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红、周琴编写的《中外钢琴名曲1》是中外钢琴名曲(教学版)第一册,内容适用于钢琴初学阶段,相当于车尔尼599~车尔尼849程度,曲目大致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本册曲目都包含了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近、现代部分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为了广大钢琴学习者的需要,我们将每首乐曲的作者生平、音乐情绪、调性与曲式结构、演奏方法均作了简要的介绍,供大家学琴时参考。
前言
送粮歌
顺采茶
在那遥远的地方
沂蒙民歌
五月里
打南沟岔
猜调
蜜蜂二重唱
草原开满幸福花
快乐的女战士
玩具
八月桂花遍地开
扎红头绳
幽默曲
快乐的罗嗦
圆舞曲
D0-Re-Mi
卖报歌
友谊地久天长
欢乐颂
新疆舞曲
费加罗的咏叹调
俄罗斯舞蹈
山腰上的家
土拨鼠
南泥湾
浏阳河
波尔卡舞曲
二月里来
旋律(舒曼)
牧马之歌
小黄鹂鸟
在花园里
小小狂欢节
节日的欢乐
四小天鹅舞曲
小放牛
儿童的回旋曲
三十里铺
花鼓
古老的法兰西歌曲
舞龙灯
士兵进行曲
瑶族长鼓舞
游戏,
大理姑娘
摇篮曲_
啊,多么晴朗
蓝色多瑙河
牧民之歌
欢乐的猎人
洋娃娃之梦
丰收舞
小回旋曲
威尼斯狂欢节
旋律(安东·鲁宾斯坦)
匈牙利舞曲
金凤花跳舞
在草地上
不停息的加洛普舞曲
稻草中的火鸡
罗密欧与朱丽叶
刺激
森林的动物
猫之步态舞
雷格泰姆玩偶
哀歌
献给爱丽丝
水边的阿蒂丽娜
爱的克丽丝汀娜
孤独的牧羊人(四手联弹)
木偶兵进行曲(四手联弹)
我尝试用这本教材学习了几首巴赫的赋格曲片段,发现它在诠释和编排上的处理方式,完全不符合现代钢琴教学的理念。它似乎只是机械地将一些“名曲”的片段堆砌在一起,缺乏一个循序渐进、逻辑清晰的教学路径。比如,对于一些技术难点,它没有提供任何富有洞察力的技术解析或练习建议,仅仅是把谱子摆在那里,仿佛期待读者能够自己去领悟那些复杂的跨指、快速音阶或者复杂的和弦转换。这对于自学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弹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弹才能弹得好听、弹得有效率”。更何况,对于一些涉及到历史背景和演奏风格的说明,内容也显得极其单薄和笼统,完全没有深入挖掘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演奏习惯。感觉这更像是一本“名曲摘录集”而非一套“教学丛书”,它错失了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最佳时机,让原本充满魅力的古典音乐,在枯燥的纸面上变得黯淡无光,实在令人遗憾。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灾难,纸张的质感摸上去有一种廉价的粗糙感,油墨的味道在刚打开的时候尤其刺鼻,让人联想到那种批量生产、不注重细节的出版物。封面图样的选择也让人摸不着头脑,色彩搭配显得过于陈旧和俗气,完全没有体现出“名曲”应有的艺术格调。更别提排版了,字体大小不一,行距时松时紧,很多地方的校对也明显粗心大意,偶尔能发现一两个错别字,这对于一套旨在普及高雅艺术的教材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疏忽。我期待的是一种典雅、能够激发学习热情的视觉体验,而不是这种让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印刷品。翻开内页,更让人失望的是,一些重要的乐谱标记,比如力度记号、指法提示,印得极其模糊,有时候甚至和五线谱的线条混在一起,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噩梦,极大地增加了识谱的难度和阅读的疲劳感。整体来说,从触感到视觉的方方面面,都透露出一种仓促和敷衍,让人对内容质量也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仿佛出版方只是想尽快把这套书推向市场,而没有真正用心去打磨一件值得被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在使用过程中,我对于教材中提供的伴奏或示范音频的质量感到极其失望,如果它真的附带了配套资源的话。我假设它应该提供某种形式的听觉参考,但如果提供的音频是那种合成器制作的、缺乏生命力的MIDI音色,那简直是对这些不朽乐曲的亵渎。真正的学习需要真实的、富有情感的演奏来作为参照物,一个经验丰富的钢琴家的细微处理,如呼吸感、触键的力度变化、乐句的起承转合,都是无法通过冰冷的数码音色完全传达的。如果教材的配套资源只是敷衍了事,那么它就失去了作为现代教学工具的核心价值——连接“阅读”与“听觉”的桥梁作用。我宁愿没有这些低质量的伴奏,至少那样我不会产生错误的学习示范和心理预期。这不仅影响了学习的连贯性,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降低学习者对高品质音乐审美的要求,这是我最不希望在任何音乐教材中看到的后果。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教材在选曲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明显的不足,尤其是考虑到其声称的“中外名曲”的定位。我注意到,很多在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中被视为基石的练习曲和小型作品,例如某些特定时期的练习曲集中的关键选段,在这里被完全跳过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相对普及但艺术价值和技术挑战性都不够突出的作品。而在中国作品的选择上,更是显得保守且缺乏新意,没有体现出近几十年中国钢琴创作的优秀成果和多元化面貌。如果这是一套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学用书,理应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能够引导学生接触更广阔的音乐领域,比如更多的二十世纪及当代作品,或者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改编。现在的选曲库看起来更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标准配置”,停滞不前,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对多样化音乐体验的渴望,也无法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真正全面且扎实的音乐知识体系。
评分关于教材的“21世纪”定位,我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因为它在适应现代钢琴技术趋势方面表现得非常迟钝。现代钢琴演奏越来越强调身体的放松、高效的触键机制以及对踏板的精妙运用。然而,这本教材对这些现代演奏技术的讲解几乎是空白的,它仍然沿用着那种较为僵硬、强调指尖力量的传统讲解模式。例如,对于大型连奏段落的处理,它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手臂重量转移或手腕灵活性的现代技巧指导。这使得学习者很容易陷入僵硬的演奏状态,长期以往,不仅影响音乐表现力,甚至可能导致手部劳损。如果一套声称面向未来的丛书,不能将最新的演奏科学和人体工学原理融入教学,那么它在本质上就脱离了时代,成为了一种对过去教学方法的简单复制。对于想要真正掌握钢琴艺术的严肃学习者来说,这种缺乏前沿技术支撑的教学内容,其指导价值是极其有限的,仅仅是提供了一些“曲目列表”而已,而非真正的“教学方法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