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前1500年—16世紀)
第-部分 萌芽時期
關於吉他起源的傳說
吉他的演化軌跡
萌芽時期的吉他
吉他名稱的演變
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
美索不達米亞的弦樂器
埃及的弦樂器
古代希臘與羅馬的音樂
古希臘的音樂
古希臘的三大悲劇作傢
古羅馬的音樂
中古時期
從烏德到魯特
長頸魯特
短頸魯特
吉他型的彈弦樂器
同屬彈撥樂器的裏拉、魯特和吉他
魯特的琴弦
聖母瑪麗亞歌麯集與吉他的記載
歐洲音樂與魯特的會閤
音樂的記譜法
維烏拉
維烏拉的誕生
維烏拉與吉他
維烏拉的種類
維烏拉的構造
維烏拉的調律
第二部分 文藝復興時期社會、風尚和音樂潮流的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
政治背景
文藝復興藝術
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風格
復調音樂
坎佐納
利切卡爾
托卡塔
幻想麯
前奏麯
帕凡舞麯
加亞爾德舞麯
舞麯、後續舞麯
帕薩梅佐、薩爾塔雷洛舞麯
文藝復興時期的傑齣人物
文學三傑
但丁(AlighieriDante,1265—1321意大利)
彼特拉剋(FranciscoPetrarch,1304—1374意大利)
薄伽丘(GiovanniBoccaccio,1313—1375意大利)
劇作傢
莎士比亞(W.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
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Saavedra,1547—1616西班牙)
藝術三傑
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Vinci,1452—1519意大利)
拉斐爾(Raphael or RaffaelloSanzo,1483—1520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Bounaroti,1457—1564意大利)
天文學傢
哥白尼(NicolavsCopernicvs,1473—1543波蘭)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意大利)
開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德國)
建築師
伯魯涅列斯基(FillippoBrunelleschi,1377—1446意大利)
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
約翰內斯·古登堡(Johannes GensfleischzurLaden zum Gutenberg,約1400—1468德國)
文藝復興的重要意義
關於文藝復興的不同意見
第三部分 11位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作麯傢的影響
魯特的曆史(一)
創立時代1500—1590
意大利
斯比那基諾(Francesco Spinaccino,1500—?)
米拉諾(Francesco Canova da Milano,1497—1543)
文森佐·伽利略(Vincenzo Galilei,1520—1591)
德國
漢斯·紐斯德勒(HansNeusidler,1508—1563)
法國
皮埃爾·阿泰安特(PierreAttaingnant,1494—1552)
阿德瑞恩·拉·羅依(Adrian la Roy,1520—1598法國)
英國
約翰·道蘭(John Dowland,1563—1626英國)
西班牙
恩瑞剋斯·德·瓦德拉班諾(Enriquez deValderrabano,1500—1557)
路易斯·德·米蘭(Luis de Milfin,1500—1561)
納爾瓦埃斯(Luis de Narvfiez,1510—1555)
阿隆索·德·穆達拉(Alonso de Mudarra,1508—1580西班牙)
附錄
1.古典吉他作麯傢演奏傢名錄(按字母排序)
2.古典吉他作麯傢演奏傢名錄(按國傢或地區排序)
3.重要的古典吉他比賽一覽
4.吉他大賽古典吉他獲勝者名錄
5.世界主要古典吉他製造商列錶
6.世界有名的吉他雜誌
編輯推薦
邊看書,邊聽音樂,恍若隔世。猶如在一幅幅黑白照片和古城鎮之間穿梭,在滄海桑田間進行著輪迴,這便是上海音樂齣版社的精品圖書《古典吉他名作演奏指導》。該套書共分5冊:《萌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巴羅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近現代時期》,共計收錄瞭56位偉大作麯傢的200餘首吉他作品,並由國外演奏傢示範演奏,圖文並茂,盡滄桑而略顯意趣。
這既是一套難得的吉他發展史料和名麯工具書,也是一部由技藝精湛的演奏傢之手所描繪的音樂畫作。書中在分析不同時期吉他作品時,言簡意賅的講述瞭社會政治、文化背景對於音樂風格的影響和音樂特徵,以及樂器的沿革;同時還分析瞭作麯傢藝術情趣、取嚮和音樂風格特點等。為我們的學習、研究、演奏,提供瞭豐富的知識內容和立體的藝術想象空間,不再有“言之無物”的空洞錶象,和一堆無意義的音符堆砌。
對於使用者的建議:
1、 首先,這套書是言簡意賅的音樂史工具書,因為是以“古典吉他”為導嚮,所以部分史料並未逐一涉及,但這對於研究吉他已經提供瞭足夠的信息。
2、 第二,對照麯譜進行音樂欣賞。建議以每一本書為一個階段,邊對照作品,邊欣賞CD作品。以《浪漫主義時期》為例,可先閱讀文字資料,之後根據不同的時期背景選取樂麯進行欣賞,並尋找音樂特徵。
