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罗氏藏书目录-(上下) | 作者 | 罗振玉,王国维 | 
| 定价 | 150.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260951 | 出版日期 | 2015-09-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罗氏藏书目录》共7册,经、史、子、集、丛书部各1册,宋元本部和抄本部各1册。前5册是普通汉籍目录,后2册为善本书目录。 大连图书馆本是京大本原本,但它收录的只是前5册内容,缺少作为善本书目录的两册,前五册中存在遗失的书页。京大本虽然是誊写本,不过比原本还要正确地体现着来日之时罗振玉的藏书状况。 辽宁图书馆保存着《罗氏藏书目録》的同名抄本,虽是京大本的誊写本,但较早为人们所发现,流传也比较广。较之京大本,辽图本字迹有些潦草,脱漏和错字也比较多,甚至有漏抄页。 如上所述,通过与现存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版本的比较可以看出,京都大学所藏抄本具有相当高的价值,但这个目录的存在,至今仍很少为人所知,更不用说专门的研究了。 此次,北大出版社典籍部与京大图书馆合作,对底本进行高清扫描,推出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影印本,有利于提高学界对此版本的认识和研究,对促进中日间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  
| 作者简介 | |
| 罗振玉(1866年一1940年) 近代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贞松老人。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 | 
| 目录 | |
|  上册 經部 周易類 書類 詩類 禮類 儀禮類 禮記類 三禮類 樂類 春秋類並附録 孝經類 論語類 孟子大學類 四書總類 一 羅氏藏書目録 經總類 緯類 爾雅類 説文類 字書類 韻書類 音義類 史部 正史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略類 别史類 史補類 校注類 雜史類 典制類 傳記類 政書類 譜録類 二 目録 外史類 氏族類 地志類 目録類 金石類 子部並附録 儒家類 兵家類 法家類 農家類 醫家類 天算術數類 藝術類 譜録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小説家類 釋道類 附録譯書類 集部 三 羅氏藏書目録 别集類 總集類 詞曲類 業書部 四 目録 目録下册 宋元本書目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善本書目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評校本書目 經部 史部 子部 一 羅氏藏書目録 集部 鈔本書目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二  |  
| 编辑推荐 | |
|  罗振玉、王国维曾对日本东洋学研究给予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围绕《罗氏藏书目录》的编写修订,中日两国以此为媒介进行的学术交流,具有更加深广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此次,北大出版社典籍部与京大图书馆合作,对底本进行高清扫描,推出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影印本,有利于提高学界对此版本的认识和研究,对促进中日间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一个普通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套目录的阅读体验是极其舒缓且富有启发性的。虽然它本质上是工具书,但其行文风格有一种奇特的韵律感。它不像现代教材那样生硬说教,而是通过精确的罗列,潜移默化地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学术的严谨性传递给你。我发现自己时不时会因为目录中提及的某个陌生的书名而停下来,开始联想这部书可能包含的内容,继而引发一连串关于古代学术思想流变的好奇心。可以说,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有什么”,而是巧妙地引导你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的古代知识世界的侧门,让我领略到过去学者们是如何系统地构建和整理他们的知识体系的。这种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比直接阅读碎片化的信息要过瘾得多。
评分这套书的出现,对于希望深入了解某一特定文化板块脉络的研究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我把它放在书桌上,它就如同一个无声的导师,时常提醒着我知识的边界与深度。从它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学术风貌是如何被记录和传承下来的。它所呈现的不仅是书本的清单,更是某种文化精神的物质化体现。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发现和反思,这种持续的价值输出是极其难得的。它不仅服务于即时的研究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个可供后人反复参照、不断深耕的学术坐标系。可以说,它极大地提高了后续研究的起点和效率,是文化传承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难以估量。
评分这本《罗氏藏书目录》(上下册)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种沉稳而又典雅的气质所吸引。封面采用了高质感的纸张,触感细腻,色彩的搭配也恰到好处,没有一丝媚俗之气,反而透着一股书卷的厚重感。尤其是装订工艺,看得出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翻阅起来十分顺畅,内页的排版更是清晰考究,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留白合理,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考虑到这是一部汇集了诸多珍稀文献的目录,其内容的整理和呈现方式至关重要,而这套书的物理形态完美地烘托了其内容的价值。每一次将它从书架上取下,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敬意与期待。这种用心做书的态度,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本身就提供了一种与古籍对话的质感体验。
评分初读这套目录,我立刻被它所展现出的系统性和宏大视野所震撼。它绝非简单的书目罗列,而是一部凝结了前辈学者毕生心血的文化史诗。目录条目的组织逻辑性极强,从大的分类到细微的区分,层层递进,结构严谨到令人叹服。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便利了研究者对特定领域文献的检索和梳理。更令人称道的是,其中对于每一条目的信息密度和准确性把握得非常到位,没有冗余的辞藻,直击核心要害,每一行文字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华提炼。这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使得目录本身成为了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学术精品。我甚至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其目录体系是如何构建的,从中窥见了编纂者对学术脉络的深刻洞察力,这比单纯阅读某几部具体著作本身,或许更能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地图。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编纂者在考证细节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套目录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小注”和旁征博引之中。很多我们以为已经定论的文献流传信息,在这里都得到了更正或补充,这对于严肃的历史文献研究者来说,无疑是如获至宝。它不仅仅是一个查找工具,更像是一份修订和补充了前人研究成果的“活的档案”。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版本差异的标注,那种细致入微的辨析,体现了深厚的版本学功底。每次发现一个自己过去理解有偏差的地方被精准地指正时,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它强迫你以一种更加审慎、更加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经典文献,真正做到了“以目录见学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