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音乐; 第1版 (2007年4月1日)
平装: 145页
开本: 0开
ISBN: 7807510277
条形码: 9787807510277
商品尺寸: 30 x 23.2 x 1.2 cm
商品重量: 680 g
品牌: 上海音乐出版社
目录
总序
中文版序
序言
前言
手稿
旅行岁月
第I年——瑞士
1.威廉·退尔教堂
2.在瓦伦城湖上
3.田园曲
4.泉水边
5.暴风雨
6.奥伯曼山谷
7.牧歌
8.思乡曲
9.日内瓦钟声
附录
旅行者札记
第I部分 印象与诗境
1.里昂
4.G(日内瓦)的钟声(注:这时原“G”指日内瓦)
7.诗篇
第二部分 阿尔卑斯旋律之花
1.
2.
3.
4.
5.
6.
7.
8.
9.
评注
内容介绍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幼年即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十一岁时被父送往维也纳学习音乐,半年后与1822年底在维也纳国会音乐厅首演,引起维也纳音乐界的轰动。十二岁时李斯特前往巴黎演出,这次演出开始了他正式的演奏家生涯,此后不断在法国、英国及欧洲各地巡回演出,得到当时欧洲音乐界及皇宫贵族对他的赞赏,使其迅即成为知名的钢琴家,他以华丽超众的技巧而声名显赫,盛极一时。
说实话,我买这套书纯粹是冲着“原版引进”这四个字去的,毕竟李斯特的音乐,如果不是最原汁原味的呈现,总觉得少了点灵魂。但没想到,这本《旅行岁月》的排版设计居然如此具有现代感和实用性。它的装帧非常结实,可以完全平摊在琴凳上,这一点对于练习者来说太重要了,避免了乐谱频繁合上的尴尬。更让我惊喜的是,对一些罕见术语的注释非常到位,不像有些老旧版本,术语都成了“天书”。我尝试练习了其中的一些小品,发现它们虽然不如协奏曲那样光芒四射,但却是理解李斯特作曲技法微观层面的绝佳切入点。这本书的字体选择也很有讲究,在舞台灯光下(虽然我主要在家里练习)也能保持极佳的可读性。它成功地做到了专业性与易用性的完美平衡,让人在面对李斯特的“技术巨人”时,心中多了一份踏实的信心。
评分这本李斯特钢琴全集《旅行岁月》的曲谱,简直是钢琴学习者梦寐以求的宝藏!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印刷就让人眼前一亮。打开内页,那些复杂的指法标记和清晰的五线谱简直是救星。我一直对李斯特的作品心存敬畏,觉得它们遥不可及,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它不仅仅是把音符堆砌在一起,更像是附送了一位耐心的导师。那些关于踏板和触键的细微提示,对于想要真正理解李斯特内心世界的演奏者来说,价值连城。我最近正在攻克《威尼斯莱曼与安娜之歌》,以前总觉得情感表达不到位,但有了这本书的深度解析,我仿佛能看到李斯特笔下那水光粼粼的威尼斯景象,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故事感。对于那些准备考级或者希望提升演奏技巧的琴童家长来说,这套教程的引进版本质量绝对值得信赖,它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通往浪漫主义高峰的坚实桥梁。
评分作为一位已经有一定演奏基础的业余爱好者,我最关心的是练习的效率和曲目的难度分级。这套“旅行岁月”系列,虽然名为“全集”,但在编排上显然是经过精心筛选和组织的。它不像某些厚厚的“大部头”那样让人望而生畏,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像是“主题游记”的叙事方式。我发现,即使是我感觉最难掌握的那些段落,通过这本书的引导,也能找到突破口。它的纸张质量摸上去非常舒服,油墨的附着力也好,完全没有廉价教材那种刺鼻的气味。而且,这本书的装帧在翻页时的回弹力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你在弹奏到高潮部分时,乐谱突然弹起来打断思路。这可能是一个细节,但对于沉浸式练习来说,这种“无感”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位大师的作品,最忌讳的就是囫囵吞枣。这套《旅行岁月》的引进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它不仅仅是翻译了标题,更像是在解读一种文化背景。我翻阅了其中关于《旅途之歌》的部分,里面的历史背景介绍让我立刻理解了为什么李斯特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会写下那些充满乡愁与浪漫的旋律。这对于提升一个演奏者的“音乐智商”是极其关键的。现在的很多教材,只注重指法的训练,却忽略了音乐背后的“为什么”。这本书成功地填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欣赏它在技术难点部分的拓展说明,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用十六分音符弹”,而是会暗示你,这里需要的是一种“飘逸的”十六分音符,需要的是一种仿佛在耳边低语的动态。这种对音乐内涵的挖掘,是任何纯粹的技术练习册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对这本教程的购买决策感到非常庆幸,尤其是在对比了市面上其他几本李斯特的精选集之后。这套引进版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对“教程”二字的深刻理解。它不是简单地把李斯特炫技的片段堆砌起来,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我特别喜欢它对那些技巧性极强却又需要丰富情感表达的乐曲的处理方式。比如,在处理一些快速的琶音段落时,教材会提醒你注意“手腕的放松与重心的转移”,而不是仅仅强调手指的独立性。这正是李斯特音乐的精髓所在——力量与优雅的完美结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我过去认为的“技术障碍”,其实是由于我对音乐语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更高级、更成熟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征服这些不朽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