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书--忆长安:诗译唐诗集 |
| 作者 | 梁晓明 |
| 定价 | 32.00元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586622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梁晓明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开始进行的以新诗的形式译写唐诗的创作集,每一首包括新诗译诗、原诗和创作手记三部分,共五十首。不同于一般的白话译诗,梁先生是先锋派代表诗人,其对唐诗的译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再创作,跨越时代勾连起两种诗歌艺术,是新诗与古诗在意象与精神上的琴瑟和鸣,非常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
| 作者简介 | |
| 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1994 年获《人民文学》建国四十五周年诗歌奖。2009 年, 在德国上海领事馆举办“梁晓明和汉斯·布赫——一次中德诗歌对话”活动;2014 年, 上海民生美术馆主办“梁晓明诗歌朗读会”。2011 年参加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二届亚洲诗歌节”, 2016 年参加东京首届中日诗歌研讨会,2017 年参加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有诗集《开篇》《批发赤足而行》《印迹》《用小号把冬天全身吹亮》等。现为《诗江南》诗刊副主编。 |
| 目录 | |
| 自序 无言的黄昏降下沉默的太阳 (唐)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乌鸦叼着松针/无家可归 (唐)杜甫《舟月对驿近寺》 今夜点亮鄜州的月亮 (唐)杜甫《月夜》 一万年的脸庞/青气朦胧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所有光芒都是你的光芒 (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在别人的家乡/我端起了送客的酒杯 (唐)王勃《蜀中九日》 大雪的脚迹后/你跟着出现 (唐)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色彩休息/在松林里面 (唐)王维《青溪》 我喝得大醉/他鼓掌开心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时间让流水带走了鲜花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我抬头就看见了升起的南斗 (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群山忽然都闭上了眼睛 (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未归的牧童在哪一棵树下 (唐)王维《渭川田家》 我放声歌唱/独自凄凉 (唐)王绩《野望》 那树寒梅开放了几朵 (唐)王维《杂诗》 思念/从五个地方一起出发 (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我流放的前途和陌生的明天 (唐)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还给你/我的命和我的命运 (唐)王梵志《道情诗》 轻轻说话/天上有人正在梦乡 (唐)李白《夜宿山寺》 我低头想起遥远的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我打飞他这只黄莺/我打断它的啼鸣 (唐)金昌绪《春怨》 它有时也跳舞/有时也拐弯 (唐)温庭筠《过分水岭》 楚王笑了/楚宫美女的腰肢更加细了 (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 秋露似铁/有哪一只翅膀能够飞进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倒影的深潭/腾空了人间的向往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望你/江面便更加宽阔 (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战乱走了/你却独回北方的家乡 (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一万里江山/遍地哀愁 (唐)许浑《登咸阳城东楼》 春风轻舞,在落地的罗裙之中 (唐)李白《寄远》(其七) 雨下在清明 (唐)杜牧《清明》 你离去,整个三月都去了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忽然想起,山居的你会不会更冷 (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路上这游侠是谁?那么骄傲 (唐)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以前它的家,是宰相的庭堂 (唐)刘禹锡《乌衣巷》 知音在前方等你 (唐)高适《别董大》 我静坐,看着桂花一朵朵落下 (唐)王维《鸟鸣涧》 被人间遗忘在此的一枚图钉 (唐)王之涣《凉州词》 这是渡口,没有人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夜雨,涨满了秋天的池塘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没人会和我在这里相逢 (唐)柳宗元《溪居》 一切都好,天就要黑了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满院的菊花头顶着秋分 (唐)黄巢《菊花》 花草有花草自己的心愿 (唐)张九龄《感遇》(其一) 全城都是我的铠甲一样,金黄的脸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春天明年会来,你来不来 (唐)王维《山中送别》 独自垂钓在大雪的江上 (唐)柳宗元《江雪》 松子一粒粒空空地敲响了整座大山 (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新的忧愁,在沙洲之上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渔歌一声声,落入了河湾的波纹 (唐)王维《酬张少府》 我踩着灾难登上了楼 (唐)杜甫《登楼》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网络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处于一个对生活感到有些迷茫的时期,迫切需要一些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给予精神慰藉的内容。