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绘——古风插画线稿与上色技法 9787115460844

寻梦绘——古风插画线稿与上色技法 978711546084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辰轩 著
图书标签:
  • 古风插画
  • 线稿
  • 上色技法
  • 绘画教程
  • 插画技法
  • 国风
  • 绘画
  • 艺术设计
  • 技法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60844
商品编码:2990662421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寻梦绘——古风插画线稿与上色技法 作者 辰轩
定价 89.0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 9787115460844 出版日期 2018-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唯美的古风插画是属于中国的特色插画。如何画好人物的一颦一笑,如何正确配出古色古香的颜色,是画师面临的难点,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打开这本书,一起来解决这些难题吧。本书共7章,章介绍了手绘和板绘工具,以及SAI中的常用画笔工具和古风插画配色,引导读者了解绘画基础知识;第2章详细展示了23种女子发型和4种男子发型;第3章讲解了人物五官的画法和人体动态造型;第4章讲解了饰品和服装材质的绘制技法;第5章讲述了如何绘制常见的花卉植物;第6章介绍了建筑背景的画法;第7章用5个案例,从易到难教会读者如何创作一幅完整的插画;*后特别收录了Q版人物的画法和光影的作用。本书适合CG绘画基础学习者、古风插画爱好者以及美术专业学生阅读和使用。

   作者简介
辰轩,职业插画师,曾参与绘制多部人气小说封面或内页插画。代表作:明晓溪《烈火如歌》、沧月《听雪楼》系列和《镜》系列、藤萍《香初上舞》《钧天舞》《紫极舞》、晴川《大漠鹰飞》、盈风《只有香如故》、十四阙《千年》、泥泥妈《少年绝色》系列、展月《琅环曲》等小说插画。

