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词曲类:中原音韵
定价:52.00元
作者: 周德清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9141
字数:
页码:22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元周德清撰。爵成于泰定学矛分簿本不分卷帙。考其《中原音韵》起例以下,即列诸部字数。正语作词超佣以下,即列作词诸法。盖前为瀚书,后为附论,畛域显然。今据此厘爵二卷。其音鹊之例,以平声分为阴阳,以入声配隶三声,分为十九部。盖全为北曲而作。今录存其书,以备一家之学,而并论其源流得失。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对文献的广博搜集和审慎考证上。翻阅其中关于特定韵部范畴的讨论章节,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扎实的文献功底。他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前人观点,更是在多重史料之间进行细致的交叉比对和辨析,对于那些历来学界存有争议之处,作者往往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这种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使得全书充满了学术的张力。我尤其欣赏它在引用和注释方面所展现的严谨性,每一条引文的来源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不仅是对前人劳动的尊重,也为我们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对于严肃的学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参阅的参考工具书,其信息密度之高,令人叹服。
评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在叙事结构上其实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它并非枯燥的知识点罗列,而是遵循着古代音韵学的内在逻辑,层层递进,从宏观的理论框架到微观的声母韵尾变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种结构上的美感,或许是研究音韵之学的人才能体会到的深层乐趣——仿佛跟随作者的思路,穿越了历史的长河,亲耳聆听了不同时代汉语音系的演变轨迹。每一次对某个难点豁然开朗的瞬间,都带来一种拨云见日的畅快感。阅读过程本身,就像是在品味一曲结构精妙的古典乐章,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理论点)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共同构建出一个宏伟而和谐的声学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韵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看着书脊上印着的烫金字体,就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触感细腻,墨色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里行间留白得当,既保证了信息密度,又营造出一种疏朗、雅致的阅读体验。当然,作为一本内容深邃的学术著作,形式上的精美绝非唯一的亮点,它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人在翻阅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这本书的编辑和设计团队显然投入了巨大的心血,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它在众多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值得每一个珍视书籍品质的读者细细品味。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深度和专业性,要求读者必须投入相当的专注力,它绝非那种可以用来消磨碎片时间的休闲读物。在某些涉及复杂音位分析的部分,我不得不放慢速度,甚至需要借助外部的辅助材料来帮助理解其中的抽象概念。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赋予了最终掌握知识的成就感。这本书像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峰,虽然过程艰辛,但一旦站上顶端,所见的风景(对古代语言的深刻洞察)便是无与伦比的。它迫使读者走出舒适区,激活沉睡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提升个人学术素养和批判性阅读能力,起到了积极的鞭策作用。它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容器,而是一个主动激发思考的平台。
评分初次接触这类侧重于古代音韵学的著作,我原本是有些忐忑的,担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繁复的理论会构成阅读的巨大障碍。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出乎意料地流畅和富有条理。作者在阐释复杂的语音流变和韵部归类时,并没有采取那种一味堆砌古籍引文的方式,而是巧妙地穿插了清晰的逻辑梳理和恰到好处的例证分析。尤其是在探讨某些特定历史阶段的音变时,作者的论述逻辑链条非常完整,让人能够步步为营地理解其背后的声学原理和时代背景。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既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知识入口,成功地将原本遥不可及的古代汉语语音系统,以一种相对直观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在眼前,这对于拓宽我的学术视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