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创意绘画训练营---材料混搭的艺术实验
:55.00元
作者:特雷西·维尔杜戈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32298723
字数:72000
页码:1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本书能教你:·创造自己的象征符号,并制作印章·用墨水和纸巾渲染出清新的图画·将无聊的文字改造成美丽的蝴蝶·把自己的梦想制作成一本小书·……在这里,艺术无限制,一起自由创作吧!
内容提要
当你制作海报、展示板、宣传画时,是否容易感到灵感枯竭?杰作的诞生总是离不开创意思维,绘画的工具也绝不仅限于颜料纸笔而已。
照片、手帐本、废旧杂志、帆布包……寻常可见的事物都是你创作艺术的材料。马克笔、颜料、中性笔……你尽管随心所欲地用任何工具涂鸦。别担心没有思路,本书中的16位艺术家将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告诉你他们的灵感从何而来。此外,书中的19个富有创意的材料混搭练习,将带你一步步探索用不同材料创作艺术的新鲜乐趣。
目录
作者介绍
如果给特雷西·维尔杜戈一个机会,让她创造一个词汇来描述她正在教授的新艺术运动,那么她可能会把它称之为“好奇漫游主义”、“放松主义”或“无尽的可能性主义”。
当她不在澳大利亚杰尔维斯湾海边的一个小村庄里,和她的家人一起待在艺术气息浓厚的土砖房中的时候,当她没有在后院的紫色工作室里挥墨泼毫、紧张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就会看到她拖着两个大皮箱,试图登上旧金山的快速公交车,匆匆赶去上艺术课,或者你也可能会看到她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海滩,和一群妇女们围坐在一起,专心倾听她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对创作的渴望。
特雷西非常善于启发人的灵感,此外她还是多产的画家、歌手和歌曲创作者。她还喜欢写文章,痴迷于旅游,乐于沉浸在一切美的事物当中。她在全世界巡回讲授她的绘画魔术和其他创作课程,在此期间,她经常激励学生发现他们身上本来就存在的奇迹。
然而,大部分时候,她只是女儿们的熊妈妈和丈夫的探险伙伴。她的两个女儿圣安娜和西恩娜非常漂亮,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她和同样才华横溢的丈夫马尔科已经相亲相爱地携手走过了28年的婚姻生活。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都喜欢画画,但总是感觉自己的作品缺乏那种“不一样”的感觉,总是觉得被局限在传统的绘画材料和技巧里。直到我看到了《创意绘画训练营——材料混搭的艺术实验》,我才意识到,原来艺术的表达方式可以如此的丰富和多元。这本书就像一本宝藏,让我学到了太多太多关于材料的无限可能性。我过去可能只会用彩铅画画,现在我开始尝试用布料、纸张、甚至是一些回收来的包装材料来丰富我的作品。 书中对于不同材料特性的解读非常到位,而且给出了许多非常具有实践性的“实验”。它不是那种让你只能纸上谈兵的书,而是鼓励你亲自动手去感受。我记得书里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利用不同材质的纸张来制造版画效果,我以前以为只有专业工具才能做版画,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利用身边简单的材料,比如硬纸板、泡沫板,来制作出独特的纹理。我尝试着将一些植物的叶脉拓印到纸上,然后用油画棒进行叠色,那种自然而又细腻的肌理,让我爱不释手。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鼓励我们去拥抱“不完美”,去欣赏那些偶然产生的艺术效果。它教会我如何从一些看似“意外”的痕迹中寻找灵感,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画面中,让作品更具生命力。我记得一次实验中,我将颜料不小心滴落了一些,但按照书中的引导,我非但没有觉得是失败,反而把它变成了画面中的一个有趣的元素,让整个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故事感。这种“化意外为惊喜”的能力,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而且,《创意绘画训练营》非常强调“创新”和“个性化”。它鼓励读者去打破常规,去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它不是让你去模仿,而是去启发你去思考“我可以用什么来表达我的想法?”。我开始尝试用咖啡和茶来给我的画作上色,那种天然的色调和淡淡的香气,为我的作品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韵味,这是一种我独有的风格,是我自己探索出来的。 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本通往艺术殿堂的“万能钥匙”。它让我看到了材料的无限可能,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无限的创意潜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绘画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激发创意、如何拥抱生活、如何创造独特艺术的指南。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艺术创作充满了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用我学到的新知识,去创作更多令我惊喜的作品。
评分《创意绘画训练营——材料混搭的艺术实验》这本书,简直是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艺术启蒙!我一直以为绘画就是笔、纸、颜料这些“标准配置”,很少会想到,原来家里的各种杂物,比如碎布头、旧纽扣、甚至干枯的树叶,都能成为绘画的绝佳素材。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和有趣的艺术世界。我过去总是觉得自己缺乏创意,画出来的东西也总是千篇一律,但这本书就像一位充满智慧的导师,点拨了我创作的迷津。 书中对于材料的分析非常细致,而且给出了一系列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实验方法。它不是那种让你死记硬背理论的书,而是鼓励你动手去实践。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纹理对比”的章节,它引导我们去思考不同材料表面的差异,比如光滑的金属箔片和粗糙的麻布,如何通过并置来产生视觉冲击力。