   目录
第 1章 邂逅古风插画 007

1.1 初识古风插画 008

1.2 古风插画的特点 010

1.3 绘制工具 011

1.3.1 手绘工具 011

1.3.2 数码绘制工具 012

1.4 SAI的常用画笔工具 014

1.5 古风配色 016





第 2章 女子与男子的发髻详解 020

2.1 发型概述 022

2.2 古代女子发髻详解 023

2.2.1 百合髻 024

2.2.2 朝天髻 025

2.2.3 随云髻 026

2.2.4 垂挂髻 027

2.2.5 垂鬟髻 028

2.2.6 飞天髻 029

2.2.7 飞仙髻 030

2.2.8 高椎髻 031

2.2.9 O髻 032

2.2.10 回心髻 033

2.2.11 灵蛇髻 034

2.2.12 凌虚髻 035

2.2.13 凌云髻 036

2.2.14 倾髻 037

2.2.15 十字髻 038

2.2.16 双刀髻 039

2.2.17 双挂髻 040

2.2.18 双螺髻 042

2.2.19 双平髻 043

2.2.20 双丫髻 044

2.2.21 随云髻 045

2.2.22 元宝髻 046

2.2.23 圆髻 047

2.3 古代男子发髻详解 048

2.3.1 普通束发 048

2.3.2 公子束发 049

2.3.3 少侠束发 050

2.3.4 侧束发 051



第3章 人物五官和人体动态 052

3.1 古风人物的特点 054

3.2 古风女子的五官与表情 055

3.2.1 五官比例 055

3.2.2 眉形 057

3.2.3 眼睛 058

3.2.4 表情 062

3.3 女子的身体结构与动态 064

3.3.1 人体比例 064

3.3.2 女子的动态造型 066

3.3.3 女子的手部造型 069

3.4 古风男子的五官与表情 073

3.4.1 五官比例 073

3.4.2 眉形 075

3.4.3 表情 076

3.5 男子的身体结构与动态 077

3.5.1 人体比例 077

3.5.2 男子的动态造型 079

3.6 男子的手部造型 082



第4章 古风饰品与服装材质的表现 085

4.1 古风插画常见配饰 086

4.1.1 绢花 087

4.1.2 簪与钗 087

4.1.3 步摇 088

4.1.4 发冠 089

4.1.5 玉佩 089

4.1.6 吊坠 090

4.2 古风插画常见装饰品 091

4.2.1 折扇 091

4.2.2 油纸伞 092

4.3 服装材质表现与绘制技法 093

4.3.1 各个朝代的服装概述 093

4.3.2 不同材质的表现 094



第5章 古风常见花卉的绘制技法 099

5.1 花卉对画面的装饰性 100

5.2 月季的画法 102

5.3 牡丹的画法 107

5.4 荷花的画法 108

5.5 梅花的画法 109



第6章 古风建筑与空间透视 110

6.1 建筑对画面的装饰性 112

6.2 空间透视的基础知识 116

6.3 走廊内景绘制案例 116

6.4 亭台楼阁绘制案例 120



第7章 绘制完整的古风插画 125

7.1 单人半身插画——烟雨笑 126

7.2 无背景单人全身插画——重九夜 139

7.3 有背景单人全身插画——江山媚 152

7.4 较难的双人插画——乱世倾城 164

7.5 复杂的多人插画——1/3王子 174

特别收录 186

Q版人物绘制技法 186

光影的作用 191

   编辑推荐
27类发髻 人体动态 服装布料 头饰 小布景道具 花卉 亭台楼阁 5例完整人物插画 Q版人物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绘一幅古香古色的唯美画卷,开启一场寻梦之旅……

   文摘

   序言

烟雨江湖:水墨丹青下的国风幻想 一卷山水入画来,几度春秋入诗篇。 本书并非市井中常见的速成描摹指南,亦非冰冷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深度探寻与视觉重构。它聚焦于“写意”与“气韵”两大核心,旨在引导读者超越形似的束缚,进入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宋元山水及明清人物画的精髓意境之中。 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对“氛围营造”和“意境表达”的极致追求。我们深知,真正的国风插画,其力量不在于线条的工整,而在于“气”的流动与“韵”的蕴含。 第一部分:墨分五色——气韵生动的基石 本篇章将带领读者领略中国画“墨”的奥秘,这远比现代绘画中的“黑白灰”概念复杂得多。 1. 墨之层次与应用: 我们将详细剖析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的物理特性与心理感受。探讨如何通过控制用笔的力度、速度以及墨色的水分比,营造出“墨分五色”的微妙变化。例如,在表现远山的“淡墨皴擦”时,如何运用“飞白”技巧,使其既有体积感又不失轻盈缥缈之态。 2. 皴法的灵魂: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的骨骼。本书将不再机械地罗列披麻皴、斧劈皴、荷叶皴等技法名称,而是深入探究每一种皴法背后的哲学意涵。 披麻皴的温润: 如何用湿笔侧锋,模仿江南山石的湿润与藤蔓的缠绕,体现“润物细无声”的生命力。 斧劈皴的力度: 探讨其如何在表现北方山脉的刚劲与雄浑时,保持节奏感,避免生硬的断裂感。 云纹皴与解索皴的对比: 深入分析二者在表现不同地质结构(如石灰岩与花岗岩)时的差异化运用,以及如何利用皴法的笔触方向引导观者的视线流动。 3. 留白:未尽之言的艺术: 留白,是中国艺术中最具张力的元素。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经营虚空”,让空白成为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分析经典作品中,留白如何处理云雾、水面乃至人物的衣袂,使其达到“计白当黑,以无胜有”的境界。这要求创作者具备极强的空间感和对呼吸感的把控。 第二部分:笔墨意象——构建东方叙事场 国风插画的精髓在于“故事感”和“文化符号的内化”。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这些符号融入画面结构。 1. 结构:天地人的平衡法则: 我们将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为参照,讲解如何在二维平面上构建富有层次感的三维空间。探讨“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在现代插画构图中的灵活运用,如何巧妙地利用前景、中景、背景元素,引导观者自然而然地“走进”画面。 2. 东方光影的哲学: 摒弃西方严格的单点光源概念,转而探究中国画中“自然光”的运用。这是一种弥散的、带有情绪的光线。我们将练习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而非强烈的明暗对比)来暗示时间、天气与人物心境,例如清晨薄雾中的“微茫感”,或月夜下“清冷”的氛围。 3. 传统元素的现代转译: 深入解析传统纹样(如回形纹、海水江崖纹、如意云纹)的象征意义,并指导读者如何提取其核心结构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使其融入角色服饰或环境背景,既有文化溯源,又不落俗套。例如,如何将宋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转化为角色衣饰上的细腻刺绣图案。 第三部分:色彩的低语——青绿与赭石的情感光谱 本部分挑战传统观念中“国风必须水墨”的局限,深入探索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丰富性。 1. 矿物颜料的质感重现: 我们将研习矿物颜料(如石青、石绿、朱砂)的固有特性及其在宣纸或绢布上的附着效果。重点解析唐代“青绿山水”中那种富丽堂皇而又不失庄严的色彩处理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控制颜料的厚度,模拟出宝石般的肌理。 2. 赭石与朱砂的情绪调动: 赭石,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大地与沉稳,朱砂则带有祭祀与热烈。本书将教授如何将这两种暖色调,作为点睛之笔,巧妙地散布在以冷色调(如黛蓝、藤黄)为主的画面中,激活整体的生命力,避免画面陷入平淡。 3. 晕染与渗透的控制艺术: 不同于西方的罩染,中国画的色彩讲究“渗透”与“自然过渡”。本章将通过大量的湿画法实例,指导读者如何控制水与色的比例,让色彩在纸张纤维中自然扩散、融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有机生长的效果,这是模拟自然万物“呼吸感”的关键。 结语:以形写神,画我所思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把钥匙,开启创作者内心深处对东方美学的理解。我们追求的不是对古人技法的机械模仿,而是学习他们观察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对笔墨、结构与色彩的精细打磨,最终实现“以形写神”,创作出既具深厚底蕴,又充满个人独特理解的国风幻想插画作品。这趟旅程,是从技法到心法的回归。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书的标题来看,“寻梦绘”这个名字就很有诗意,仿佛在描绘着作者在梦境中捕捉灵感,然后用画笔将其具象化的过程。而“古风插画线稿与上色技法”则直接点明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一直觉得,古风插画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复古的美感,更在于它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如果这本书能详细讲解如何捕捉这种精髓,并将之转化为精美的线稿,再通过富有层次感的上色技巧,那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期待书中能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古风人物、场景,甚至是一些寓意深远的传统元素,能够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和创作启发。

