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信
序一
序二
前言
艺术历程·个人成就
“大悲调”汇集节目1—16段
白素贞幸遇儿塔前聚首
不提防受刑戳祸从天降
刚举起桃木梳手已打颤
未开言不由我泪如雨降
见老娘与贤妻泪如雨降
你离我而去留悲怆
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
李陵你一剑身亡魂魄消
老妈妈恳求我刺下三滴血
铺素裙强忍血指痛如绞
进这楼房常想起当年景象
经典淮剧选段
贾玉珍走出大门外
秋去冬来梅花放
身沉沉气微微魂飞魄荡
想不到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双膝跪倒拜三拜
寻
绣娟训子
抗敌
擎长剑问苍天
告别了家乡山和水
淮调
第-项大罪谅你难分解
忘不了逼我投井打断手
我与她同父异母闺中同长大
我的苦命的宝钏儿
风凄凄雨淋淋惊雷阵阵
喊破喉咙无人应
闭幕后幕间
喊你千声不答应
病卧寒窑身受苦
轻浮浪荡一恶棍
拉调
宋天子大摆庆功宴
适才间在公堂
心焦急
拜寿
夫人矢口不应允
鼓角号鸣震天响
情理煎熬生生受
自由调
自从去到金山后
在金山只杀得难分难解
豆腐又卖十三年
我们家世代打鱼在武昌县
我有什么错,我有什么罪
我是飘落隙缝一粒土
涕泪滂沱,涕泪滂沱
一桩案情你错审
十三档算盘手里扬一扬
海岛冰轮初转腾
听见了你的相思谣
陈杏元坐车辇箭穿肝胆
叹翁父五马黄堂为太守
杏元小妹一番话愚兄难受
家住安源萍水头
尊万岁息雷霆容臣辩本
呈供招见罪状满腔愤懑
儿去了一身苦痛消
金笔一支亮闪闪
小悲调
我也是堂堂七尺男儿
姐妹们来在断桥口
铁牛我生性不爱把泪水掉
昏沉沉耳边犹闻枪声响
蒙蒙大雾罩渔村
一路上晓行夜宿
耳听得滔滔江水长流淌
狂风呼啸苍原茫茫
十八年只知有母不知父
走不尽黄叶地沙飞风吼
天地暗朔风烈大雪纷飞
小外孙为娘求情哭声阵阵
……
其他调
我的淮剧音乐创作之路——兼谈《金龙与蜉蝣》的音乐创作
后记
希望广大读者及爱好“程少標作品”的专业人士及业余人士(演员、演奏员、作曲人员),能从《程少樑淮剧作品主胡集》中进一步了解淮剧音乐的优美,淮剧唱腔的好听、好学。程少棵先生愿意将经典的唱段传承给大家,更希望青少年观众以及大学生们能对淮剧这一剧种及淮剧音乐由衷的喜爱,使国家传承项目——淮剧能代代相传。
唐志艳(唐根娣),1946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干上海手工业局职工大学(大专学历)。201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13届戏剧导演高级研修班。现分别担任“程少棵艺术工作室”策划、导演,“曹杨社区淮剧团”团长,受聘为江苏省盐城市淮剧团导演。自幼爱好文学,曾写过三十余万字的散文集《我的好友》。兴趣广泛,爱好京、越、沪、淮、评剧、黄梅戏等戏剧。2009年6月30日参与上海淮剧团“程少棵淮剧作品演唱会”的策划工作,在上海音乐厅的演出一举成功,并于当年策划出版了”程少棵淮剧作品”音像制品。2013年6月5日参与策划了程少棵艺术工作室“曹杨分部”揭牌仪式及演唱会;2012年至2013年参与《程少樑淮剧作品选》一书编写工作,并于2013年9月25日成功策划了在宛平剧场的售书活动及专场演出。2013年分别在上海与淮安策划举办了“戏曲音乐家程少棵收徒仪式”。2014年6月30日在上海戏剧学院结业典礼上,受到博士生导师李建平的高度评价,并荣获导演班的“德艺双馨”奖。2014年10月正式拜师张伸年教授门下(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导演、国家突出贡献专家)。
我是一名戏曲爱好者,主要关注的是剧本和表演艺术,对乐器伴奏一直心存敬畏,觉得那是最难啃的骨头。但近年来,我越来越体会到,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出淮剧的精髓,尤其是程少樑先生那种行云流水的伴奏风格,必须得懂一点乐理和指法。这本教材虽然定位是“初学入门”,但它的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拉出曲调”,而是深入到乐器与唱腔的“互动关系”上。例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在特定腔调转折时,主胡乐器是如何通过轻微的“压弦”来烘托演员情绪的,这在一般的入门教材里是绝对看不到的。我通过学习这本书,开始能分辨出不同演奏者在处理同一段旋律时,情感表达上的细微差异,这极大地提升了我欣赏戏曲的层次。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资深乐师的“手把手教学笔记”,里面充满了实践经验和艺术直觉的总结。它让我明白,程少樑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技艺精湛,更在于他对淮剧整体结构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这对于想从纯粹的听众进阶到能欣赏门道的戏迷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对于我这种中年人来说,学习新事物总是伴随着记忆力下降和反应变慢的困扰,所以选择教材时,我特别看重“易读性”和“可操作性”。我试过好几本别的戏曲入门书,里面塞满了各种复杂的符号和晦涩的术语,我还没弄明白那个符号是干嘛的,就已经忘了前面学了什么。这本《程少樑淮剧作品主胡集》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的版式设计非常人性化,大量的留白让阅读过程非常轻松,不会让人感到视觉疲劳。最关键的是,它把“基础”的概念执行得非常到位。比如,在介绍一个基础的揉弦技巧时,它会先让你用一个最简单的练习曲来巩固这个技巧,然后再将这个技巧应用到程老师的某段作品里去。这种“学——练——用”的闭环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我发现,我花在反复琢磨某个动作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因为教材已经把最耗时的摸索环节替我完成了。这让我感觉,学淮剧主胡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高冷”事情,而是一项可以享受的、循序渐进的爱好。
