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窗幽记
定价:39.60元
作者:(明)陈继儒;雷芳 注译
出版社: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403386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明代散文中清新脱俗的文字,古典文学里的典雅大成者。温润流畅,警句迭出。
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
写景、写情、写人、写道
修身、养性、明理、处世
古雅意蕴,当代哲思
冷隽悠远,深刻警醒
顺着清澈的文字,进入心灵的世外桃源
内容提要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
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我沉迷于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解。我找了一本专门讲解中国画论的经典选本,里面收录了历代画家和理论家关于笔墨、结构、意境的精辟论述。这本书的难点在于,它很多概念是抽象而又高度凝练的,需要反复揣摩才能领会其内在的逻辑。比如“计白当黑”的辩证关系,不只是指留白,更是指空间与主体之间的相互生成;“一笔不苟”并非僵硬拘谨,而是指笔法到位,神采自现。阅读这些论述,就像是学习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它要求读者摒弃西方的透视和写实观念,转而用一种更内在、更主观的目光去捕捉事物的神髓。这对我后续的临摹练习提供了极大的理论支撑,让我明白“形似”远不及“神似”来得重要。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明清之际的笔记小说,特别是那些记录当时社会风貌和民间传说的作品。我手头有一部汇编,里面收录了许多关于奇闻轶事和地方掌故的片段,读起来津津有味。它就像一个无声的时光机,将我带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又隐约带着一丝神秘色彩的旧日街巷。那些文字虽然朴实,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记录了当时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对鬼神的敬畏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幻灭。我尤其对其中几篇关于江南水乡的描写印象深刻,那份湿润的、带着淡淡霉味的记忆,仿佛能透过纸页扑面而来。通过这些零散的记载,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文化肌理和人情世故,远比正史的记载要生动和立体得多。
评分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探究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变迁总是一件乐此不疲的事情。我正在读一本深入探讨晚明士人精神危机与自我觉醒的学术著作。这本书的论述非常扎实,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人物评价上,而是细致地梳理了阳明心学衰微后,知识分子如何从“天理”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转而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和“世俗情趣”的过程。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私人信札和日记作为佐证,展现了那个时代思想的激荡与碰撞。这种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心灵的视角转变,对于理解后世的文化发展至关重要。读完后,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突破藩篱、追求个性解放的激动人心,也对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有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评分最近迷上了阅读一些关于园林艺术和山水哲学的书籍,读完一本关于宋代文人雅集的书后,我立刻被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所吸引。那本书深入剖析了古代士大夫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构建出一方寄托精神的理想国。作者从园林的选址、叠石的技巧,到花木的配置、空间的收放,无一不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敬畏。尤其是书中对“借景”手法的阐述,让我对窗外寻常的景色都有了全新的解读。它不只是一本技法书,更是一部关于生活美学的教科书,教人如何以更细致、更沉静的心态去观照周遭的世界。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心境都慢了下来,看待事物也不再那么急躁功利,学会了在日常中寻找那份难得的诗意栖居。
评分这本诗集的装帧设计真是太妙了,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古朴典雅的气质吸引住了。纸张的质感温润而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痕迹。封面上的插图,水墨晕染开来的意境,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书名所蕴含的宁静与超然。我特别喜欢那种内敛的雅致,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一切都恰到好处,让人心生敬意。翻开扉页,字体排版疏朗有致,阅读起来非常舒服,眼睛丝毫没有疲惫感。尤其是在灯光下,那种泛着微黄的纸张色调,更增添了几分穿越时空的韵味。这本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极具品味的陈设。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真的让人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敬畏,绝非那种流水线生产的普通读物可比。光是欣赏这实体书的工艺,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更别提内容本身带来的心灵滋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