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秀轩集(精) 钟惺;李先耕,崔重庆,标 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隐秀轩集(精) 钟惺;李先耕,崔重庆,标 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文学
  • 明代文学
  • 诗歌
  • 散文
  • 钟惺
  • 李先耕
  • 崔重庆
  • 古籍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隐秀轩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煜城弘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1061
商品编码:30048193615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隐秀轩集(精) 作者 钟惺;李先耕,崔重庆,标 校
定价 108.00元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81061 出版日期 2017-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明代中叶以后,以钟惺(伯敬)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独抒性灵之外,加以幽深孤峭,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钟惺诗文不仅有竟陵派的主要特点“深幽孤峭”,同时也注意朝廷党争大事以及盐法粮价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事情。他的诗作*求清新寒远、幽邃朦胧甚至奇险僻涩的意境。他对文学创作与评论都极为严肃,还精于绘事,文章素称奇险涩口,难以断句。其作品集名《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隐秀轩集》,传世甚罕。多年前,李先耕、崔重庆两位先生搜集各种版本,予以标校整理出版,质量上乘。《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隐秀轩集》脱销良久,特此重排印刷,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钟惺(1574—1625),字伯敬,号退谷、止公居士,湖北天门人,明代文学家。钟惺在诗文上主张反拟古,主性灵,求新求奇文风。这对传统散文有所突破,对晚明小品文的大量产生有的促进作用,而其狭窄的题材及情怀,艰涩幽冷的语言文风,也束缚了他在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清代曾将“竟陵”之作列为,诋毁排挤甚烈。钟惺著作有《隐秀轩集》、《如面潭》、《诗经图史合考》、《毛诗解》。小说《混唐后传》,学者们怀疑是后人假托钟惺之名所作,至今尚无定论。

   目录
修订说明
前言
隐秀轩集卷
隐秀轩集卷第二
隐秀轩集卷第三
隐秀轩集卷第四
隐秀轩集卷第五
隐秀轩集卷第六
隐秀轩集卷第七
隐秀轩集卷第八
隐秀轩集卷第九
隐秀轩集卷○
隐秀轩集卷一
隐秀轩集卷二
隐秀轩集卷三
隐秀轩集卷四
隐秀轩集卷五
隐秀轩集卷六
隐秀轩集卷七
隐秀轩集卷八
隐秀轩集卷九
隐秀轩集卷第二○
隐秀轩集卷第二一
隐秀轩集卷第二二
隐秀轩集卷第二三
隐秀轩集卷第二四
隐秀轩集卷第二五
隐秀轩集卷第二六
隐秀轩集卷第二七
隐秀轩集卷第二八
隐秀轩集卷第二九
隐秀轩集卷第三○
隐秀轩集卷第三一
隐秀轩集卷第三二
隐秀轩集卷第三三
隐秀轩集卷第三四
隐秀轩集卷第三五
隐秀轩集卷第三六
隐秀轩集卷第三七
隐秀轩集卷第三八
隐秀轩集卷第三九
隐秀轩集卷第四○
隐秀轩集卷第四一
隐秀轩集卷第四二
附录一 序跋
附录二 年表
附录三 诗文集考
附录四 辨伪
附录五 古今图书集成所收钟惺佚作考
附录六 钟惺八股时文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隐秀轩集》是明代文学家钟惺、李先耕二人共同编撰的文集,收录了当时众多名士的诗文作品。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精心标校出版,力求还原作品的原貌,为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编者背景与成书意义 钟惺(1574-1625),字伯敬,号隐秀,明代万历年间文学家,与李先耕并称“钟李”。他们二人皆为公安派的追随者,致力于革除明代文坛的陈规,提倡“独抒性灵,不摹仿古人”的文学主张。 《隐秀轩集》的成书,正是这一文学思潮的重要体现。它收录的诗文,大多出自当时活跃于文坛的士大夫阶层,风格上力求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摆脱了前代空泛的雕琢之气,展现了明代文学的活力与创新。 内容特色与文学价值 《隐秀轩集》的篇目内容繁多,涵盖了诗、文、赋、表、记、序、论、疏、奏、书、铭、赞等多种文体。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映时代风貌,记录文坛动态 通过阅读《隐秀轩集》,我们可以窥见明代晚期社会的风貌,士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景象。编者所选的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记录了当时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同时,它也是研究明代文坛流派、名家辈出、学术争鸣的重要文献。 2. 展现公安派的文学理念 作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钟惺与李先耕在编选《隐秀轩集》时,自然融入了公安派的文学理念。集中的作品,多强调“性灵”的抒发,反对空洞的程式化写作,追求语言的自然和表达的真实。这为后人理解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提供了直接的文本依据。 3. 诗歌艺术的革新 集中的诗歌作品,风格多样,但整体上都趋向于平易自然,语言生动。许多作品摆脱了以往过于讲究对仗、用典的束缚,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例如,一些写景的诗歌,不再是拘泥于山水景物的描摹,而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使得景物描写更加富有灵性和感染力。同时,也有不少作品写及社会现实,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生活困境,体现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4. 散文的创新与发展 《隐秀轩集》中的散文,同样展现了公安派“独抒性灵”的风格。文章语言流畅,叙事清晰,说理透彻。作者们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描绘得生动形象。在记叙文方面,多有对个人经历、游记的记载,真实记录了士人的生活片段。在议论性文字方面,则可以看到他们对社会现象、政治制度的思考与批判,体现了士人的独立精神。 5. 文体多样,内容丰富 本书收录的文体十分广泛,除了常见的诗歌和散文,还包含了奏疏、书信、序跋、铭赞等。这些不同文体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当时士人的思想与才华。例如,奏疏类文字,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主张和建言献策;书信往来,则能展现士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6. 标校精善,增补考订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隐秀轩集》以其严谨的标校工作著称。校勘者们对底本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广泛搜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原文中的讹误进行了纠正,并对一些难懂的词句进行了注释。这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学术价值,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原作,避免因版本差异而产生误读。 研究价值与读者导向 《隐秀轩集》不仅是文学研究者宝贵的资料,对于广大对中国古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而言,也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 对于文学史研究者: 本书是研究明代文学,特别是公安派文学的重要一手材料。通过对其作品风格、思想内容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明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 对于明清史研究者: 集中的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史、思想史信息,为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对于普通读者: 本书所收录的诗文,虽然出自名家之手,但许多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读来朗朗上口,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通过阅读,可以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提升审美情趣。 《隐秀轩集》的出版,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它不仅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文学遗产,更以其深刻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明代文学与社会的重要窗口。 总结 《隐秀轩集》是一部内容丰富、价值重要的明代文学总集。钟惺、李先耕的编选,汇集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体现了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精良出版,更是为这部古典名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得以在当代继续发光发热,为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和准确的阅读平台。本书不失为一部能够深刻反映明代文学风貌、记录时代变迁的优秀古典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类古代文集一开始抱持着一定的畏惧心理,担心晦涩难懂,阅读体验会像啃石头。但这部《隐秀轩集(精)》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入雅而出俗”。虽然是精选的文集,但它并未将钟惺的创作局限于高冷的象牙塔内。通过这些篇章,我仿佛看到了明末清初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侧影,他们的雅集、他们的忧思、他们如何在乱世中保持一份清高与韧性。这对于研究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精神气质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手珍贵的资料,远比那些宏大的史书更具烟火气和人情味。

