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集陈亮集刘伯温集(精)》是“李敖主编国学精要”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陆九渊的《象山全集》、陈亮的《龙川文集》、叶适的《水心集》和刘基的《诚意伯文集》。在编排方式上,作者将每一部古书大致分为导读、原文、注释三大部分,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系列丛书由自称“五十年 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好”的国学大师李敖 主编,全书共30卷,遴选了中国历**流传下来的 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先秦至晚清,哲学、宗教、 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几乎囊括了国学的全部 精华。有了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 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 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 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本册为第7部《陆九渊集陈亮集刘伯温集(精) 》。
李敖(1935.4.25—),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陆九渊集
导读
杂说
语录
卷一
与邵叔谊
与曾宅之
与胡季随
与赵监
与邓文范
与侄孙浚
与李省干
卷二
与王顺伯
与朱元晦
与吴显仲
卷三
与童伯虞
与刘深父
与张辅之
与曹挺之
与曹立之
与黄日新
与黄元吉
与乔德占
与诸葛受之
卷四
与李德远
得解见提举
得解见权郡
得解见通判
与诸葛诚之
与王德修
与刘淳叟
与赵宰
与胡达材
与潘文叔
与彭世昌
与曾敬之
与符舜功
与符复仲
与周廉夫
卷五
与吕伯恭
与吕子约
与戴少望
与舒西关
与高应朝
与杨敬仲
与项平甫
与舒元宾
与徐子宜
与赵子直
与辛幼安
卷六
……
陈亮集
水心集
刘伯温集
初次接触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内容的广博与精炼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学问的精髓,就必须直接面对那些开创了流派的大师们。这套精选本显然抓住了这个核心诉求,它没有一股脑塞入所有繁琐的注疏,而是像一位经验老到的导游,精准地带领读者走过最重要的景点。我尤其欣赏编者在选材上的独到眼光,能够从浩如烟海的文本中提炼出最能体现大家思想精髓的部分,这对于时间有限的现代读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福音。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次高效的知识考古,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闪光点,那些平日里听人零散提及的观点,此刻在原文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撑和鲜活的展现。这种“精要”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却丝毫没有削弱思想的深度。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脉络十分看重的读者,我发现这套书在时间线的梳理上做得非常到位。虽然是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大家汇集一册,但通过合理的编排和前言的引介,你能清晰地感受到思想是如何承前启后的。比如,前人的一些观点是如何被后来的学者继承、批判或发展,这种动态的学术演变过程,通过这本书得到了直观的展示。这不再是孤立的圣贤语录,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学术对话场。我甚至能想象出,如果将这三位大家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他们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会多么鲜明。这种立体化的历史视角,让我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共情。它让我明白,学问的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无数次对前人智慧的汲取与超越。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精选”这个概念是持保留态度的,生怕重要的背景信息或必要的论证过程被割舍了,导致理解出现偏差。然而,当我深入阅读了其中几篇关于心学与理学的论述后,这种疑虑烟消云散了。编者显然深谙“删繁就简”的艺术,他们不仅保留了核心的逻辑脉络,还在关键处辅以恰到好处的注释,仿佛是站在一旁温柔地为你点亮晦暗的角落。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思路很少被阻断,这使得那些原本高深莫测的哲学思辨变得清晰可辨。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它更像是一套经过精心打磨的思维工具箱,让你在阅读中不自觉地模仿古人的论证方式,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有效得多。
评分这套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回归本真的阅读乐趣。在这个充斥着碎片化信息和速食文化的时代,能静下心来,面对如此凝练而富有穿透力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莫大的犒赏。我发现,读这类经典,最重要的是心境的沉淀。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咀嚼,因为它们往往蕴含着多层含义。它强迫你放慢速度,去体会那些字里行间蕴含的磅礴气象和深邃意境。我不再是急于知道“结论是什么”,而是享受“如何到达结论”的过程。这种阅读体验,就像是与古代的智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刻对话,他们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教你如何去思考。这套书,无疑是为那些真正渴望在精神世界中有所建树的人准备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实在太精美了,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和典雅的气息。我原本对古代典籍的阅读兴趣不算太浓厚,总觉得那些文字晦涩难懂,但看到这套书的排版和用纸,立刻激起了我深入了解的欲望。尤其是那种内敛的光泽和扎实的触感,让人忍不住想花时间去细细品味。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序言,就已经被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所感染了。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正式阅读那些篇章,但仅从外在的呈现来看,这套书绝对称得上是送礼佳品,或者留给自己,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集合,更像是一件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散发着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沉浸其中,感受古人的智慧是如何通过这样的载体得以流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