3、 第三,進行演奏實踐。相信對於很多吉他愛好者來說,看到本書的第-個願望,就是馬上可以演奏其中的樂麯。也許CD的示範演奏,可以提供一些樂麯的基本信息,幫助我們瞭解作品,同時還可以不加分析的進行模仿演奏。但事實上,對一個固定時期的作品進行全麵的分析,包括那個時代的音樂特徵、裝飾音的錶現方法、聲部的分離與組閤,然後再演奏,會是一個多麼瞭不起的事情。當然這都在每首樂麯中,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和體現。
4、 第四,對教師而言,這是一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練琴的教材。如果學生厭倦瞭音樂史課堂上的說教,那麼就去聽CD吧,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樂麯,然後對照學習進度,羅列齣學習該麯的階段計劃,並監督實施,直到完成樂麯。
5、 如果你對於國內日漸上漲的“世界名琴”的昂貴價格有所異議,建議仔細參考第-冊《萌芽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附錄部分。其中一項收錄瞭“世界主要古典吉他製造商”,您可以登錄他們的網站,或直接同他們聯係。
《世說新語》:“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藉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藉而不敢言。阮後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藉,何以車為?遂焚之。”《古典吉他名作演奏指導》,無論從其思想性、學術性,還是知識性、藝術性的層麵上看,是為好書,令見者無不躍躍欲試,若無藉者,若無讀者,若無使用者,何為好書?不如焚之。
內容推薦蔣梵編著的《古典吉他名作演奏指導(附光盤萌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16世紀)》總結瞭古典吉他音樂的曆史以及萌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16世紀古典吉他音樂與當時社會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本書第-部分介紹瞭萌芽時期音樂史。第二部分著重介紹瞭文藝復興時期社會、風尚和音樂潮流的影響,第三部分介紹瞭11位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作麯傢的影響,並獨具匠心地采用瞭綜閤藝術的方式,為每一位古典吉他教師、學生以及音樂愛好者呈獻瞭一份不可多得的音樂財富。
目錄
萌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前1500年—16世紀)
第I部分 萌芽時期
關於吉他起源的傳說
吉他的演化軌跡
萌芽時期的吉他
吉他名稱的演變
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
美索不達米亞的弦樂器
埃及的弦樂器
古代希臘與羅馬的音樂
古希臘的音樂
古希臘的三大悲劇作傢
古羅馬的音樂
中古時期
從烏德到魯特
長頸魯特
短頸魯特
吉他型的彈弦樂器
同屬彈撥樂器的裏拉、魯特和吉他
魯特的琴弦
聖母瑪麗亞歌麯集與吉他的記載
歐洲音樂與魯特的會閤
音樂的記譜法
維烏拉
維烏拉的誕生
維烏拉與吉他
維烏拉的種類
維烏拉的構造
維烏拉的調律
第二部分 文藝復興時期社會、風尚和音樂潮流的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
政治背景
文藝復興藝術
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風格
復調音樂
坎佐納
利切卡爾
托卡塔
幻想麯
前奏麯
帕凡舞麯
加亞爾德舞麯
舞麯、後續舞麯
帕薩梅佐、薩爾塔雷洛舞麯
文藝復興時期的傑齣人物
文學三傑
但丁(AlighieriDante,1265—1321意大利)
彼特拉剋(FranciscoPetrarch,1304—1374意大利)
薄伽丘(GiovanniBoccaccio,1313—1375意大利)
劇作傢
莎士比亞(W.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
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Saavedra,1547—1616西班牙)
藝術三傑
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Vinci,1452—1519意大利)
拉斐爾(Raphael or RaffaelloSanzo,1483—1520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Bounaroti,1457—1564意大利)
天文學傢
哥白尼(NicolavsCopernicvs,1473—1543波蘭)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意大利)
開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德國)
建築師
伯魯涅列斯基(FillippoBrunelleschi,1377—1446意大利)
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
約翰內斯·古登堡(Johannes GensfleischzurLaden zum Gutenberg,約1400—1468德國)
文藝復興的重要意義
關於文藝復興的不同意見
第三部分 11位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作麯傢的影響
魯特的曆史(一)
創立時代1500—1590
意大利
斯比那基諾(1500—?)
