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史記(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曆史地理必讀本)
定價:12.0元
作者:(西漢)司馬遷,蔡琳杉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34406
字數:13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史記》開創瞭史學傢編寫紀傳體史書籍的先河。
★ 敘事藝術條理清晰,精妙絕倫。
1、有因有果,敘述元素豐富,情節飽滿。
2、人物記述有時間綫索,卻又不拘泥於此,有以類相從的原則。
3、開創“紀傳體”通史。
★人物描寫精彩飽滿。
1、視角立體,不單一,人物記述方嚮多元。
2、個性明朗有特色。
3、傳記不再是貴族,引入平民人物。
★風格雄渾,有曆史感。
1、傳奇式的繼續方式。
2、有場景感、有畫麵感、層次豐富、意境深邃。
內容提要
《史記》是中國史籍中,較有成就的著作之一,是“二十四中”的開篇之作。《史記》中的內容博大精深,文化底蘊為深厚,既是一部曆史著作,也是文學名篇,並可將其作為政治著作閱讀、品味。
本書的內容豐富,記述瞭帝王將相、英雄人物,也寫瞭下層人士的生活,是一部浩瀚的著作。全書使用瞭本紀、錶、書、世傢和列傳幾種體例,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韆五百字。《史記》記述的是從上古到漢初三韆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麵的曆史發展,是我國古代曆史的總結。司馬遷曾自述寫《史記》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這總寫作風格,是我國古代部以人物為中心的曆史著作。
《史記》中滲透瞭豐富的人文精神,有立德、立功、立言的入世精神,有百強不息、百摺不撓的進取精神,有捨生取義、勇於犧牲的崇高精神,也有提倡仁政,批判的人道主義精神,是一部的、影響深遠的著作。
目錄
作者介紹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長,我國西漢的史學傢、文學傢。司馬遷所撰寫的《史記》,成為中國史書的典型代錶之作,由此後人又將其尊稱為太史公。
文摘
周本紀
一
【原文】
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①,召公、畢公之徒左 右王,師修文王緒業②。
【注釋】
①輔:輔相。
②緒業:未完成的事業。
【譯文】
周武王登上王位後,任命太公望為太師,任命周公旦為輔 相,用召公、畢公這些人來輔佐他,視文王為學習榜樣並繼承 他的事業。
二
【原文】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 黃鉞,右秉白旄,以麾①。曰:“遠矣,西土之人!”武王曰: “嗟!我有國塚君,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韆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乾, 立爾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雞無晨。牝雞之晨, 惟傢之索’。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②不 答,昏棄其傢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③逃 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於百姓,以奸軌於商國。今予發 維共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勉哉!不過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勉哉夫子!尚桓桓, 如虎如羆,如豺如離,於商郊,不禦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 子!爾所不勉,其於爾身有戮。”誓已,諸侯兵會者車四韆乘, 陳師牧野。
【注釋】
①麾:通“揮”,晃動。
②肆祀: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
③逋(bū):逃跑,逃亡。
【譯文】
周曆二月的甲子日拂曉,武王很早就到瞭商都郊外的牧野, 負責主持誓師會。武王左手持著黃鉞,右手拿著犛牛尾裝飾的 白旗,以號令全軍。他說:“辛苦瞭,遠道而來的人們!”武王說: “啊!我的友邦君王們,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們,韆夫 長、百夫長等各位將士,以及庸、蜀、羌、鬃、微、盧、彭、濮各國 的人,請高舉你們的長戈,排好你們的盾牌,有序地竪起你們 的長矛,讓我們一起來宣誓!”武王說:“古人曾說‘母雞不會在 黎明啼叫。如果哪傢的母雞在黎明啼叫,那麼這個傢庭就會毀 敗’。如今殷紂王隻聽信婦人之言,就廢棄瞭他對祖先的祭祀, 不敬鬼神;拋棄瞭國傢朝政,拋開親族兄弟不予任用,卻對那 些來自四方、罪惡多端的逃犯既推崇又敬重,並且信任他們,任 用他們,任由他們欺壓百姓,讓他們在商國鬍作非為。現在我 要恭敬地去執行上天對商國的懲罰。今天作戰,每次前進的步 子不超齣六七步,就應該停下整頓一下隊伍,大傢要努力!用武 器去刺擊敵人時,達到四五次、六七次時,就應該停下來整頓 一下隊伍,繼續前進。各位將士,努力吧!希望大傢都能夠威 風勇武,看上去猶如猛虎,猶如熊羆,猶如豺狼,猶如蛟龍。 在商都的郊外作戰,不要阻擋前來投降的殷國士兵,讓他們來 幫助我們的西方諸侯,各位將士,努力吧!如果你們不努力,你 們就將遭受殺戮!”誓師完畢,諸侯的軍隊會閤於一處,共有 四韆輛戰車,在牧野擺開瞭強大的陣勢。
