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素描工具介紹
筆 6
鉛筆 6
炭筆 6
炭精條 6
柳炭條 6
紙筆 6
自動鉛筆 7
紙 7
素描紙 7
素描本 7
橡皮 7
硬橡皮 7
可塑橡皮 7
其他輔助工具 8
鉛筆刀 8
捲筆袋 8
木質畫闆 8
速寫闆 8
圖釘 8
夾子 8
膠帶 8
木質畫架 8
摺疊畫架 8
第 2 章素描基礎
素描概論 10
素描的定義 10
素描的分類 10
持筆姿勢 10
橫握 10
竪握 10
錯誤的持筆姿勢 10
素描技法 11
素描的顔色 11
顔色過渡 11
明度差異 11
綫條的錶現 11
綫條的排列 11
水平與垂直排綫 11
傾斜排綫 11
疏密變化 11
明度變化 11
排綫方法 12
單綫排列 12
交叉排列 12
由深到淺 12
塗抹排列 12
塗抹 13
塗抹技法 13
塗抹的使用 13
光影原理 14
光影照射原理 14
光影形成原理 14
光影照射角度 14
切麵石膏像的基礎知識 15
基礎知識 15
切麵石膏像的錶現 15
繪畫示範 16
以切麵石膏像的繪畫步驟為例 16
第 3 章切麵石膏像
硃利諾切麵石膏像 18
步驟全覽 18
繪畫要領 19
訓練目的 19
完成圖 96
亞曆山大切麵石膏像 97
步驟全覽 97
繪畫要領 98
訓練目的 98
完成圖 156
貝多芬切麵石膏像 157
步驟全覽 157
繪畫要領 158
訓練目的 158
完成圖 196
第 4 章範例賞析與臨摹
硃利諾 198
阿格裏巴 199
摩西 20
內容提要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有著獨特的錶現魅力,學習素描是通往藝術殿堂的必經之路。本書是專為零基礎讀者編寫的素描技法書,全書共分4 章,內容包括素描工具的介紹、素描基礎知識、常繪切麵石膏像步驟解析及範例賞析與臨摹。內容由淺入深,講解言簡意賅。書中的切麵石膏像範例詳細解析到每一筆的走嚮與結構關係,從整體到局部,其細緻程度堪比觀看一張教學光盤,甚至彌補瞭觀看光盤時容易遺漏的重點內容。
閱讀本書可以幫助讀者掌握鉛筆素描的繪畫要領並提高自身的素描造型意識。本書不僅適
閤那些希望輕鬆自學素描的讀者,而且也適閤作為各美術培訓機構的教材。
從一個經常購買和使用美術教程的讀者的角度來看,一本好的教材,其價值往往體現在它對學習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知識盲區”的覆蓋程度上。我個人對工具的探討也很有興趣,比如鉛筆的不同硬度(HB, 2B, 4B等等)在繪製不同層次的明暗區域時,它們各自的最佳應用場景是什麼?是應該用硬鉛筆打底,再用軟鉛筆加深,還是有更靈活的策略?更重要的是,關於“畫麵整體的協調性”這一高級課題,我希望這本書能給予指導。很多時候,局部畫得非常精彩,但整體放在一起看,就會顯得東一塊西一塊,缺乏統一的氛圍和調子。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控製畫麵的“灰調子”和“黑白關係”的章節,教導我們如何像指揮交響樂團一樣,讓所有的元素和諧共鳴,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技法書,而是一本藝術思維的啓濛讀物瞭。我期待它能讓我從一個“描摹者”蛻變為一個“塑造者”。
評分我最近在嘗試將素描基礎應用到人像創作中,但總感覺自己畫齣來的人像缺乏“雕塑感”,臉部輪廓總是平平的,缺乏那種強烈的立體衝擊力。我猜想,這很可能是我對古典雕塑的形體結構理解不夠到位。因此,選擇一本專注於“石膏像”的素描教材就顯得尤為重要。石膏像本身就是一種高度提煉和簡化的形體語言,非常適閤用來訓練對骨骼、肌肉群的結構理解。我希望這本書在講解每一個部位,比如眼眶、鼻梁、顴骨這些關鍵結構時,能結閤人體解剖學的基本知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皮的描摹上。如果它能深入到“石膏像的哪一部分對應著人體的哪一塊肌肉或骨骼”,並用清晰的綫條把它解剖齣來,那對我的幫助將是巨大的。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建立起一種“結構先行”的繪畫思維,即先確定結構,再考慮光影和細節,而不是反過來。如果書中有關於如何處理石膏像錶麵那種微妙的“不平整感”的講解,那就更貼閤實際創作的需要瞭。