评分

“寻梦绘”这个名字,总是让我联想到那些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在幽静的庭院中,或是漫步于山水之间,捕捉到的那一瞬间的灵感。这本书的标题,恰恰勾勒出了这样一个画面。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风格很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侧重。比如,它是否会讲解如何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人物的神韵,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将现代的插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不失古韵的作品。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茫茫书海中的一盏明灯。我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如何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绘画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古风插画,更是我心之所向。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构图、人物造型、服饰细节、道具设计等方面的详细指导。特别是“上色技法”,这部分往往是很多教程的难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突破性的思路,比如如何运用传统国画的晕染技法,或者如何通过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作者的创作心得和经验分享,那我会更加欣喜。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种淡淡的、水墨晕染开的古风元素,配上飘逸的笔触,瞬间就能把我拉进一个古香古色的世界。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承载着历史和故事的绘画风格。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的质感很好,纸张厚实,印刷清晰,那种细腻的线条感在封面上就已经有所体现,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令人惊喜的古风插画。

评分

这本书的ISBN号(9787115460844)虽然只是一个编码,但它代表着这本书正式地进入了出版物的行列,也意味着它承载了作者的心血和对读者的承诺。我之所以会被吸引,是因为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真正提升我绘画技巧的教程。市面上关于插画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做到深入浅出、实用性强的却不多。我希望这本书能在技法讲解上做到足够专业,并且能够覆盖到新手和有一定基础的画者。如果它能提供一些不同难度级别的案例,并对每一步的操作进行细致的解读,那将是非常棒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