米拉諾(1497—1543)
文森佐·伽利略(Vincenzo Galilei,1520—1591)
德國
漢斯·紐斯德勒(HansNeusidler,1508—1563)
法國
皮埃爾·阿泰安特(PierreAttaingnant,1494—1552)
阿德瑞恩·拉·羅依(Adrian la Roy,1520—1598法國)
英國
約翰·道蘭(John Dowland,1563—1626英國)
西班牙
恩瑞剋斯·德·瓦德拉班諾(1500—1557)
路易斯·德·米蘭(Luis de Milfin,1500—1561)
納爾瓦埃斯(Luis de Narvfiez,1510—1555)
阿隆索·德·穆達拉(Alonso de Mudarra,1508—1580西班牙)
附錄
1.古典吉他作麯傢演奏傢名錄(按字母排序)
2.古典吉他作麯傢演奏傢名錄(按國傢或地區排序)
3.重要的古典吉他比賽一覽
4.吉他大賽古典吉他獲勝者名錄
5.世界主要古典吉他製造商列錶
6.世界有名的吉他雜誌
蔣梵編著的《古典吉他名作演奏指導(附光盤萌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16世紀)》總結瞭古典吉他音樂的曆史以及萌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16世紀古典吉他音樂與當時社會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本書第I部分介紹瞭萌芽時期音樂史。第二部分著重介紹瞭文藝復興時期社會、風尚和音樂潮流的影響,第三部分介紹瞭11位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作麯傢的影響,並獨具匠心地采用瞭綜閤藝術的方式,為每一位古典吉他教師、學生以及音樂愛好者呈獻瞭一份不可多得的音樂財富。
對於一個已經有一定基礎的演奏者來說,選擇進階教材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很容易買到重復勞動或者超齣現有水平太多的“天書”。這本書的梯度設計堪稱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從最基礎的指法練習過渡到復雜的對位處理,每一步都銜接得天衣無縫。作者對早期復調音樂在吉他上的處理方案,提供瞭許多獨到而實用的解決方案,這些都是我在其他教材中從未見過的寶貴經驗。它就像一個全能的工具箱,裏麵裝滿瞭針對古典吉他早期麯目各個疑難雜癥的“特效藥”,讓我的練習效率在短時間內得到瞭質的飛躍,真正填補瞭我技術版圖上的空白。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與內容質量固然齣色,但更讓我感動的是其中蘊含的那份匠人精神。這不是一本速成的指南,而是一封寫給熱愛古典吉他的學習者們的情書。作者對於每一個音符背後的文化意涵的挖掘,都展現齣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學習生態係統,讓你在學習技巧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吸收瞭那個時代的藝術氛圍。閱讀過程中,我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希望將這份跨越世紀的美好體驗傳遞給每一位讀者的熱忱。這本書帶來的價值,遠超其標價,它是一份可以陪伴我數年、不斷帶來新發現的音樂寶藏。
評分我花瞭很長時間尋找一本真正能深入講解演奏技巧的書籍,而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麯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怎麼彈”,更在解析“為什麼這樣彈”。作者對早期吉他曆史背景的梳理,那種帶著考古學傢般的嚴謹與激情,讓人對所演奏的每一首麯子都有瞭全新的理解。他對不同時期製琴工藝如何影響演奏風格的論述,尤其精彩,那種對細節的執著,足以體現齣作者深厚的功底。讀完對某個技巧的剖析,再去嘗試彈奏時,指尖仿佛被注入瞭曆史的記憶,演奏的層次感立刻豐富瞭起來,不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再創造”。
評分這部書的排版實在令人眼前一亮,每一個音符的呈現都像是精心設計的藝術品。裝幀的質感,紙張的厚度,乃至油墨的氣味,都散發著一種對音樂的敬畏之心。光是翻閱這些樂譜,就足以讓人沉浸在那個黃金時代的迴響之中。清晰的指法圖示和細緻的揉弦標注,使得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古老鏇律,變得觸手可及。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從這些精美的圖文中找到前進的階梯,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五綫譜嚇退。整體的視覺設計,完美地平衡瞭學術的嚴謹性與藝術的愉悅感,讓人愛不釋手,每一次拿起它,都像是在進行一次對曆史的溫柔觸摸。
評分老實說,我原本對這種專注於早期音樂的教程抱有懷疑態度,總覺得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充斥著學院派的術語。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卻齣奇地流暢自然,仿佛一位經驗豐富、風趣幽默的導師在耳邊細細道來。那些復雜的音樂術語,都被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巧妙地化解瞭。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情感錶達的章節,它沒有給齣僵硬的模闆,而是鼓勵讀者去傾聽音樂本身的呼吸和脈動。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內在驅動力,讓我不再懼怕挑戰那些看似莊嚴的古典作品,而是以一種更加自由和個性化的方式去接近它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