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编者简介
改编者简介
前言
无伴奏合唱
1.回娘家
2.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3.康定情歌
5.玫瑰三愿
6.茉莉花
7.半个月亮爬上来
8.渔光曲
9.阳光三叠
改编说明与演唱提示
《中国现代流行合唱9首》是根据中国民歌、名歌、名曲改编的摇滚、爵士、现代流行合唱曲集,共9首作品。5首是无伴奏合唱,4首是带钢琴伴奏的混声合唱。合唱改编特色是将爵士、摇滚等西方现代流行音乐语言融人中国音乐,在保留中国音乐精髓的同时,充分展示出爵士、摇滚现代流行合唱的和声特点与节奏韵律。作品充满现代时尚的活力,编配手法新颖娴熟,既保留了原曲的乐律美,又充分展示出新编的时代感。9首作品因中西音乐的交错碰撞而绽放出耀眼的火花。书中附详细的改编说明和演唱提示,还附赠示范CD一张。
《中国现代流行合唱9首》适合喜爱现代流行风格合唱作品、喜欢尝试多种风格现代作品的广大合唱爱好者使用。
真正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套书所选取的九首曲目,代表了中国民歌不同地域和不同风格的精华。它不是简单地挑选那些最耳熟能详的“流行金曲”,而是更注重艺术性和代表性。我注意到有几首曲目,虽然旋律优美,但相对来说在合唱改编的版本中出现频率不高,这恰恰说明了改编者在选材上的独到眼光和广博的知识面。这使得我们的演出曲目库能够保持新鲜感和多样性,避免总是被那些“老三样”占据。每一次演出,观众都希望能听到一些新的、有深度的东西,这套书提供的就是这样的底气。当你站在舞台上,自信地指挥着团员们用饱满的情感去诠释这些经过精心打磨的民族旋律时,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水准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向大众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
评分这套书刚到手,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很典雅,那种带着点复古韵味的字体和排版,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出版物。迫不及待地打开翻阅,发现里面的乐谱排版非常清晰易读,对于一个业余合唱爱好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你知道的,很多乐谱书为了省成本,印得密密麻麻的,看着就头大,但这本的处理得非常好,五线谱和简谱对照(虽然我主要看五线谱,但有备无患嘛)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间距合理,即便是光线不太好的时候,也能轻松跟谱。更让我惊喜的是,随附的CD质量也出乎意料地好。很多附带CD的教材,音质粗糙得像是电话录音,但这套的示范演唱非常专业,声部平衡做得极佳,听起来赏心悦目,对于我们排练时找感觉、校准音准和把握整体风格,简直是提供了最好的参考。我试着跟着CD哼唱了其中一首,那旋律的起伏和情感的表达,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那种纯粹的音乐氛围中。对于提升我们合唱团的演唱水平,我觉得这本书绝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堆乐谱的集合,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在耳边细心指导。
评分我所在的合唱团目前主要由一些中老年爱好者组成,大家对音乐的热爱毋庸置疑,但技术上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火候,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力度变化上。这套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们目前在曲目储备和教学资源上的空白。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曲目的难度分布,发现它设计得非常科学。有几首是比较舒缓、注重旋律线条和呼吸控制的基础曲目,非常适合我们用来进行基础训练和热身。而穿插其中的几首气势磅礴的作品,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在研究这些曲目时,我发现谱子上有很多细微的表情记号,比如‘subito piano’(突然弱)或者特定的连弓/连唱提示,这些细节对于提升合唱团的整体音乐性和表现力至关重要。如果只是粗略地唱出旋律,那和放录音没什么区别。但这本书的详尽标注,迫使我们必须去思考每一个音符背后的情感逻辑,这种教学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这绝对是一套可以陪伴我们走过好几个排练季的“宝典”。
评分从一个普通购买者的角度来说,性价比是一个很实际的考量因素。市面上很多专业合唱谱集,动辄就是上百元,而且通常只包含一两首曲目,对于预算有限的业余团体来说压力很大。但这个“九首”的定价,配上附送的那张高质量CD,坦白说,简直是物超所值。我计算了一下,平均到每首曲目和每分钟的示范音频,这个价格是非常公道的。而且,这本书的装订质量也非常扎实,我反复翻阅和在谱架上使用,书脊也没有出现松动的迹象,这说明出版社在物理制作上是下足了功夫的,不像那些廉价的印刷品,用几次就散架了。对于我们经常需要携带乐谱去排练室或者演出的团体来说,耐用性也是一个隐形的成本。如果这本书能出一个增补的指挥用总谱版本,那就更完美了,但即便是现在这样,对于声部长来说,也已经足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准备了。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中国民歌名歌名曲改编”这个描述持保留态度的,因为市面上太多这类改编作品,要么是过于简单的“儿歌化”,要么就是为了炫技而加入了太多不必要的、脱离原曲神韵的和声,听起来非常别扭。但这套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改编者显然对这些经典民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核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没有大刀阔斧地去“现代化”或“西方化”,而是精妙地运用了现代合唱的和声技巧来丰富和深化原曲的内涵。比如其中一首我非常熟悉的西北民歌,原曲的质朴和力量感被保留得一丝不苟,但高声部和中低声部的对位处理,让整体的层次感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听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合唱团应有的那种饱满和立体。而且,从排练的角度来看,这些声部划分非常合理,没有出现某些声部音域过高或过低,导致演唱困难的情况,这体现了作者扎实的配器功底。真正优秀的作品,是能够让听众在熟悉旋律的同时,又耳目一新,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