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教學內容25:各類分弓Several Types of Detache
練習1—8
2.教學內容26:各類頓弓Several Types of Martele
練習9—16
3.教學內容27:連分連頓弓法Mixed Bowing
練習17—19
4.教學內容28:換弦平麵Exercises of Changing String Levels
練習20—22
樂麯片段
5.教學內容29:手指訓練Finger Exercise
練習23—25
樂麯片段
6.教學內容30:減七和弦指法Fingering for Diminished Seven Chords
練習26—27
7.教學內容31:1—3—4指法Fingering Pattern for 1st,3rd&4th Fingers
練習28—31
8.教學內容32:半音階指法Fingerings for Chromatic Scale
練習32—36
9.教學內容33:顫音Trills
練習37—40
10.教學內容34:跳弓Spiccato
練習41—45
11.教學內容35:連頓弓Continued Staccato
練習46—48
12.教學內容36:飛跳弓Flying Staccato
練習49—51
樂麯片段
13.教學內容37:和弦Chords
練習52—56
14.附錄:弓法練習Bowing Exercises
巨牛圖書專營店
不得不提我最近淘到的這本關於中阮演奏技巧的教材,它的側重點完全放在瞭民族樂器的特殊發音控製上,這一點非常寶貴。市麵上很多民族樂器教材過於偏重麯目堆砌,而忽略瞭“手感”的細節。這本書的開篇部分,就花瞭很大篇幅講解如何正確地使用右手撥片(如竹片或塑料片)與琴弦的接觸角度和力度變化,以區分齣“脆音”、“悶音”和“滑音”這幾種核心的音色錶現。書中對於左手的“按竹”和“綽注”等揉弦技巧,更是細緻到瞭手腕和手指關節的配閤度,配有高清的剖麵圖示,讓抽象的力度描述變得具象化。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慢速示範練習,發現以往總是很生硬的顫音現在開始有瞭連貫的“氣息感”。它清晰地錶明,演奏中阮不僅僅是彈齣正確的音高,更重要的是如何“塑造”音符的生命力。對於想在民族樂團中演奏或進行獨奏的演奏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紮實的“工匠精神”訓練。
評分我手裏這本關於爵士鋼琴和聲學的專著,簡直就是為中級樂手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音樂理解的大門。它沒有停留於傳統大小調的和聲體係,而是大刀闊斧地將色彩和聲、延伸音以及離調轉調的技巧進行瞭係統梳理。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注重邏輯性和實用性,他不僅僅是羅列和弦公式,更深入探討瞭不同和弦在特定音樂風格(比如比波普和融閤爵士)中的“情感傾嚮”和“功能作用”。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三全音替代”和“屬七和弦色彩化”的章節,講解得極為透徹,配閤書中大量的即興示範樂句和和弦進行分析,讓我立刻明白如何在自己的演奏中注入更豐富的變化和張力。唯一的“不足”(如果非要說的話)是,它要求讀者對基礎和聲理論有一定的掌握,對於完全的新手可能略顯吃力,但對於渴望突破瓶頸、想要讓自己的即興獨奏聽起來更“專業”、更“都市”的樂手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它迫使我重新審視我過去聽到的、彈奏的每一個和弦,充滿瞭啓發性。
評分這本關於管風琴演奏的指南,從一開始就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它聚焦的並非是室內樂的小品,而是教堂和音樂廳中大型管風琴的演奏實踐。內容上,它詳盡地介紹瞭管風琴復雜的機械結構和音栓(Stop)係統的選擇邏輯。這對於習慣瞭鋼琴鍵盤的演奏者來說,是全新的知識體係。書中詳細解釋瞭不同音栓組閤(如8尺、4尺、16尺的組閤、使用簧片音栓時機)如何影響整體的音響效果和空間填充感,教會讀者如何“繪製”聲音的藍圖。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大量的巴赫作品(如賦格和托卡塔)的演奏批注,這些批注是基於作者多年在歐洲著名教堂的演奏經驗總結齣來的,比如在特定的段落中如何利用不同鍵盤和踏闆的切換來突齣對位綫條,避免聲音的混濁。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現場實踐手冊”,而不是單純的指法書,它教會你如何與一颱宏偉的樂器進行“對話”。
評分這本關於古典吉他的入門教材,簡直是為我這種零基礎的初學者量身定做的!從最基本的持琴姿勢到指法練習,講解得細緻入微,圖文並茂,即便是初次接觸吉他的人也能很快上手。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急於求成地堆砌復雜的樂理知識,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你認識音符和節奏,每一步都有明確的練習目標。書裏精選的練習麯目難度梯度設置得非常閤理,像是漫步在一條平坦的小路上,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而不是一開始就麵對陡峭的山峰讓人望而卻步。比如那些關於琶音的練習,它不僅給齣瞭清晰的指位圖,還特彆強調瞭觸弦的力度和均勻性,對於追求音色純淨的新手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前期訓練。而且,排版的設計也十分人性化,大開本的設計讓我在練習時無需費力眯眼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五綫譜和指法標記,閱讀體驗大大提升。總的來說,這本書打下瞭非常堅實的基礎,讓我對未來係統學習古典吉他充滿瞭信心和期待。
評分我最近在學習的這本關於電子音樂製作的參考書,風格非常前衛和技術導嚮,內容集中於聲音設計(Sound Design)而非傳統的樂理編麯。它幾乎完全圍繞著現代閤成器的工作原理展開,包括瞭減法閤成、加法閤成、波錶閤成以及顆粒閤成等多種核心技術。書中對於LFO(低頻振蕩器)、包絡(Envelope)和濾波器的數學模型及實際應用給齣瞭非常深入的講解,圖錶和頻譜分析圖是標配。對於想要從“使用預設”進階到“創造屬於自己獨特音色”的製作人而言,這本書是不可多得的寶典。它不會教你如何寫一首流行歌麯的A-B-A結構,而是會告訴你,如何通過調整一個濾波器截止頻率的微小變化,去模擬齣雨滴墜落的聲音,或者深海的低鳴。閱讀過程中需要一定的電聲學基礎,但一旦掌握瞭其中的原理,你會發現你對任何數字音頻工作站(DAW)裏的閤成器都能瞭如指掌,真正實現瞭從“演奏者”到“聲音建築師”的轉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