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繁体、大字、竖排、注音。繁体,又称为正体,是中华汉字的正统传承,中华经典一直是以繁体字的形式传承的;大字,旨在方便儿童认识汉字,减少视觉疲劳。竖排,是中国典籍固有的排版方式,其藴含深厚智慧,好处甚多。注音采用的是汉语拼音,旨在保证初学者读音之准确。
2.内容全面、丰富。承传几千年的文化经典,传递圣贤智慧的古典巨着。本套《中华经典诵读教材》囊括中华儒释道文化三家典籍,内容更加全面、丰富。
3.采用善本,注音准确。本套丛书经文一律采用纯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4.排版大方、疏阔。本套丛书内文排版大方、疏阔,符合人们阅读习惯,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利于保护视力健康。
5.设计装帧精致典雅。本套丛书在设计装帧方面精致典雅,简洁大方,古朴庄重,尽量体现古书韵味,更加悦目。
海报:
《中华经典诵读教材》(全18册)遴选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五种,采用大字注音、正体竖排,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纯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中华经典诵读教材》(全18册)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女四书、女孝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尚书》《左传选》《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中华文化讲堂”,自2009年出版第壹套书以来,迄今已经在中国书店、团结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群言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九州出版社等出版传统文化经典图书壹百多种,发行遍及海内外。
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流,其根是孝,其本是敬。落实在孝亲尊师。中华传统文化,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也。文化是民族之灵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机。古人有云:壹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又云: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壹件好事还是读书。以弘扬中华文化、净化社会人心为宗旨的“中华文化讲堂”系列丛书,旨在劝人断恶修善、净化社会人心。四年多来,先后出版《群书治要》《国学治要》等国学经典和净空老法师、王凤仪老善人、钟茂森博士、蔡礼旭老师等古今大德的大量着作。其中不少图书被赠送给多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日本、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元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国代表等,并发行流通到加拿大、印尼、德国、马来西亚等地和、香港等地,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让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利益了大量人群。
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
2.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
3.了凡四训
4.女四书、女孝经
5.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6.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7.大学、中庸、论语
8.孟子
9.礼记选
10.诗经
11.尚书
12.左传选
13.易经
14.道德经、庄子选
15.唐诗三百首
16.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17.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18.地藏菩萨本愿经
出版说明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流传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
中华文明价值中为重要的,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大量经典。这些典籍,薪火相传,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在大量志士仁人的努力推动下,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迎来了复兴的春天。
在此背景下,我们编辑出版了这一套《中华经典诵读教材》,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延续传统,推动读经教育的普及。本套教材采用繁体、大字、竖排、注音,这在目前出版的众多经典诵读本当中,并不多见。繁体,又称为正体,是中华汉字的正统传承,中华经典一直是以繁体字的形式传承的;大字,旨在方便儿童认识汉字,减少视觉疲劳。竖排,是中国典籍固有的排版方式,其藴含深厚智慧,好处甚多。注音采用的是汉语拼音,旨在保证初学者读音之准确。
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其核心为伦理、道德、因果之教育。儒道两家是诞生于中国的本土文化,佛教虽诞生于印度,但是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早已经和儒道融合为一体。因此,我们在经典篇目的选取上,打破了一般只选儒家典籍的惯例,将选取范围扩大到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上。儒家典籍选取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德育启蒙》《孝经》《朱子治家格言》《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童蒙养正经典和「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左传选》《礼记选》,此外还收入了古代女子读物《女四书·女孝经》,诗歌选本《唐诗三百首》以及《了凡四训》。道家典籍则收入《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道德经》和《庄子选》四种,佛家典籍则挑选了《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无量寿经》《心经》《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八种。经文和注音均参考历代注疏和诸家版本,严加考证,以求善。
这套书不仅适合广大少年儿童作为读经教材,即便是成年人,读诵这些经典,也是大有益处的。古人云:「旧书不厌百回读」。我们期待着,这些典籍能够家弦户诵,朗朗的读书声能传遍中华大地,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华文化讲堂编辑部
二〇一四年七月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令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摸上去滑而不腻,印刷的字体清晰适中,排版布局疏朗有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每篇经典前都有简洁明了的引言或者背景介绍,这对于初次接触这些古籍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座友好的桥梁。装订工艺也显得非常扎实,翻动书页时,没有出现松散或者异响的情况,看起来是准备能经受住多次翻阅和学习的考验。整套书摆在一起,散发着一种古典而厚重的气息,光是看着,心中就涌起一股想要沉浸其中、探寻智慧的冲动。这套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对传统文化心生向往,但又苦于没有专业指导的人来说,这套书简直是及时雨。我尤其喜欢它在注释和译文上的处理——既保持了原文的古朴和力度,又通过精准的现代汉语翻译消弭了理解上的障碍。很多其他版本的古籍,要么译文过于直白,失去了原文的韵味,要么注释过于学术化,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但这一套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尊重了经典,同时也体贴了读者。在遇到一些关键的典故或历史背景时,附带的解释清晰扼要,不拖泥带水,让人能迅速掌握要点,继续深入研读,学习的效率因此大大提升。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衡量,这套书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兼备的。我家里已经有一些零散的国学读本,但总觉得不成体系,不成气候。这套《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的“套装共18册”的概念就非常棒,它提供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学习路径。我把它们按照建议的顺序摆放,看着就觉得心头踏实。无论是日常翻阅温习某个句子,还是准备集中精力攻克某一部经典,都能找到对应的资源。特别是对于希望培养孩子传统文化素养的家庭来说,这套书的完备性和权威性,使其成为了构建家庭“微型图书馆”的绝佳基石,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次购入。
评分我最近刚开始系统地研读这套书,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内容编排逻辑性极强,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它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的困境,并没有一股脑地将晦涩难懂的原文抛出来,而是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从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入手,逐步引导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举例来说,在处理《论语》这样的文本时,它不仅仅是呈现了章节,更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现代语境下的解读和应用场景的剖析,使得那些几千年前的教诲立刻鲜活了起来,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董。这种“古为今用”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门槛,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持续找到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学习的动力也因此源源不断。
评分要说这套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恐怕在于它所蕴含的“精气神”。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集合,更像是一本活化的教材,充满了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提炼和展现。阅读过程中,那种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对话的感觉非常强烈,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考方式。例如,在读到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部分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秩序美学。这套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安放自我的哲学框架,它教会的远不止是文字本身,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态度,非常具有力量感和导向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