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辨析 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丛书
:40.00元
作者:毕希名,曹雪,武国城,林春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05144877
字数:
页码:24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46个案例分析具有身临其境的实操感,25个精选的专栏扩展了知识的视野,有助于提高理论水平,简明扼要的点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画龙点睛。
內容丰富实用,文笔流畅易懂,用通俗的语言解析高深的理论,不经意间就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目录
前言
章 心理问题的辨识
节 心理辨识工作对象
一、辨识的法律依据
二、辨识的实践意义之一在于选择正确的工作对象
三、辨识心理不正常的理论依据
四、辨识是否为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
五、对于确定不能做心理咨询的案例的处理办法
第二节 初步筛选与匹配
一、初步筛选
二、匹配问题
三、关于转介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 把诊断表述为辨识的理由
一、实践依据
二、理论依据
三、心理咨询的性质要求
四、法规要求
五、关于评估在辨识中的意义
第二章 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
节 仅有关系良好是不够的
第二节 不同阶段的关系特点
一、初诊接待阶段的关系特点
二、咨询过程中的关系特点
三、积极的结束
第三章 搜料
节 搜料的重要性
第二节 搜料的广度、深度与具体方法
一、搜料的广度
二、搜料的深度
三、搜料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资料真实可靠性的判断
第四章 辨析问题
节 辨析冲突的内容
第二节 辨析冲突的原因
一、注意生物学因素
二、注意社会因素
三、以认知因素为主
四、阻抗的辨识与分析
第五章 解决问题,恢复平衡
节 问题解决的任务:恢复平衡
一、面对真实的自己、恢复心身平衡
二、面对社会中的自己,恢复內外平衡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原则:有效、积极、可行
一、有效
二、积极
三、可行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参加毕希名教授心理咨询个案实操特训营有感
作者介绍
毕希名,1939年生,山东省青岛市人。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系、青岛医学院医疗系。1963年毕业后从事内科临床及生理学教学科研工作。1983年进入医学心理学领域。退休前为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医学心理学教授。现为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专家组成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编委、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名誉会长。出版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医学心理学》《平衡观点说心理——毕希名心理咨询访谈录》等多部著作,发表多篇论文。
曹雪,心理学学士,哲学硕士,心理咨询9币职业资格培训教师,二级咨询师。自2001年起,全面参与心理咨询师培训鉴定工作,人社部技能鉴定中心的“知识技能型职业质量监控与督导”和“心理咨询师职业鉴定考试方法与质量监控研究”两个课题的负责人。
文摘
《心理辨析 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丛书》:
心理学是科学,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例如心理实质的描述,各圉都是一样的,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各国的学者们也对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共识为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而心理活动的内容可以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紧密相关,情绪活动与认知密切相关,并且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背景。这些都是我们对于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持肯定态度的根据。
因此,在解决心理问题时,着力在求助者自身内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层面上做工作,使求助者从功能失调的状态恢复到相对的平衡状态,以面对并应对客观现实。这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
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来看。因为既然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那么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人们的心理问题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其解决的方法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这也符合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因此,我们必然提倡心理咨询要本土化,这也是科学的。我们所提倡的本土化不是保守的、排外的,而是对古今中外所有合理信念的兼收并蓄,类似于国外现在很多人倡导的折中主义,法无定法,以能解决问题为宗旨。因此,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上,我们只提原则,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够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本着整合的方法和原则,与求助者共同寻找积极、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节 问题解决的任务:恢复平衡
我们在《平衡观点说心理——毕希名心理咨询访谈录》一书中,曾经提出:“心理问题的本质是心理不平衡。”因此,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的核心就落在了帮助求助者恢复心理平衡上。
从“平衡”一词的意义上看,平衡就是一种相对和谐、相对稳定的状态,有时也有对称、合适、适度、恰如其分的意思。而心理平衡指相对而言的“认知合理不纠结、情绪平稳不痛苦、行为有效且积极”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既符合心理健康的要求,也符合心理咨询的目标,尤其符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
……
序言
我最近迷上了一本名为《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书。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看似毫不相关的哲学思考与机械维修实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通过一次与儿子骑摩托车横穿美国的旅程,探讨了关于“品质”的哲学理念。他将“品质”视为一种难以言喻但又真实存在的感受,并试图通过对摩托车维修的精细过程来阐释这种哲学。书中对于“当下”的强调,以及对“心流”状态的描述,让我受益匪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过程的体验,而这本书提醒我,真正的“品质”就蕴藏在对每一个细微之处的用心之中。阅读过程中,我仿佛也跟随作者一起,在清晨的露珠、引擎的轰鸣声中,感受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评分我最近拜读了《故事的解剖》这本书,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叙事的认知。作者以一位资深编剧的视角,将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拆解成了一块块精密的齿轮和巧妙的机关。从人物弧光的设计,到情节驱动的节奏把控,再到主题的深度挖掘,每一个环节都被剖析得淋漓尽致。我一直觉得优秀的叙事能力是难以言传的,但这本书做到了。作者通过对大量经典电影和文学作品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一个好的故事是如何从模糊的概念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他强调了“冲突”在故事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通过设置内外冲突来不断推动角色成长和情节发展。书中关于“三幕式结构”的讲解也尤为精彩,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创作者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如何欣赏和创作故事都有了质的飞跃,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次元。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园林中的诗意》的书,它如同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中国古典园林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美学追求。作者并非简单地介绍园林的布局和景致,而是深入挖掘了园林与中国哲学、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之间的紧密联系。书中对于“借景”、“叠石”、“理水”等造园手法的阐述,都与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审美趣味息息相关。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意境”的解读,如何通过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诗意和禅意,这是一种东方独有的艺术智慧。读完这本书,我再看那些古老的园林,不再仅仅是欣赏其外在的美感,更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文精神,仿佛置身于一个由山水、诗文交织而成的精神世界。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名为《行为经济学》的书,感觉收获颇丰。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人们决策的非理性因素。书中关于“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等概念的阐述,让我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展示了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往往会倾向于规避风险,即使这意味着放弃潜在的更高收益。这让我反思自己在投资和职业选择上的决策过程,是不是也受到了这些心理因素的干扰。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行为经济学原理来提升个人效率和改善人际关系,比如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更有说服力的沟通。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读物,更是一本关于理解人性的指南,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对决策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最近我深入阅读了《时间简史》这本书,它如同一场穿越宇宙的史诗旅程,让我对时间和空间的奥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霍金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将极其复杂的物理学理论,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呈现给了大众。书中关于黑洞、虫洞、宇宙大爆炸的论述,虽然充满了抽象的概念,但作者的文字却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引导我一步步思考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我们的存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科学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生命和宇宙意义的深刻探索。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时间箭头”的探讨感到着迷,为什么时间只能向前,而不能倒流?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物理学最根本的谜团之一。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