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新书--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贞观政要译注(精)

正版 新书--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贞观政要译注(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吴兢 裴汝诚 王义耀 郭子建 顾宏义注 著
图书标签:
  • 贞观政要
  • 唐朝史
  • 历史典籍
  • 名著
  • 译注
  • 精装
  • 中国古代文学
  • 史学
  • 政治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易宝易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8184
商品编码:30025212604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新书--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贞观政要译注(精)
作者 吴兢 裴汝诚 王义耀 郭子建 顾宏义注
定价 40.00元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78184
出版日期 2016-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分类编撰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的问答,以及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重要奏议,是研究李世民以及唐初政治的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吴兢(670-749),唐汴州浚仪(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人。曾先后预修《则天皇后实录》、《中宗实录》、《睿宗实录》以及唐之《国史》多种。编撰梁、齐、周史各十卷,陈史五卷,隋史二十卷。又曾撰《唐书》、《唐春秋》。但其撰著多已不传,行世的只有《贞观政要》一书。译者裴汝诚、王义耀、郭子建、顾宏义均为文史学者。

   目录
贞观政要卷1
君道1
政体第二17贞观政要卷第二37
任贤第三37
求谏第四64
纳谏第五77
直谏93贞观政要卷第三115
君臣鉴戒第六115
择官第七134
封建第八154贞观政要卷第四176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176
尊敬师傅第十183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197
规谏太子第十二210贞观政要卷第五242
仁义第十三242
忠义第十四245
孝友第十五262
公平第十六266
诚信第十七300贞观政要卷第六311
俭约第十八311
谦让第十九320
仁恻第二十324
慎所好第二十一328
慎言语第二十二333
杜谗邪第二十三338
悔过第二十四347
奢纵第二十五351
贪鄙第二十六359贞观政要卷第七365
崇儒学第二十七365
文史第二十八375
礼乐第二十九380贞观政要卷第八400
务农第三十400
刑法第三十一404
赦令第三十二426
贡赋第三十三431
辩兴亡第三十四436贞观政要卷第九442
征伐第三十五442
安边第三十六469贞观政要卷第十482
行幸第三十七482
畋猎第三十八487
灾祥第三十九495
慎终第四十504


