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影像文化志通论
定价:29.00元
作者:张雅欣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4354679
字数:286000
页码:2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着影像文化志的实践,既有历史的追溯,吸收了文化人类学的学理和方法论知识,又有从文化志的高度出发对具体实践过程的分析,更难得的是对影像技术性观看行为的解读,对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都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提要
影像,是一个可以跨越多掌科进行研究的对象,仅仅在对于纪实照片、影视纪录片的传统研究领域中,涉及到的学科旧有美学、艺术学、大众传播学、影视学、新文学。文化,同样也是跨越了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它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民族学、民族志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俗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志,则是记录。影像文化志,就是用影像语言完成的对于文化的记录。
目录
作者介绍
张雅欣,女,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新闻摄影专业学士;日本成城大学文学院美学艺术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博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电视节目研究所所长。 主要著作《电视概论》;《中外纪录片比较》;《纪录片比较研究:民众文化的
文摘
序言
当我看到《影像文化志通论》这本书时,我立刻想到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影像决定一切的时代。从我们每天刷手机看短视频,到新闻报道的图文并茂,再到电影、纪录片,影像的地位前所未有地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影像”这个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我特别想知道,作者如何处理“历史”和“当下”之间的关系。是在梳理了古老的影像发展史之后,再来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后影像时代”的特征?还是从当下的影像乱象出发,去追溯它的历史根源?我更期待的是,书中是否有关于“影像的真实性”的讨论。在如今充斥着AI生成图像和深度伪造技术的时代,我们如何去判断影像的真伪?影像的“真实”到底是什么?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提供一些哲学层面的思考,帮助我理解影像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我对那些关于影像伦理和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非常感兴趣。
评分我是一个喜欢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事物的人,所以《影像文化志通论》这个书名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认为,单纯地讨论某一种影像形式,比如电影史,或者摄影史,往往会显得有些片面。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更宏观的框架,试图将所有与影像相关的文化现象都纳入进来,进行一个“通论”。这让我非常期待。我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定义“影像文化”的,以及他/她是如何构建这个“通论”的理论体系的。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跨媒介的现象,比如文学作品如何被影像化,或者影像如何反过来影响文学的叙事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各种影像媒介争奇斗艳,它们之间是如何互动、竞争、融合的?这本书会不会为我们揭示这些复杂的文化生态?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种整体性的理解,不再将不同的影像形式割裂开来,而是看到它们共同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影像文化图景,并从中找到一些看待当下文化现象的“元视角”。
评分说实话,最初被这本书吸引,纯粹是出于对“影像文化”这个概念的好奇。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影像的力量被大大低估了。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塑造力量。这本书的题目《影像文化志通论》,听起来就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意味,让我觉得它可能会触及很多我平时很少思考到的方面。我最期待的是它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影像形态的对比分析,比如古老的壁画、早期摄影,到现代的电影、电视,再到现在的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作者是否能展现出一条清晰的文化演进线索,让我们看到影像形式的变迁如何与社会、政治、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我特别想知道,在作者看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像,其表达方式和内涵上会有怎样的差异?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详实的“影像史”,但又不仅仅停留在历史的陈述,而是深入到文化层面的解读?我对那些关于影像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视角特别感兴趣,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新鲜的、颠覆性的观点。
评分刚拿到这本《影像文化志通论》,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翻开目录和前言,就已经被它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吸引。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学术,但作者的语言却并不晦涩,反而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魅力。它不仅仅是在梳理影像发展的脉络,更是在探讨影像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情感乃至社会结构。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媒介即讯息”的探讨感到兴趣,想知道作者如何将这一经典理论应用到当下纷繁复杂的影像传播领域。现代社会,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影像信息包围,从电影、电视到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影像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和理解这些影像的有力工具。作者似乎试图解答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影像的本质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我们的观看习惯和思维方式?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影像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我期待着在书中找到一些启发性的答案,或许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个被影像深刻影响的世界。
评分我对影像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我自身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工作。每天接触大量的视觉内容,我越来越感到,需要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来帮助我理解这些影像的意义和影响。这本书《影像文化志通论》,从书名上来看,似乎正是我想寻找的那种“指南”。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权力与影像”的讨论。在我看来,影像不仅仅是记录和传播信息,它更是权力运作的重要载体。谁拥有影像的生产权?影像如何被用来构建和维护某种话语体系?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些敏感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对现代社会中,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的各种“视觉奇观”,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的集体认知和情感反应,感到特别好奇。作者是否会提供一些分析工具,帮助我们辨识影像中的意识形态,或者理解影像的“潜规则”?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自己在数字时代中的“观看主体”身份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学会更批判性地解读我所接收到的影像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