我尝试着在一个丙烯画中,将一些亮片和旧照片的碎片粘合在一起,然后再用刮刀刮出一些笔触,那种物质感和视觉上的丰富度,是我之前无法想象的。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非常强调“个性化”的表达。它鼓励读者去探索自己独特的美学偏好,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它不是让你去复制别人的风格,而是去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灵感,并将之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我开始尝试用咖啡渣来给画面着色,那种天然的棕色和细腻的纹理,为我的作品带来一种温暖而怀旧的感觉,这是一种完全属于我的风格,是我自己探索出来的。 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它用一种非常轻松的语言,把复杂的材料组合解释得浅显易懂。而且,它提供了大量的插图和范例,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其中的技巧和创意。我经常会一边看书,一边跟着书中的方法进行尝试,那种边学边做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它让我觉得,绘画不再是一件需要天赋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人人都能掌握的技能。 总而言之,《创意绘画训练营——材料混搭的艺术实验》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去“看”世界,如何去“想”创意。它让我明白,艺术的边界是可以无限拓展的,只要我们敢于尝试,敢于打破常规,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艺术创作充满了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用我新发现的“秘密武器”去创作更多属于我自己的作品。
评分这本《创意绘画训练营——材料混搭的艺术实验》真的是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绘画就得是颜料、画笔,再加上一点想象力,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盒子,打开之后,里面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过去总是觉得自己的画风比较单一,总是套用一些固定的模式,这本书就像一剂强心针,让我看到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它教会我,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 书中的介绍非常具体,而且极具操作性。它不是那种讲了很多大道理却不知道怎么做的书,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引导读者一步步去尝试。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触感艺术”的章节,它让我们去思考不同材料的物理质感,比如光滑的、粗糙的、柔软的、坚硬的,如何通过这些质感的碰撞来丰富画面。我尝试着将一些小石头、干树枝和水彩颜料结合,再用细沙填充缝隙,那种视觉和触觉上的双重冲击,让我的作品立刻有了生命力,变得不再那么“平面”。 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这本书鼓励我们去“玩耍”,去拥抱那些“意料之外”的结果。它不是让你去追求所谓的“完美”,而是鼓励你享受创作的过程,去欣赏那些偶然生成的艺术痕迹。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滴画”的实验,就是故意让颜料在画布上自由流淌,然后观察它们形成的图案。我尝试了这个方法,结果出现了一些我从未想过的色彩组合和纹理,这些“意外”的痕迹,竟然成为了画面的点睛之笔,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而且,《创意绘画训练营》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独立思考”和“创意爆发”。它不会直接告诉你“这样做”,而是通过提问和引导,让你自己去探索最佳的解决方案。它就像一个游戏,鼓励你不断尝试,不断挑战自己。我开始尝试将废弃的报纸撕碎,然后用胶水粘贴在画布上,再用马克笔进行绘制,那种独特的纸张纹理和墨迹的晕染效果,让我的作品充满了复古的艺术感,这是我完全自己构思出来的。 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本“创意宝典”,让我看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它不仅仅教授了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让我明白,艺术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只需要我们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用双手去创造。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绘画之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用我新获得的“魔法”,去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叹的作品。
评分这本《创意绘画训练营——材料混搭的艺术实验》给我带来了太多惊喜!我一直以来都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自己的创作手法有些局限,色彩搭配和构图也常常陷入瓶颈。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独特的视角所吸引。书中不仅仅是教授基础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材料的无限想象。我过去可能只会乖乖地用铅笔、水彩、油画棒,但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让我看到了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比如报纸的纹理、布料的质感、甚至是一些废弃的包装纸,竟然都能成为绘画中令人意想不到的元素。 书中对于不同材料的特性分析非常透彻,而且给出了许多具体的实验方法。例如,它会告诉你如何将细沙与丙烯颜料混合,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肌理;如何利用咖啡渣的天然色彩,为画面增添一种复古的温暖感;甚至是如何将金属箔片巧妙地运用到画面中,制造出闪耀的光泽。