评分这本《正版戏曲教程 程少樑淮剧作品主胡集 初学入门教材 基础》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从小就对戏曲着迷,尤其是淮剧那种独特的韵味,听起来心里头就特别舒坦。可问题是,我这人动手能力一向不行,学什么都慢半拍,尤其乐器,更是我的老大难。以前也找过一些教程,要么是内容太深奥,看得我云里雾里,感觉像是直接听大师讲课,根本抓不住重点;要么就是排版乱七八糟,谱子跟五线谱混在一起,看得我头晕眼花。这本书拿到手,简直眼前一亮。首先是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本的指法、口型开始,一步步引导你进入程少樑老师的经典作品世界。编者显然非常懂得初学者的心理,每一个小节的难度递增都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你产生“我学不会”的挫败感。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是枯燥的技巧堆砌,而是将理论融入到实际的唱腔和乐器演奏中去,让你在学习“怎么做”的同时,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传统戏曲术语的解释,详细而又不失亲切感,完全不像教科书那么板着脸。对于我这种想自己摸索又怕走弯路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殿堂的侧门,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淮剧的了解仅限于听过几段老录音,感觉有点“老派”,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我主要是被“程少樑”这个名字吸引的,毕竟圈子里都说他是改良淮剧的功勋人物。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本“初学入门教材”,结果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选曲非常巧妙,都是程老师最经典、传唱度最高的段落,但它不是直接让你去模仿成品的“完整版”,而是将复杂的段落拆解成了最基础的练习模块。举个例子,书中对一个高难度滑音的处理,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滑上去”,而是用图示告诉你手指如何在弦上移动,以及用多大的力度才能产生那种悠扬的“拉力感”。这种细致入微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个零基础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而且,它似乎还加入了对程老师个人艺术理解的访谈式文字,让你在学习技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位艺术家的匠心和情怀。读完第一课,我就发现自己拉出的声音比以前有“精气神”多了,不再是那种死板的“音符堆砌”,而是开始有了“腔调”的味道。这本教材,可以说是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评分我是一位大学音乐系的学生,主修民族声乐,但一直苦于无法找到一套能系统性、深入浅出讲解淮剧板式和伴奏核心技巧的教材。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入门”书籍,要么是面向大众普及的通俗读物,缺乏必要的专业深度;要么就是直接搬运老剧本,对于初学者来说,那些繁复的行腔和节奏变化根本无从下手。程少樑老师的作品,尤其是他主胡的风格,是现代淮剧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精妙之处在于对节奏的精准拿捏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弹奏”出旋律,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入解析程老师的演奏风格时,巧妙地融入了对淮剧音乐理论的讲解。比如,书中对于“慢板”和“流水板”在速度和情绪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如何通过指法的轻重来体现水袖拂过的意境,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我特别欣赏它在曲谱标注上的严谨性,不仅有工尺谱,还结合了现代记谱法,方便不同学习背景的人对照理解。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淮剧伴奏的结构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这对于我今后的民族音乐研究也是一个极大的拓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