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大学全集
定价:32.00元
作者:曾子,陈才俊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8021358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大学》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大学》戍书于春秋时期。朱熹认为首章”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大学》所述“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其内容深入浅出地涉及到整个封建道德体系的构戍,因而此书既是道德入门之篇,又是一本修身大全。
内容提要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至知在格物。
《大学》一书篇章简短,原文仅有二千多字,却全面贯穿整个儒家道德体系的构建。且有对于修养道德的求证。本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目标,重视“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过程,并对人的道德实践予以关注。
此本《大学全集》不仅能够增进读者的知识和道德修养,还能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必读之书。
目录
经篇
章 经述
传篇
第二章 明明道
第三章 新民
第四章 止于至善
第五章 知本
第六章 格物致知
第七章 诚意
第八章 正心修身
第九章 修身齐家
第十章 齐家治国
第十一章 治国平天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关于这本书的“全集”二字,我持保留态度。在我看来,一本合格的“全集”应该包含对相关重要文献的互证和补充,至少要涵盖历代对《大学》理解最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哪怕是以附录的形式存在。但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完全放在了对“四书”中《大学》本身的文本解读上,对其他辅助性的、能够帮助理解其世界观的文本,例如《中庸》中关于“诚”的论述,或者荀子对“性”的观点(作为对比参照),都没有进行任何有价值的引用或对比分析。因此,它提供的知识维度相对比较单一和扁平化。如果仅仅是收录了《大学》的原文和一种主流注释,称之为“全集”就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了。它更像是一本聚焦于单一文本的精要本,而非一个能够提供广阔学术视野的综合性资料库。这样的局限性使得它在满足深度研究需求方面,明显力不从心。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流畅度”并不高,尤其是在上下文的衔接处理上。虽然《大学》本身结构严谨,但好的注本应该能够帮助现代读者平滑地过渡到古代的语境中。这本书似乎将原文与注释割裂得太开,导致读者经常需要来回跳跃查找,打断了阅读的节奏感。特别是在《大学》的“经”和“传”的过渡部分,一些关键的逻辑跳跃点,如果注释能够更自然地插入,引导读者理解这种层层递进的推导过程,阅读体验会大大提升。现在读起来,总感觉像是在拼凑两份不同的资料,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文本。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相当不友好的,很容易在关键的转折处感到迷茫,从而削弱了对整篇思想体系的把握。我希望一本书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引导我前行,而不是甩给我一堆碎片让我自己去组合。
评分这套“国学经典”的选本,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有点小期待的,毕竟“大学”作为儒家入门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首先翻开的是它的排版和注释。说实话,字体选择上倒是中规中矩,不至于让人眼花缭乱,但在注释的深度上,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对于一些关键的朱熹或朱子学派的阐释,比如“格物致知”的究竟指向,书中的解读显得有些过于浅白,更像是对原文的直接翻译,而不是深入的学术梳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不同时期学者对这些概念的争议和演变,但这本书似乎更倾向于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这对希望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吸引力就不够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复杂的人伦纲常和修身进德的论述,没有足够详尽的例证和历史背景的铺垫,读起来总觉得少了些“骨架”,光有血肉,难免让人觉得有些飘。如果你只是想粗略了解一下《大学》的皮毛,它或许能应付,但若想真正领悟其中精髓,恐怕还需要另寻高明之作来辅助阅读和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坦白讲,是让人感到一丝“廉价”的。虽然“满28包邮”的价位摆在那里,我们也不能要求它达到精装典籍的水平,但至少在日常翻阅的耐久度上,还是有些让人担忧的。书页偏薄,光线稍暗的地方阅读,就能明显感觉到透光,这意味着如果你习惯于在深夜或光线不佳的环境下沉浸阅读,对眼睛的负担会比较大。更让我困扰的是,装订处在几次较为大幅度的翻阅后,已经开始出现轻微的松动迹象。对于这种需要反复研读、可能需要用笔做大量标记的经典著作来说,耐用性是极其重要的考量因素。我更倾向于购买那些装帧结实、纸张适中、能经受住长期使用的版本。这次的购买体验,更像是买了一本“一次性”的读物,而非值得珍藏和传承的文化载体。它成功地完成了信息传递的任务,但在物理体验上,无疑是打了个折扣的。
评分我个人对国学经典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尤其喜欢那种能够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的感觉。然而,在这本《大学全集》的阅读过程中,这种“对话感”却显得非常模糊和疏离。这种感觉主要来源于它对“文献溯源”方面的缺失。例如,在探讨“明明德”这一核心概念时,书中直接引用了某些解释,但并没有清晰地交代,这些解释是从宋代理学哪个流派继承而来,或者与先秦的原始思想有何差异。阅读经典,我们不仅要读“说什么”,更要了解“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教科书式总结,缺少了历史的纵深感和思想的辩证过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知道了一些定义,但对这些定义背后的学术脉络和思想斗争却是一头雾水,仿佛在看一张只有标签而没有地图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