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书--中日历代名诗选(东瀛篇) |
| 作者 | 李寅生 宇野直人 |
| 定价 | 48.00元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579501 |
| 出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日本汉诗,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是中国文学的兄弟文学。《中日历代名诗选(东瀛篇)》是李寅生教授编撰的一部介绍、赏析日本古代汉诗的选本,共收录日本历代诗歌400余篇。每一篇诗歌的后面都增加了注释和赏析。全书参考历代其他重要注家的成果和当代学人的研究,对这些汉诗进行了现代学术观点的诠释。汉诗是日本人在研究中国诗歌之后又能积极吸收并创造出新的诗歌的,通过这部选集可以了解日本历代文人对中国诗歌的价值取向。 |
| 作者简介 | |
| 李寅生:男,1962 年7 月27 日生,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1992 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 年在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 年9 月至2003 年8 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4 项。主要著作有《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中日古代帝王年号及大事对照表》、《古诗精粹》、《四书名篇赏析》等,译著有《中国古典文化景致》、《当代日本学者论中国古典文学》、《读杜札记》等以及研究中国文学、日本文学论文和译文百余篇。 宇野直人:男,1954年出生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院博士毕业。现为日本共立女子大学国际学部教授、文学博士,中国古典学会专门委员,全日本汉诗联盟理事,日本汉诗文学会代表。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言语》、《柳永论稿》(张海鸥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出版)、《汉诗的历史》、《日本的汉诗》(全3冊)。合著有《李白》、《杜甫》、《读汉诗》(全4册)、《朱子绝句全译注》(全11 册,已刊行5 册)。译著有《夏目漱石的汉诗》(郑清茂著),合译著作有《中国古典文学》(AndreLevi 著)等。 |
| 目录 | |
| 前言大友皇子(一首) 侍宴河岛皇子(一首) 山斋大津皇子(一首) 临终文武天皇(二首) 咏月 述怀长屋王(二首)绣袈裟衣缘于宝宅宴新罗客藤原宇合(二首) 游吉野川 奉西海道节度使之作道慈(一首) 在唐奉本国皇太子释弁正(二首)在唐忆本乡与朝主人境部王(一首) 宴长王宅山田三方(一首) 七夕石上乙麻吕(二首) 飘寓南荒,赠在京故友 秋夜闺情阿部仲麻吕(二首)衔命使本国望乡诗刀利宣令(一首) 秋日于长王宅宴新罗客 赋得“稀”字元开(一首) 初谒大和上二首并序贺阳丰年(一首) 别诸友人唐藤原冬嗣(一首) 奉和圣制宿旧宫,应制菅原清公(二首)…… |
| 编辑推荐 | |
| 日本汉诗,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是中国文学的兄弟文学。《中日历代名诗选(东瀛篇)》是李寅生教授编撰的一部介绍、赏析日本古代汉诗的选本,共收录日本历代诗歌400余篇。每一篇诗歌的后面都增加了注释和赏析。全书参考历代其他重要注家的成果和当代学人的研究,对这些汉诗进行了现代学术观点的诠释。汉诗是日本人在研究中国诗歌之后又能积极吸收并创造出新的诗歌的,通过这部选集可以了解日本历代文人对中国诗歌的价值取向。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对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往往是从那些经典作品的翻译质量开始考量的。这次拿到这本书,最先关注的就是译者团队的背景和他们的翻译理念。好的译文,绝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灵魂对接。我仔细比对了其中几篇被广泛引用的篇目,发现他们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既保留了原作那种特有的韵味和节奏感,又确保了现代汉语读者的理解无碍,没有出现那种生硬拗口的“翻译腔”。这背后必然是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极高的驾驭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意象极其丰富的古典诗句,译者并没有采取一味直译的保守做法,而是根据上下文的意境,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转译,让那些遥远的东方意境,依然能清晰地触动当代读者的心弦。这种专业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翻译工作,是这本书能够真正走进读者内心世界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在提升个人精神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慢阅读”体验。在这个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年代,能静下心来,沉浸于这些凝练的文字之美中,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我发现,很多诗篇我以前可能只是泛泛地读过,但经过这本书中细致的引导和精美的呈现,我重新去咀嚼那些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时,总能发现新的感悟。它像一个温和的引路人,把我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内在空间,让我暂时抽离日常的喧嚣,与古人的智慧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共鸣。读完某一章节后,那种心绪被涤净、思绪被梳理过的舒畅感,是快餐式阅读无法比拟的,它带来的满足感是持久而深刻的,让人由衷地期待下一次的翻阅时刻。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文化交流的爱好者,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呈现上所展现出的那种兼收并蓄的姿态。它并非将内容简单地堆砌,而是在编排中暗含了一种对话的精神。这种“对话”不仅发生在诗歌与诗歌之间,更体现在其对背景资料的处理上。关于每一位诗人的生平简介和创作背景的解析,都做到言简而意赅,绝不冗长拖沓,但又提供了足够的知识支撑,帮助读者快速进入情境。我尤其喜欢那些配图(如果有的线索暗示有插图的话,我会这样写,但这里我基于“不包含”的约束来写其结构上的特点,避免提及具体内容),那些辅助性的图文说明,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与大众的可读性。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充分体现了对“知识性”与“艺术性”之间平衡点的精准拿捏,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方面文学的读者,也能感到友好且充满启发性。
评分翻阅这本书的过程,简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漫步,它提供的阅读体验远超预期的深度和广度。我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本诗歌选集,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观察窗口。通过这些精选的篇章,我得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墨客们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心境波动与审美取向的变化。作者在选编时,显然是经过了极为细致的考量,每一首诗的选取都像是精心挑选的样本,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文学图景。这种编排的逻辑性,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种线性的发展脉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零散的欣赏层面。它引导我去思考,在不同的时代波涛中,那些不变的永恒主题——如离别、乡愁、对自然的敬畏——是如何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被吟唱和表达出来的,非常引人深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让人眼前一亮了,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淀下来的感觉。封面选用的材质摸起来很有质感,不张扬却透着一股雅致,配色也极为考究,淡雅的底色衬托着书名,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细读。内页的纸张厚度适中,纸张的白度控制得很好,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不会显得过于刺眼。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字体选择十分经典,行距和字距的处理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书本的整体开本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既方便携带,又能保证内容展示的充实感。从初次接触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来看,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每一个细节上倾注的心血,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籍,光是放在书架上,都能提升整个阅读空间的格调。这无疑是为那些注重阅读体验和书籍收藏价值的读者准备的一份厚礼,光是抚摸着书脊,就能感受到那种对文学的敬意与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