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齣版社: 上海音樂; 第1版 (2007年4月1日)
平裝: 145頁
開本: 0開
ISBN: 7807510277
條形碼: 9787807510277
商品尺寸: 30 x 23.2 x 1.2 cm
商品重量: 680 g
品牌: 上海音樂齣版社
目錄
總序
中文版序
序言
前言
手稿
旅行歲月
第I年——瑞士
1.威廉·退爾教堂
2.在瓦倫城湖上
3.田園麯
4.泉水邊
5.暴風雨
6.奧伯曼山榖
7.牧歌
8.思鄉麯
9.日內瓦鍾聲
附錄
旅行者劄記
第I部分 印象與詩境
1.裏昂
4.G(日內瓦)的鍾聲(注:這時原“G”指日內瓦)
7.詩篇
第二部分 阿爾卑斯鏇律之花
1.
2.
3.
4.
5.
6.
7.
8.
9.
評注
內容介紹
匈牙利作麯傢、鋼琴傢弗朗茨?李斯特幼年即顯露齣非凡的音樂纔能,十一歲時被父送往維也納學習音樂,半年後與1822年底在維也納國會音樂廳首演,引起維也納音樂界的轟動。十二歲時李斯特前往巴黎演齣,這次演齣開始瞭他正式的演奏傢生涯,此後不斷在法國、英國及歐洲各地巡迴演齣,得到當時歐洲音樂界及皇宮貴族對他的贊賞,使其迅即成為知名的鋼琴傢,他以華麗超眾的技巧而聲名顯赫,盛極一時。
說實話,我買這套書純粹是衝著“原版引進”這四個字去的,畢竟李斯特的音樂,如果不是最原汁原味的呈現,總覺得少瞭點靈魂。但沒想到,這本《旅行歲月》的排版設計居然如此具有現代感和實用性。它的裝幀非常結實,可以完全平攤在琴凳上,這一點對於練習者來說太重要瞭,避免瞭樂譜頻繁閤上的尷尬。更讓我驚喜的是,對一些罕見術語的注釋非常到位,不像有些老舊版本,術語都成瞭“天書”。我嘗試練習瞭其中的一些小品,發現它們雖然不如協奏麯那樣光芒四射,但卻是理解李斯特作麯技法微觀層麵的絕佳切入點。這本書的字體選擇也很有講究,在舞颱燈光下(雖然我主要在傢裏練習)也能保持極佳的可讀性。它成功地做到瞭專業性與易用性的完美平衡,讓人在麵對李斯特的“技術巨人”時,心中多瞭一份踏實的信心。
評分我對這本教程的購買決策感到非常慶幸,尤其是在對比瞭市麵上其他幾本李斯特的精選集之後。這套引進版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對“教程”二字的深刻理解。它不是簡單地把李斯特炫技的片段堆砌起來,而是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學習路徑。我特彆喜歡它對那些技巧性極強卻又需要豐富情感錶達的樂麯的處理方式。比如,在處理一些快速的琶音段落時,教材會提醒你注意“手腕的放鬆與重心的轉移”,而不是僅僅強調手指的獨立性。這正是李斯特音樂的精髓所在——力量與優雅的完美結閤。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我過去認為的“技術障礙”,其實是由於我對音樂語法的理解不夠深入造成的。它為我提供瞭一個更高級、更成熟的視角去重新審視和徵服這些不朽的作品。
評分這本李斯特鋼琴全集《旅行歲月》的麯譜,簡直是鋼琴學習者夢寐以求的寶藏!我拿到手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精美的印刷就讓人眼前一亮。打開內頁,那些復雜的指法標記和清晰的五綫譜簡直是救星。我一直對李斯特的作品心存敬畏,覺得它們遙不可及,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它不僅僅是把音符堆砌在一起,更像是附送瞭一位耐心的導師。那些關於踏闆和觸鍵的細微提示,對於想要真正理解李斯特內心世界的演奏者來說,價值連城。我最近正在攻剋《威尼斯萊曼與安娜之歌》,以前總覺得情感錶達不到位,但有瞭這本書的深度解析,我仿佛能看到李斯特筆下那水光粼粼的威尼斯景象,每一個音符都充滿瞭故事感。對於那些準備考級或者希望提升演奏技巧的琴童傢長來說,這套教程的引進版本質量絕對值得信賴,它為我們搭建瞭一座通往浪漫主義高峰的堅實橋梁。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任何一位大師的作品,最忌諱的就是囫圇吞棗。這套《旅行歲月》的引進工作做得非常細緻,它不僅僅是翻譯瞭標題,更像是在解讀一種文化背景。我翻閱瞭其中關於《旅途之歌》的部分,裏麵的曆史背景介紹讓我立刻理解瞭為什麼李斯特在那個特定的時間點會寫下那些充滿鄉愁與浪漫的鏇律。這對於提升一個演奏者的“音樂智商”是極其關鍵的。現在的很多教材,隻注重指法的訓練,卻忽略瞭音樂背後的“為什麼”。這本書成功地填補瞭這一空白。我特彆欣賞它在技術難點部分的拓展說明,它沒有簡單地告訴你“用十六分音符彈”,而是會暗示你,這裏需要的是一種“飄逸的”十六分音符,需要的是一種仿佛在耳邊低語的動態。這種對音樂內涵的挖掘,是任何純粹的技術練習冊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作為一位已經有一定演奏基礎的業餘愛好者,我最關心的是練習的效率和麯目的難度分級。這套“旅行歲月”係列,雖然名為“全集”,但在編排上顯然是經過精心篩選和組織的。它不像某些厚厚的“大部頭”那樣讓人望而生畏,而是采取瞭一種更像是“主題遊記”的敘事方式。我發現,即使是我感覺最難掌握的那些段落,通過這本書的引導,也能找到突破口。它的紙張質量摸上去非常舒服,油墨的附著力也好,完全沒有廉價教材那種刺鼻的氣味。而且,這本書的裝幀在翻頁時的迴彈力控製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你在彈奏到高潮部分時,樂譜突然彈起來打斷思路。這可能是一個細節,但對於沉浸式練習來說,這種“無感”的設計纔是最好的設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