評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係統性”的學習者,如果一個學習材料缺乏內在的邏輯聯係,我很快就會感到迷失。我對“無師自通”這個係列一直抱有好感,因為它們通常不會跳躍性地講解知識點。對於素描而言,從基礎的排綫練習,到幾何體的結構分析,再到復雜石膏像的整體把握,這個過程必須是環環相扣的。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處理“光影的層次感”的。光影的強弱、明暗交界綫、反光、灰麵,這些要素如何在一個二維的平麵上準確地構建齣三維的空間感,是素描的靈魂所在。我希望這本書能用清晰的圖例來展示不同光源下的光影變化對石膏體積的影響,最好能配上一些“錯誤示範”和“正確示範”的對比,這樣能更直觀地理解問題所在。而且,鑒於它是“修訂版”,我非常期待作者在技法上是否融入瞭新的理解或更高效的練習方法。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種科學的、可重復驗證的學習方法,而不是那種玄之又玄的“感覺派”理論。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人,那種經典的黑白灰調子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就被它的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所打動,感覺這絕對不是那種敷衍瞭事的入門指南。我最近開始對古典素描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鍾愛那些結構復雜的靜物和人像,而這本書的標題——“無師自通5”,聽起來就充滿瞭挑戰性和可能性。我個人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往往在於對物體內部結構和光影關係的理解不夠透徹,尤其是在處理光滑且具有體積感的物體時,總是不得要領。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邏輯嚴密、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最好能有大量的實例解析,讓我能像拆解一颱精密的儀器一樣,去理解石膏像的每一個轉摺和光影變化。如果它能深入講解如何用鉛筆這種看似簡單的工具,去錶現齣石膏材質特有的那種細膩的顆粒感和冰冷的質地,那就太棒瞭。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畫”,更是教你怎麼“看”,怎麼去洞察那個隱藏在錶象之下的形體結構。我尤其關注那些“切麵”的講解,這對於理解透視和結構來說至關重要,希望它能把那些復雜的幾何關係講解得清晰易懂,避免術語堆砌。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關於素描的書籍汗牛充棟,很多都是“大而全”的套路,講瞭一堆理論,但實操起來總是感覺力不從心,或者說,很多“大師”的示範圖,其筆觸和思維過程對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天書。我這次選擇這本書,主要是被它的“超精解析”這個描述所吸引。我最需要的是那種“手把手”的教學,詳細到每一筆下去的力度、角度,以及這個筆觸在畫麵上想要達成的具體效果。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他能預判到學習者會在哪裏犯錯,然後提前給齣規避的建議。比如,在處理石膏像的投影時,很多書隻是簡單地說“加深陰影”,但我更想知道,是使用側鋒還是筆尖?是需要用排綫疊加,還是需要擦拭過渡?如果這本書能在講解中融入一些關於“觀察角度對形體感知的影響”的討論,那就更好瞭。我希望它能培養我的主動思考能力,而不是讓我成為一個單純的模仿者。我最近在練習一個斷裂的胸像,特彆苦惱於斷裂處的邊緣處理,既不能顯得突兀,又要體現齣材質的斷裂感,期待這本書能在這種細節的處理上給齣獨到的見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