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指导
定价:36.00元
作者:李晓雯 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1171230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对促进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工作的良性运转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心身疾病的识别和治疗也有一定的意义。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医务人员的压力来源、压力对人的影响、临床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问题、压力应对策略、保持阳光心态。目前国内心理方面的书籍逐渐增多,但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未见出版。
目录
章 心理健康
节 健康和心理健康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节 心理健康水平评估
第四节 人人都有“异常心”
第二章 医务人员的压力来源
节 源自于工作的压力
第二节 源自于家庭的压力
第三节 源自于社会的压力
第四节 源自于自然环境的压力
第五节 源自于个体的压力
第三章 压力对人的影响
节 压力导致的临床症状
第二节 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第三节 压力与疾病
第四节 压力对生活、工作和心理的影响
第四章 临床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节 一般心理问题
第二节 心理障碍
第三节 异常心理的来源
第五章 压力应对策略
节 正确看待压力
第二节 控制压力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 基础放松
第四节 初级放松
第五节 高级放松
第六节 压力管理
第七节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六章 保持阳光心态
节 思维与健康
第二节 驳斥非理性思维
第三节 理性情感想象
第四节 思想终止法
第五节 眼球运动技巧
第六节 培养自信心
第七章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情绪健康的标准
第三节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情绪的特性
第五节 正确理解情绪
第六节 应对技巧的训练
第八章 心理健康自我测试
节 心理测试的概念
第二节 心理健康自我测试
第三节 日常心理自我测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读者的反馈中,我感受到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学术探讨,它更像是为医务人员量身定制的一份“心理健康行动指南”。它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展现了如何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我了解到,书中对于如何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心理问题的描述,都充满了同情心和专业性。它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些问题标签化,而是深入分析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提供了多层次的干预方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建立支持性社交网络和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建议印象深刻。它鼓励医务人员走出孤立,勇敢地寻求外部支持,这对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出现,是对一直以来被忽视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有力回应,它为这个群体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成长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论断,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与关怀,却能深深触动每一个阅读它的医务人员。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症状”层面,而是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例如,它分析了医务人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晋升压力、家庭责任、以及社会期待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并提出了多角度的解决思路。这种系统性的思考,使得这本书的指导更加全面和深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自我关怀”的强调,它提醒医务人员,在照顾他人的同时,也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这并非自私,而是保持持续奉献的必要前提。这种观念的普及,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医务人员“奉献一切”的刻板印象,引导他们建立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职业生涯。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束及时雨,照亮了许多曾经在迷雾中摸索的医务工作者心田。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关注到它所带来的改变,那些曾经因为巨大的压力、繁重的工作、甚至不被理解的委屈而濒临崩溃的灵魂,在阅读这本书后,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我常常看到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听到他们分享那些“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感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提供心理学知识的读物,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同行,用最真挚、最温暖的语言,与读者进行灵魂的对话。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独特困境,无论是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难题,还是在生死面前的无力感,抑或是职业倦怠的侵袭,它都能给出富有洞察力的解读,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案例分析,它们真实而鲜活,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从而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脱之道。这种“接地气”的写作风格,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变得生动易懂,仿佛就在身边发生的故事,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它不仅仅是指导,更是一种陪伴,一种无声的支持,让身处高压环境下的医务人员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与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一直对医务工作者的辛劳和付出怀有深深的敬意。他们是守护生命的卫士,却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支持系统。我了解到,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医患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的部分,为许多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那些充满挑战性的场景,书中都有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循序渐进的应对方法,这对于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摩擦,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书中对职业倦怠的深入探讨,以及如何从中恢复和预防的建议,也让我看到了其前瞻性和实用性。我能想象,当一个医务工作者感到身心俱疲时,能够从书中找到科学的解压方法,并重拾工作热情,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它不仅仅是针对已经出现问题的“治疗”,更在于对“预防”的重视,引导医务人员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
评分我曾听说过一些关于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报道,那些数字和统计数据,虽然冰冷,却触及了问题的严重性。而这本书,则以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视角,将这些数字背后鲜活的个体故事娓娓道来。它没有回避那些令人心痛的细节,也没有过度渲染悲情,而是选择用一种理性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去探究导致这些心理困境的深层原因。我看到它在解析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时,对那些不得不面对的生离死别、对家属的情绪波动、对自身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损耗,都有着深刻的体察。而当它提出解决方案时,也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提供了许多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如何建立健康的职业边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关怀等等。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种“赋权”的理念,它告诉医务人员,他们的感受是重要的,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被重视和呵护,而不是被视为一种“不专业”的表现。这种价值观的传递,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治愈力量,能够帮助那些长期压抑自己情感的人,勇敢地去面对和处理内心的困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