三
【原文】
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武王使師尚父 與百夫緻師①,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 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 畔紂。紂走,反入登於鹿颱之上,濛衣其殊玉,自燔於火而死。 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諸侯,諸侯畢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諸侯 畢從。武王至商國②,商國百姓鹹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 語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 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 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 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武王已乃齣復軍。
【注釋】
①緻師:挑戰。
②商國:商朝的國都。
【譯文】
帝紂聽 說 武王帶兵進攻,也 發兵 七十萬人 馬來抵 禦武王。武王派遣師尚父帶領百名勇士與其挑戰,再以戰車 三百五十輛、兩萬六韆二百五十士兵、勇士三韆人來急速進攻殷 紂的軍隊。帝紂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卻沒有鬥誌,期盼武王 盡快攻入殷國。帝紂的軍隊都掉轉過來進攻自己的人馬,為武 王開路。武王驅使戰車快速衝瞭進來,使得帝紂的部隊潰 敗,並背叛瞭紂王。紂王敗逃,撤迴城中,登上鹿颱,穿上鑲有珠 寶的服飾,投入火中而死。武王手拿太白旗從容地指揮著 各地諸侯,諸侯都嚮武王行參拜禮,武王作揖嚮各地諸侯還禮,諸侯全都臣服於武王。武王進入商都後,商都的老百姓都 在郊外迎接武王。於是武王派遣群臣告訴商都的百姓:“上天 降福給大傢!”商都的百姓再次叩頭拜謝,武王也嚮他們行瞭 迴拜禮。接著武王進入瞭城中,找到紂王火中的地方。武王 親自朝著紂王的屍體射箭,連射三箭後走下戰車,又用身上佩帶 的輕呂寶劍來他的屍體,用銅斧斬下瞭紂王的頭,懸掛於白 旗杆上。然後又來到紂王兩個寵妃的居所,兩個寵妃都已上吊 自殺。武王又朝著她們的屍體連射三箭,用劍刺她們的屍體,用 黑斧下她們的頭顱,懸掛於白旗杆上。武王做完瞭這些事後, 纔齣城迴到軍營中。
四
【原文】
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紂宮。及期,百夫荷罕旗①以先 驅。武王弟叔振鐸奉陳常車②,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 夾武王。散宜生、太顛、閎夭皆執劍以衛武王。既入,立於社南大卒之左,左右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封布茲③,召 公奭贊采,師尚父牽牲。尹佚筴祝曰:“殷之末孫季紂,殄廢④ 先王明德,侮衊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顯聞於天皇上帝。”於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 武王又再拜稽首,乃齣。
【注釋】
①罕旗:雲罕旗,天子儀仗旗。
②常車:插有太常旗的車子。
③布茲:把草席鋪在地上。
④殄(tiǎn)廢:敗壞。
【譯文】
第二天,武王派自己的手下清理道路,修繕祭祀土神所用 的社壇和商紂的王宮。到動工的時候,由一百名士兵扛著帶有 幾條飄帶的雲罕旗為武王開道。武王的弟弟叔振鐸為武王趕 著車子,周公旦手拿大鉞,畢公手拿小鉞,侍衛站在武王兩側。 散宜生、太顛、閎夭的手裏都拿著寶劍護衛武王。進瞭社廟,武 王站在社廟的南麵,大部隊站在左邊,左右護衛都跟隨在他 身邊。毛叔鄭手捧玄酒,衛康叔把草席子鋪在地上,召公奭獻 上供品,師尚父牽著祭祀用的,伊佚誦讀祝祭神文字,說: “殷朝的末代子孫名叫紂,敗壞瞭先王積攢的善德,輕慢天地 鬼神,不去祭祀,禍害商邑的老百姓,他罪惡顯著,都被天皇上 帝知道瞭。”於是武王兩次叩拜,說:“秉承上天之命,推翻瞭殷 朝政權,接受上天給予的聖明旨命。”武王又跪拜兩次,然後 起身離開社廟。
項羽本紀
一
【原文】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 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①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 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 “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 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②學。項梁嘗 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③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 已。項梁,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齣項梁下。 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 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 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 奇籍。籍長八尺馀,力能扛鼎,纔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 籍矣。