这些都不是生搬硬套的技巧,而是基于对材料本身深入理解后的创意迸发。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几种方法,比如用旧杂志的拼贴作为背景,然后用马克笔进行勾勒,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那种打破常规的自由感,让我觉得绘画不再是一件需要“完美”才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和惊喜的过程。 而且,《创意绘画训练营》非常强调“实验”的精神。它鼓励读者不要害怕失败,大胆去尝试,去碰撞。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过去总是过于在意最终的成品是否“好看”,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但这本书的理念是,每一次的尝试,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发现。它让我明白,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最终的作品,更在于创作过程中的那份探索欲和不断突破自我的勇气。书中的案例展示了很多看似“不搭”的材料组合,但最终却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和谐的美感,这让我认识到,创意往往就隐藏在那些意想不到的组合之中。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随机性”的运用。它会引导读者去拥抱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颜料滴落的痕迹、拓印的独特纹理,甚至是中国书法中的飞白效果。这些看似“失误”的部分,在书中却被赋予了艺术的生命力。它教会我如何从这些随机的痕迹中发现灵感,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画面中,让作品更具个性和生命力。我尝试着将水墨画的晕染效果与拼贴结合,或者在丙烯画中加入一些自然风干的落叶,那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是任何预设好的技巧都无法比拟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耐心地引领我走进一个更加广阔的艺术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创意思维、如何释放内心想象力的指南。我不再仅仅满足于画出“像”的东西,而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去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以更开放、更自由的心态去面对绘画,去享受每一次“材料混搭”带来的奇妙旅程。
评分读完《创意绘画训练营——材料混搭的艺术实验》,我感觉像是给自己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一直以来都挺喜欢画画的,但总是觉得自己的作品缺乏那种“灵魂”,总是在模仿别人,很少有自己真正的想法。这本书的出现,恰恰解决了我的痛点。它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方式,而是大胆地探索了各种材料的可能性。我一直以为只有专业的绘画材料才能画出好作品,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告诉我,即使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纸张、布料、甚至是食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 书中的案例非常实用,而且非常有启发性。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验,让我们亲身感受材料混搭的魅力。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利用不同质感的纸张进行拼贴,然后用炭笔进行描绘。我以前只知道用素描纸,但这本书让我发现了不同种类的纸张(比如瓦楞纸、宣纸、包装纸)所能带来的肌理和视觉效果是如此的丰富。我尝试着将一张有明显纹理的纸作为背景,然后用黑白色的马克笔在上面勾勒出我想要的图案,那种深浅不一的层次感,是我用普通纸张很难达到的。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观察”。它鼓励我们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中的事物,去发现它们潜在的艺术价值。我开始留意家里的旧报纸,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在书中被巧妙地转化为绘画的元素。我尝试着将它们撕碎、揉皱,然后粘贴在画布上,再用彩铅进行叠加,竟然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复古感。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创意能力充满了信心。 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也很有意思,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它会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们去探索不同材料组合的可能性,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比如,它会问“如果你将沙子和颜料混合,会发生什么?”、“如何利用光影来强调布料的质感?”。这些问题促使我去主动思考,去尝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我发现,自从读了这本书,我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我不再局限于画画,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材料混搭的创意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手工制作、甚至是家居装饰。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激发创意、如何拥抱生活、如何发现美的书。它让我明白,艺术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尝试,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