   编辑推荐
国学经典,名家译注,用词精准,文字晓畅。

   文摘

   序言

《贞观政要》:鉴古知今的政治智慧宝典 翻开浩瀚的中国古代典籍,总有那么几部书,跨越千年,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为后世提供着宝贵的启示。《贞观政要》便是其中一部极为璀璨的明珠。它并非帝王将相的口述史,也不是后人粉饰的传奇,而是由唐代史官吴兢,秉持着史家之责,以严谨的态度,从史书中精挑细拣,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君臣之间关于治国理政的深刻对话、重要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一一记录下来,汇编而成的一部史学巨著。 《贞观政要》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政要”二字之上。它所聚焦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贞观之治。这个时期,大唐帝国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文化繁荣,万邦来朝,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而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其与贤臣们的良性互动。《贞观政要》正是对这一伟大成就背后政治运作机理的系统性呈现。它并非流于表面的歌功颂德,而是深入剖析了唐太宗如何纳谏如流,如何选贤任能,如何制定并执行各项政策,以及如何在危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最终带领大唐走向繁荣。 政治智慧的集大成者 《贞观政要》的精髓,在于它所展现出的“帝王之学”。书中详细记录了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贤臣的诸多对话。这些对话,往往围绕着君臣关系、用人哲学、吏治腐败、民生疾苦、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等核心议题展开。唐太宗并非高高在上、独断专行的君主,而是一位善于倾听、勇于反思、乐于接受批评的伟大政治家。魏徵等大臣,更是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势,以国家社稷为重,他们的忠诚与智慧,与唐太宗的包容与开明相得益彰,共同铸就了贞观盛世。 书中关于“纳谏”的篇章,尤为引人注目。唐太宗深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他鼓励大臣们畅所欲言,甚至对那些批评过于尖锐、让他感到难堪的言论,也能耐心听取,并从中汲取教训。例如,魏徵曾多次冒死直谏,批评太宗的过失,甚至在一次朝会上,当面指出太宗的一些不当之处,让太宗当场感到难堪。然而,太宗不仅没有怪罪魏徵,反而认为这是魏徵忠心的表现,并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君臣之间坦诚的交流,是后世许多政治家难以企及的境界。它充分体现了唐太宗超越个人荣辱的政治胸怀和对国家长远利益的深刻认识。 治国方略的生动实践 《贞观政要》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治国方略的生动实践。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了现代政治学中的所有重要范畴。 用人之道:唐太宗深谙“任人唯贤”的道理,他打破门阀观念,不拘一格降人才,能够根据不同人的才能,给予相应的职位。书中记载了他如何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如何对待有才能但性格耿直的大臣,以及如何平衡各方势力,构建一个高效运转的统治集团。例如,他如何评价房玄龄和杜如晦这对“房谋杜断”的黄金搭档,如何信任和倚重长孙无忌,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吏治建设:贞观时期,唐太宗对官员的考核和选拔非常重视,他强调官员的清廉和政绩,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书中记录了他如何处理贪污渎职的官员,如何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以及如何通过道德教化来提升官员的素质。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生福祉:唐太宗始终将民生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他认识到,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书中记载了他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如何重视农业生产,如何兴修水利,以及如何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例如,他曾感慨地说:“劳役之兴,必至民怨;刑罚之重,必致人愁。”这种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稳定的基石。 经济发展:贞观时期,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得益于唐太宗推行的各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例如轻徭薄赋,鼓励商业发展,稳定货币等。书中对这些政策的实施和效果都有详细的记载。 文化教育:贞观时期,唐朝的文化教育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唐太宗重视科举制度的完善,鼓励学术研究,弘扬儒学,并接纳来自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书中也体现了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远见卓识。 穿越时空的政治启示 《贞观政要》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历史时期的记录。它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具有穿越时空的普适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都必须具备以下特质: 开阔的胸襟和纳谏的勇气:能够听取不同意见,不因批评而恼怒,甚至能够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这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前提。 识人、用人的智慧:能够发掘人才,并根据其才能加以重用,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深刻理解人民的福祉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并将此理念贯穿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之中。 法治精神和清廉的政治: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并以身作则,严惩腐败,才能赢得民心,巩固统治。 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贞观政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政治实践案例。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时代,并非仅仅依靠个人的英明神武,更是君臣之间默契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够成就千古美谈,正是因为他懂得如何驾驭人心,如何凝聚力量,如何将国家的各项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学习《贞观政要》,就是在学习一种治国之道,一种政治哲学。它让我们反思,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领导国家,如何建设社会,如何赢得人民的信任。书中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宝贵的政治教科书,值得我们反复研读,细细品味,并从中汲取力量,以鉴古知今,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 总而言之,《贞观政要》是一部集政治智慧、历史经验、治国方略于一体的伟大著作。它所描绘的贞观盛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篇章,更是世界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阅读《贞观政要》,就是与一位伟大的帝王和一群杰出的臣子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中领略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独特魅力,汲取对我们当下具有深刻启示的政治智慧。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治理的复杂性,认识到政治领导力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建设更加美好社会的灵感和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真是没得挑,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厚实感和纸张的质感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古朴典雅的字体和图样,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历史的氛围里。我通常喜欢在安静的午后,泡上一杯清茶,慢慢翻阅这些经典。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号大小适中,行距宽松,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他们家对细节的处理真的很到位,比如书脊的锁线牢固,翻开时能平摊在桌面上,这对于阅读大部头的古籍来说简直是福音。那种翻阅带来的仪式感,是看电子书完全替代不了的体验。每次抚摸着书页,都仿佛能感受到印刷师傅们的心血和历史沉淀下来的温度。这种实体书带来的“存在感”和“收藏价值”,才是真正打动我的地方,也让我更愿意沉下心来,去品味文字的深邃。

评分

我必须得提一下这套书的“陪伴感”。我不是那种一口气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人,我更倾向于将经典融入日常生活。这套书的体量和内容深度,非常适合进行碎片化但又持续性的学习。比如,每天通勤的路上,或者睡前放松的半小时,我可以从任何一处开始阅读,它的结构允许你进行这种自由的探索。它不会强迫你必须从头读到尾,而是鼓励你随时取用,随时思考。这种灵活性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安静地待在那里,等你需要时,它总能提供一些新鲜的见解。书页上偶尔留下的铅笔标记和折角,记录着我不同时间点的思考轨迹,这本身就成了一种非常个人化的阅读档案。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就是要找那种能让人完全忘记时间流逝的书。这套丛书的选材眼光实在是独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古文摆在那里,更像是一个耐心且博学的向导,带着你一步步走进那个时代的思想殿堂。阅读过程中,那种感觉就像是跟古代的智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特别欣赏它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每一章的过渡都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不会让人有那种生硬的跳跃感。有时候,读到一些特别精妙的论述时,我会忍不住停下来,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景色,细细咂摸其中的深意。这种阅读的节奏,完全是由书本身引导着走的,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打断。它给予的思考空间,是快餐式阅读无法比拟的厚度。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我对于那些“干货”的需求是很高的。很多时候,市面上的版本要么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就是流于表面,缺乏真正的思想穿透力。这套书恰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既保留了原著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度,又通过精心的注释和现代化的语言组织,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一些典故和人名背景的补充说明,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实则构筑起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在理解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时,少走了很多弯路。阅读这样的书籍,就像是拥有了一个私人化的、全天候待命的学术顾问,随时为我的疑惑提供精准的解答。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历史文献的掌控感和自信心。

评分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太多追求速度和流量的出版物,真正能沉下心来做“慢工出细活”的越来越少。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匠心”的体现。从纸张的选择,到油墨的印刷质量,再到译注的精准度,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对读者的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敬畏。我尤其欣赏它的“译注”部分,那种严谨和谦逊的态度,既没有过度解读,也没有敷衍了事,而是力求在尊重原文精神的基础上,让现代读者能够无碍地接受。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阅读一部古代文献,更是在参与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这种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是无法用简单的“好”或“不好”来概括的,它是一种对知识追求的极致满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