奏者自己去揣摩。这无疑是对肖邦音乐理解深度的一种强迫性提升。我记得在攻克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葬礼进行曲部分时,那种空旷感让人有些无措。它迫使你不得不去查阅大量的演奏文献,对比不同大师的录音,甚至需要回归到肖邦创作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答案。这种学习过程虽然艰辛,但一旦突破,带来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它不是一本保姆式的教材,而更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你去肖邦的内心世界进行一次彻底的探险。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更纯粹、更接近原作意图的演奏者,这本书是宝藏,但请务必准备好你的“探险装备”——扎实的乐理知识和对历史风格的敏感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