评分

这套书的定价虽然不算低廉,但考虑到其内容本身的价值、校勘的精良度,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一贯的制作水准,我认为它完全物有所值,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投资。它不仅满足了我个人对古典文学的渴求,更让我有了一种“拥有”文化瑰宝的满足感。对于真正热爱古典文学、追求高质量阅读体验的藏书家和研究者而言,这本“隐秀轩集(精)”绝对是案头必备,不容错过的佳作。它将经典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当代读者,这份匠心值得我们由衷地赞叹和支持。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真是没得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好得出奇,一看就是精心打磨过的版本。内页的排版疏朗有致,字体选用也很有古韵,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完全没有那种廉价影印本的粗糙感。上海古籍出版社果然是大家手笔,对古典文献的尊重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光是看着这本“隐秀轩集(精)”摆在书架上的样子,就觉得赏心悦目,充满了对古人智慧的敬畏。对于一个喜欢收藏实体书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版本简直是心头好,它不仅仅是一部文本,更是一件值得珍视的艺术品。每一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那种墨香与纸香交织的独特韵味,这可是在电子书时代越来越难得的体验了。

评分

这次的校注工作看得出下了大功夫,钟惺的文章本来就以其深邃和内敛著称,注释得体而不过度,恰到好处地勾勒出背景和难点,却没有喧宾夺主地打断阅读的连贯性。李先耕、崔重庆两位标校者的功力可见一斑,那些细微的字句辨析和版本差异的处理,都显示出极高的学术严谨性。我特意对照了几处传世孤本中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发现这次的校勘精准无误,为我们今天研习钟惺的思想提供了一个极为可靠的底本。这比那些粗制滥造、错字连篇的版本要强上百倍,真正做到了“为古人立言,为后学开路”的典范,让人读起来倍感踏实和放心。

评分

读钟惺的文字,总有一种被带入他那个时代,与一位老友对饮长谈的错觉。他的笔法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对人情世故、自然哲理的深刻洞察。这部《隐秀轩集(精)》收录的文章,无论是关于山水闲适的叙述,还是对文人交游的记录,都透露出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澄澈。它不是那种激扬慷慨的豪言壮语,而是更贴近生活本真的叹息与感悟。每次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品读几页,就好像给灵魂做了一次深度的SPA,那些尘世的烦恼似乎都在他清雅的文字中被轻轻拂去了,留下的只有对生命本真的再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