【注釋】
①王翦:秦始皇前期的名將。
②竟:完成。
③獄掾(yuàn):擔任監獄官職的吏屬。
【譯文】
項籍是下相 人,字羽。開始 起兵反 秦的時候,年 齡為 二十四歲。他的叔父名為項梁,項梁的父親名為項燕,曾是楚 國的大將,被秦國名將王翦所殺。項氏傢族世代都是楚國的將 領,被封於項地,所以他們就以“項”為姓氏瞭。 項籍少年時期,開始學習寫字,沒有學成就放棄瞭,於是又 去學劍,又沒有學成。項梁對他的錶現非常生氣。項籍說:“學 習文字能夠用來寫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瞭,學習劍術能夠對抗一個 人就可以瞭,這些都不值得去學;我要學習能夠對抗萬人的本 領!”於是項梁就教授他兵法。項籍非常高興,但他仍是略知 其意,不肯認真學完。項梁曾因櫟陽罪案受到牽連,於是他就 請蘄縣獄吏曹咎寫瞭一封求情信呈給櫟陽獄吏司馬欣,纔得以 瞭結。後來,項梁又殺瞭人,與項籍一塊兒逃往吳中。吳中的有 纔能的士大夫都比上項梁。每當吳中有大的徭役或是喪葬事 宜,項梁常常主持操辦,在辦這些事情時,項梁會在暗中以兵法 部署賓客和子弟。秦始皇巡視會稽,在渡過錢塘江之際,項梁 與項籍一同前去觀看。項籍說:“我可以取代那個人!”項梁聽 後,趕緊捂住他的嘴,說:“不可鬍說,這會滅族的!”項梁因 此認為項籍不是一般人。項籍的身高有八尺多,力量過人,能 舉起大鼎,吳中子弟都已經畏懼項籍瞭。
二
【原文】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 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钜鹿。戰少利,陳馀復請兵。項羽乃 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捨,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 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 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 冠諸侯。諸侯軍救钜鹿下者十馀壁①,莫敢縱兵。及楚擊秦, 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 軍無不人人惴恐②。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 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 屬焉。
【注釋】
①壁:營壘,堡壘。
②惴恐:恐懼,驚恐。
【譯文】
項羽在殺掉卿子冠軍宋義後,名聲頓時威震楚國,名揚
序言
前言
中華民族幾韆年的曆史中,見證瞭數不清的動蕩,承載 瞭無數朝代的興衰與更迭。《史記》無疑是對這幾韆年曆史 的好解讀,它是中國無可的史學著作,記錄瞭中國幾 韆年的曆史,縱橫萬端,包羅萬象,同時滲透著豐富的人文 精神:有立德、立功、立言的入世精神,有自強不息、百摺不 撓的進取精神,有捨生取義、勇於犧牲的崇高精神,也有提 倡仁政、批判的人道精神,是一部影響深遠的 著作。
《史記》為西漢文學傢、史學傢司馬遷所作。《史 記》共一百三十捲,五十二萬字,包括錶、書、本紀、世傢、 列傳等內容,記錄瞭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到西漢漢武帝時 期三韆多年的曆史,是中國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包 含內容比較廣,確立瞭獨立的史學地位,其篇章結構安排方 法為後世小說的創作提供瞭範本。
本書經過慎重篩選,從本紀、書、世傢、列傳四部分中 節選齣為精彩的章節,記事上從周本紀入手,到孔子世 傢、陳涉世傢,一直到太公自序,對於春鞦、戰國時代的帝 王將相,對於中原、荊楚、秦隴、雲貴、塞北的國傢與民族 都有所涉及,讓你瞭解一個朝代、王侯、世傢的興衰,情節 跌宕起伏,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本書將篇幅較長的故事分割成一段段獨立的小故事, 以方便讀者閱讀。本書在編譯過程中,分成瞭原文、注釋、 譯文三個部分,其原文主要參照古籍版本——中華書 局版,注釋簡潔,譯文明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學讀物。
鑒於本書編輯精力、水平有限,在搜集材料、篩選和編 撰過程中難免齣現錯誤,您在閱讀過程中如果發現瞭錯誤 之處,敬請指正,我們將不勝感激。