这本书的内容并非是那种直白的励志口号,而是通过对古代诗词的重新诠释与现代语境的对话,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疗愈效果。我特别欣赏作者(或译者)在处理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既尊重原意又敢于创新的勇气。有些诗句,在童年或少年时代读来,只觉得是平铺直叙的描述,但经过这本书的“解码”后,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千年愁绪、盛世繁华的背影,乃至诗人个体命运的挣扎,都变得清晰可辨、鲜活生动起来。这种深度解读,就像是给一幅古画重新打上了一层现代的灯光,让我们得以用更贴近当下的视角去共情古人的喜怒哀乐。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让我们停下来,深吸一口气,去感受时间洪流中的人性共通点,从中汲取面对当下困境的智慧与勇气。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细节有较强好奇心的人,这本书在注释和背景资料的提供上,表现出了远超预期的专业水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我们“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而是深入挖掘了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具体生活片段,甚至是某些特定意象在唐代文化语境下的多重含义。例如,书中对“酒”和“月”这两个在唐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进行了细致的考据和阐释,让我理解到这些符号背后所承载的哲学思考和社交功能,远比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要复杂和深刻得多。这种详实的背景铺垫,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使得每一首诗都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与那个宏大而璀璨的时代紧密相连的活的证明。它让我仿佛在一位博学的导游的带领下,穿梭于盛唐的长安街头,与那些诗人们隔空对饮,一同感受他们的豪迈与哀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的完美结合。拿到手时,首先被它厚实的纸张和温润的触感所吸引,那种沉甸甸的质感让人立刻感受到这不是一本随意的印刷品,而是一份需要珍视的文化载体。封面设计上,采用了淡雅的水墨晕染风格,几笔写意的青山绿水,仿佛能将人瞬间拉回到那个烟雨迷蒙的唐代,那一抹黛青色中隐隐透出的金箔描边,低调却不失华贵,显示出出版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内页的排版布局更是考究,正文文字的字号和行间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作者(或译者)对于每一个诗篇的安置都似乎经过深思熟虑,留白的处理非常到位,让每一首诗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这在许多快餐式出版物中是极其罕见的。翻开书页,那种淡淡的油墨香混合着纸张的纤维气息,构筑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仪式感,让人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方可以沉静心神的小小天地。由此可见,这本书在实体呈现上,已经超越了一般书籍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为每一次翻阅都增添了仪式感和美学享受。
评分坦白说,我对于“诗译”类书籍一直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稍有不慎,译者很容易在过度阐释中迷失原诗的精髓,使得作品变得矫揉造作或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成功地在“信、达、雅”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译者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非常成熟的、带有个人独特美学印记的流畅性,读起来毫无“翻译腔”的生硬感。比如,在处理一些描写景物或情感的细节时,译者会巧妙地运用一些现代汉语中极富画面感的词汇,使得原本可能因年代久远而略显疏远的意境,瞬间变得触手可及。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译者似乎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即使是将其转化为散文体的译文,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抑扬顿挫和内在的音乐性,这才是真正高超的文字功力所在,绝非简单的词语替换所能达到的境界。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极大地激发了我自身重新学习和探索唐代文学的热情。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原作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开始尝试对照着原文去细读那些被翻译和解析的篇章,发现译者精准的把握是如何巧妙地“点亮”了原诗中那些原本被我忽略的细微光芒。这种“先入为主”的现代解读,反而成为了一个极好的引导工具,它打破了我原有的阅读壁垒,让我敢于去触碰那些过去觉得太过“高深”或“遥远”的诗作。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我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审美差异的思考,比如,唐代的含蓄与我们当下追求的直接表达之间的张力是如何被处理的。总而言之,这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它更像是一个持续性的启发源,引导着读者不断地回望、对比和深化自己的文化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