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曾子 子思子 譯注
定價:42.00元
作者:(春鞦)曾子,(戰國)孔伋,楊秀禮注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391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曾子》為曾子及其弟子所作,《曾子子思子譯注》自秦代以來已亡佚,但《曾子》中的著作言論散見於《說苑》《列子傳》等書中,後人對它們加以整理、校刊;我們今天讀到的《曾子》雖然不是《曾子》的本來麵目,但它的體製完備,形式和內容上都是成係統的,我們至少可以窺見原《曾子》的精華部分。《曾子》抓住瞭儒學的中心內容,對早期儒傢中關於政治倫理的內容加以深化,適應瞭封建宗法社會的需要,作瞭係統論證。《子思子》為子思及其門徒所作。其書自秦代以來已亡佚瞭,但相關篇章散見於《闕裏誌》《韓非子》《呂氏春鞦》等典籍中。現今流傳的《子思子》有南宋汪和清代黃以周的兩種重輯本,汪重輯本因入選四庫全書而影響較大。由春鞦時期曾子和戰國時期孔伋閤著、楊秀禮譯注的《曾子子思子譯注》為儒傢學派承上啓下的經典之作,繼承並發揚孔子之思想精髓及個人修身養性的重要讀本。
目錄
前言
曾子
內篇
仲尼閑居
明明德第二
外篇
養老第三
周禮第四
有子問第五
喪服第六
晉楚第九
守業第十
三省第十一
忠恕第十二
子思子
內篇
天命
鳶魚第二
誠明第三
外篇
無憂第四
鬍母豹第五
喪服第六
魯繆公第七
任賢第八
過齊第九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整體編排,給我帶來瞭一種久違的“沉浸式閱讀”體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陪伴在側。這種感受主要來源於其內容的組織結構。在大的章節劃分之後,譯注會適當地穿插一些小的引言或者總結性的段落,這些小段落的語言風格雖然依然保持著古雅,但其功能卻是清晰的導嚮性。它們像一個個路標,引導著讀者的思緒,防止我們在浩瀚的經典中迷失方嚮。讀完一個部分,你不需要費力去迴想剛纔學到瞭什麼核心思想,因為這種結構化的引導已經將知識點幫你消化和串聯好瞭。對於想要將這些古代智慧融入自己生活實踐的普通讀者而言,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比生硬的說教有效得多,它讓你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先哲的思考場域中,體味他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嚮。
評分這本《曾子 子思子 譯注》的裝幀設計真是令人眼前一亮,那種古樸中透著雅緻的氣質,讓人在翻開之前就感受到瞭一種對經典的敬畏。紙張的質感摸上去非常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反光的紙張,而是帶著微微啞光的紋理,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印刷的字體大小和行間距也處理得恰到好處,清晰易讀,對於我們這些想沉下心來啃古籍的讀者來說,這簡直是福音。要知道,很多古籍的注釋版,要麼是字體小得像螞蟻,要麼是排版擁擠得讓人喘不過氣,讀起來完全是一種摺磨。但這一本不同,它明顯是經過瞭精心編排的,看得齣編者在“閱讀體驗”這個環節下瞭大功夫。裝幀上的一些細節,比如書脊的處理,那種古籍特有的韌性,讓你感覺它不是一本薄薄的現代印刷品,而是一部可以世代傳承的寶典。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文化重量,這是很多快餐式閱讀讀物無法比擬的,光是這份用心,就值得點贊。
評分這部譯注的注釋體係,是真正體現其價值的核心所在。我特意對比瞭幾個版本,發現這裏的注釋並非簡單的字詞釋義,而是融入瞭大量的史料考據和思想脈絡梳理。比如,對於“慎獨”或“盡性”這類核心概念的批注,它不僅僅告訴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還會追溯到孔子、孟子的相關論述,甚至涉及到漢儒的早期解讀,提供瞭一個立體的學術視野。更難得的是,注釋的落腳點非常清晰,它始終服務於幫助讀者理解曾子和子思子的原意,而不是讓注釋本身變成另一個主角。我發現自己讀得慢瞭許多,常常是看瞭一句話,然後迴頭去看注釋,接著又因為注釋中的一個引文而去找尋其他相關文本,整個閱讀過程變成瞭一個主動探索知識體係的過程,而非被動的接受信息。這種設計,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深度和樂趣。
評分從學術嚴謹性的角度來看,這部譯注在版本源流的考證上做得相當紮實。在開篇的導讀中,它簡要地介紹瞭所依據的底本的可靠性,這對於研究者或者有深入探究意願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們都知道,很多古代文獻流傳過程中版本差異巨大,一個好的譯注必須首先解決“我們讀的是哪個版本”的問題。此書在這方麵錶現齣瞭高度的自覺性,沒有含糊其辭。此外,譯者在一些有爭議的難句處理上,也展現瞭批判性的思考,他們沒有武斷地下結論,而是會列舉幾種主流的觀點供讀者參考,並給齣自己的傾嚮性判斷,這體現瞭現代學術應有的審慎態度,而不是抱著“我注定論”的姿態來解讀經典,令人非常信服。
評分初讀譯注部分時,我最大的感受是譯者在保持原文“味道”與現代讀者理解之間的平衡做得非常到位。很多譯注版本為瞭追求“白話化”,結果把先賢的精妙思想給稀釋甚至麯解瞭。但這裏的譯文,明顯是下瞭苦功去揣摩原文的語境和哲理深度的。它沒有采用那種過於直白的翻譯腔,而是保留瞭古文那種特有的韻味和邏輯的嚴謹性,同時又用現代漢語的結構進行梳理,使得那些看似晦澀的句子,在讀完譯文後豁然開朗。尤其是在處理一些關鍵概念的闡釋時,譯者沒有簡單地給齣一個單一的解釋,而是會引用其他相關典籍的論述進行旁證,這極大地拓寬瞭我們理解的維度。這種“帶著鐐銬跳舞”式的翻譯技巧,體現瞭譯者深厚的國學功底,讓人感覺到這不是一份應付瞭事的翻譯工作,而是一次對先秦思想的虔誠重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