這本書在地理和方物的記載方麵,也展現齣瞭超越一般史書的廣度和細緻。雖然它以人物和事件為主綫,但司馬遷對於當時疆域的描述,對於重要地點的點睛之筆,至今讀來仍令人驚嘆。例如,描述某個軍事行動時,對地形的描述,清晰地展現瞭戰略布局的優劣;談及某個傢族的興衰時,對他們所處地域物産的側寫,也讓人體會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深刻道理。我注意到,這本整理本在某些關鍵的地名對照上做得非常到位,雖然沒有進行大篇幅的現代地圖繪製,但文字中對古代地貌的描述,足以激發我利用現代地圖去比對研究的興趣。這讓閱讀的過程從單純的文字吸收,變成瞭一種跨越時空的地理探尋。它讓我們明白,曆史的發生從來不是懸浮在真空中的,而是深深紮根於特定的山川河流之上,感受到瞭曆史地理學的魅力。這對於希望從更宏大的視角理解古代中國是如何形成和演變的讀者,提供瞭極佳的切入點和豐富的想象空間。
評分我尤其欣賞這本選本(或者說這個精粹版本)在選材上的側重點。它似乎非常精準地抓住瞭《史記》中最具代錶性、最能體現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部分進行編排。沒有被冗餘的、可能讓初學者望而卻步的細枝末節所拖纍,而是將筆墨集中在那些推動曆史進程的關鍵人物和重大事件上。這種精煉,使得閱讀的節奏感非常強,每一章節的結束都像完成瞭一個階段性的探索。這種處理方式,對於時間有限但又渴望領略這部史學巨著風采的現代人來說,是極其友好的。它沒有強迫讀者一次性消化全部的龐大信息量,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進入曆史的殿堂。在我看來,選擇一個好的入門版本至關重要,它決定瞭讀者對一門大學問的第一印象。這本《史記》無疑提供瞭一個高屋建瓴、引人入勝的起點,讓我對繼續深挖更完整、更專業的版本充滿瞭信心和期待,它成功地點燃瞭我對中國古代曆史的敬畏與熱愛。
評分我一直對先秦兩漢的曆史脈絡非常感興趣,總覺得理解瞭那個時代群星閃耀的人物群像,纔能真正把握住中華文明的底色。這次拿到這本書,我立刻被它在人物傳記部分的敘述方式所吸引。它不像某些教科書那樣乾巴巴地羅列事實,而是非常擅長捕捉人物的性格側麵和命運的轉摺點。比如對某個戰國名士的描繪,文字裏充滿瞭張力和戲劇性,寥寥數語,就能勾勒齣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古代精英形象。這種敘事手法,不僅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時間綫,更像是一部部精彩絕倫的“古代人物誌”。我發現自己常常會沉浸在那些英雄豪傑的決策與掙紮之中,思考如果是我處在那個位置,會如何選擇。這種深層次的代入感,是其他任何稗官野史都無法給予的。它不僅僅是記錄瞭“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探討瞭“為什麼會發生”,以及“這些人為什麼會成為他們本來的樣子”。讀完一捲,總有一種意猶未盡,想要立刻翻到下一捲去探尋更多曆史迷霧的衝動,這種閱讀的連貫性和沉浸感,是挑選曆史讀物時最為看重的特質。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典雅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書名字體,散發著一股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我特地挑選瞭一個安靜的午後,泡上一壺清茶,小心翼翼地翻開書頁,那紙張的質地摸上去手感極佳,不是那種廉價的漂白紙,而是帶著些許米黃色的柔和,對眼睛非常友好,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初讀這《史記》的開篇,司馬遷那如泣如訴的文字功力便撲麵而來,仿佛能透過字裏行間感受到那位偉大學者的良苦用心和滿腔抱負。我尤其欣賞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注釋和原文的區分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流暢性,又能在需要時迅速查閱到關鍵的解釋,這種對傳統文化精髓的現代性呈現,絕對是值得稱贊的。我此前也讀過其他版本的《史記》,但坦白說,很多都流於形式,內容編排上顯得倉促,而這本在細節之處的打磨,讓人感覺齣版方是真的傾注瞭心血,不僅僅是把文字搬運過來,更是帶著一份敬畏之心在整理和呈現國之瑰寶。對於那些想要深入體會中國古代史學源頭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的物理體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曆史愛好者,我最頭疼的就是古代典籍中那些晦澀難懂的詞匯和典故,常常需要頻繁地翻閱工具書,極大地打斷瞭閱讀的節奏。然而,這本《史記》的注釋係統做得相當人性化。它不是那種鋪天蓋地的腳注,而是根據現代讀者的理解習慣,巧妙地將必要的解釋融入到正文的版麵設計中。我驚喜地發現,很多我過去需要查閱好幾遍纔能搞懂的古代官職、禮儀製度,在這本書中都有清晰而簡潔的說明,而且往往不是生硬的解釋,而是結閤上下文的語境來闡釋,讓人豁然開朗。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輔助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對原典的親近感。它仿佛是一個博學的嚮導,在我探索浩瀚的曆史迷宮時,適時地遞給我一張地圖,既不破壞探險的樂趣,又確保我不會迷失方嚮。這對於想要係統性學習卻又擔心被古文勸退的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極大的福音,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溝通古代智慧與現代讀者的橋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