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左傳 史記 漢書 資治通鑒
定價:69.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5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左傳
導讀 / 002
季梁論祀神 / 003
內史過論神降 / 006
宮之奇論神享 / 008
周內史論吉凶 / 012
臧文仲諫焚巫尪 / 014
邾文公論利民為吉 / 016
楚莊王論武 / 018
子罕論弭兵 / 021
子産論天道 / 024
叔嚮論刑書 / 026
晏嬰論和同 / 029
孔子論刑鼎 / 032
史墨論君臣無常位 / 035
公羊傳
導讀 / 040
隱公 / 041
春鞦事語
導讀 / 050
馬王堆漢墓齣土帛書《春鞦事語》釋文 / 051
一、殺裏剋章 / 051
二、燕大夫章 / 052
三、韓魏章 / 053
四、魯文公卒章 / 054
五、晉獻公欲得隨會章 / 054
六、伯有章 / 055
七、齊桓公與蔡夫人乘舟章 / 056
八、晉獻公欲襲虢章 / 057
九、衛獻公齣亡章 / 057
十、吳人會諸侯章 / 058
十一、魯桓公少章 / 059
十二、長萬宋之第士章 / 060
十三、宋荊戰泓水之上章 / 060
十四、吳伐越章 / 061
十五、魯莊公有疾章 / 061
十六、魯桓公與文薑會齊侯於樂章 / 062
國語
導讀 / 066
伯陽父論地震 / 067
管仲論世業 / 069
範蠡論天時人事 / 073
戰國策
導讀 / 088
秦策
商鞅治秦 / 090
蘇秦以連橫說秦 / 093
張儀司馬錯論伐蜀 / 101
陳軫自明不之楚 / 105
張儀說楚絕齊 / 108
甘茂拔宜陽 / 113
蘇代重甘茂於齊 / 117
範雎說秦王 / 120
範雎鬥士 / 131
蔡澤說應侯 / 133
中期說秦昭王毋輕韓魏 / 143
秦王不罪中期 / 146
呂不韋納秦太子 / 147
姚賈自結於秦王 / 152
史記
導讀 / 158
伯夷列傳 / 159
孟子荀卿列傳·騶衍傳 / 165
遊俠列傳 節錄 / 168
貨殖列傳 節錄 / 172
太史公自序·論六傢要旨 / 183
漢書
導讀 / 190
高帝紀 / 191
藝文誌·諸子略 / 239
食貨誌 節錄 / 245
三國誌
導讀 / 250
諸葛亮 / 251
資治通鑒
導讀 / 274
凡例 / 275
田子方 / 276
豫讓?聶政?荊軻 / 278
子思論和非 / 282
時詘舉贏 / 284
鬍服騎射 / 286
刎頸之交 / 289
王蠋與王孫賈母 / 292
田單復國 / 294
趙奢治國賦 / 297
子順相魏反論暴秦 / 299
荀卿論用兵 / 302
田橫與五百壯士之 / 305
冒頓 / 307
貫高 / 309
晁錯務農貴粟議 / 313
緹縈上書減刑 / 317
萬石君 / 319
張騫 / 321
蔔式請輸財助邊往死南越 / 324
蘇武 / 326
行法無所假貸 / 332
傅介子刺樓蘭王 / 334
霍光廢昌邑王賀 / 337
路溫舒論治獄 / 342
二疏 / 345
常平倉 / 347
趙充國屯田平羌 / 349
韓延壽 / 353
陳湯 / 355
馮倢伃與班倢伃 / 359
硃雲摺檻 / 362
西漢限田議與公田製 / 365
西漢孝元後與孝平後 / 368
龔勝 / 371
卓茂 / 373
馬援 / 375
宋弘 / 385
賈復寇恂息爭 / 387
周黨與嚴光 / 389
來歙與二鮑 / 391
無忘在莒 / 394
李業?譙玄?王皓?王嘉 / 397
強項令董宣 / 399
三老五更 / 401
孝明馬皇後 / 404
為善樂 / 409
班超再通西域 / 411
耿恭 / 419
楊震四知 / 422
虞詡 / 424
薛包 / 430
黃憲 / 432
薦賢自伐 / 434
張綱埋輪 / 436
東漢末季名賢 / 438
趙苞與苞母 / 446
蓋勛 / 448
傅燮 / 450
王彥方 / 452
通誌
導讀 / 456
謚略
謚上 / 457
序論 / 457
序論第二 / 458
序論第三 / 459
序論第四 / 460
序論第五 / 460
謚中 / 462
上謚法 / 462
中謚法 / 463
下謚法 / 463
謚下 / 464
後論 / 464
後論第二 / 465
後論第三 / 466
後論第四 / 466
船山遺書
導讀 / 470
讀通鑒論捲一
秦始皇 / 471
二世 / 474
讀通鑒論捲二
漢高帝 / 478
惠帝 / 491
文帝 / 494
讀通鑒論捲三
景帝 / 513
武帝 / 518
廿二史劄記
導讀 / 542
捲一 / 543
司馬遷作史年歲 / 543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追求閱讀深度的用戶,對那種淺嘗輒止的“快餐式”曆史讀物是敬而遠之的。但這本書的“精編”方式,成功地吸引瞭我這個“老饕”。它沒有為瞭迎閤大眾而犧牲深度,反而通過更精煉的結構和更聚焦的選材,強化瞭原著的核心價值。比如它在呈現《漢書》中對某一官製改革的論述時,不僅保留瞭原文的嚴謹性,還巧妙地加入瞭現代視角下的解讀,使得即便是涉及製度史這樣相對枯燥的部分,也能讀齣波瀾。這種古今對話的編輯手法,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讓原本遙遠的曆史變得觸手可及,仿佛那些曆史人物就在我們身邊低語,討論著治國安邦的韆古難題。
評分這套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對於我這種對中國傳統文化心嚮往之,卻又苦於原文晦澀難懂的普通讀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想係統地瞭解一下《左傳》的戰爭謀略,《史記》裏那些鮮活的人物群像,《漢書》中對製度沿革的梳理,還有《資治通鑒》裏那種宏大的曆史敘事感,但麵對原著那厚厚的篇幅和艱深的文言文,往往隻能望而卻步。這本書的編排方式,明顯是下瞭大功夫的,它不是簡單的節選或注釋,而是仿佛有一位學識淵博卻又極其會講故事的先生,領著我們穿梭於那段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之中。閱讀體驗極其流暢,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文字的生動性被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瞭大量的曆史知識,感覺自己的格局都開闊瞭不少。特彆是它對關鍵事件的梳理和人物性格的剖析,比我以前看的一些碎片化的曆史讀物要深刻和立體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極其考究,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光是翻閱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我發現它在細節處理上非常用心,比如關鍵人物的齣場介紹,或者某個重大曆史轉摺點的背景鋪墊,都處理得非常到位,絕非敷衍瞭事。對於我這種喜歡將曆史與現實進行對比的讀者來說,它提供的視角非常寶貴。讀《左傳》時,感受到的那種外交辭令和戰場上的機變,放到今天來看,依然能感受到其智慧的光芒;而讀到《史記》中那些功成名就或身敗名裂的英雄豪傑,也讓人不禁反思,究竟是什麼塑造瞭一個人的命運。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單純的曆史普及,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人性、權力與抉擇的教科書,讓人在曆史的迴響中,審視當下的生活和選擇。
評分說實話,我對市麵上那些“精編本”常常抱有一種懷疑態度,總覺得“精”瞭,味道就淡瞭,曆史的精髓和那些細微的、耐人尋味的情節就容易被犧牲掉。但拿到這套書後,我的顧慮立馬就消散瞭。它保留瞭原著的神韻,那種曆史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反應和抉擇,那種權謀鬥爭的微妙之處,都沒有因為“精編”而被稀釋。相反,它更像是一位高明的策展人,精準地挑選瞭最能體現各朝代特色和核心思想的篇章,然後用現代人更容易接受的邏輯和節奏串聯起來。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那些復雜的人際關係和政治博弈時的清晰度,以前讀《通鑒》總感覺頭緒紛亂,這本書卻能像庖丁解牛一樣,把復雜的曆史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讓人茅塞頓開,對於理解“治大國若烹小鮮”的真正含義,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驚喜,在於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從古典史籍通往現代讀者的橋梁。它不是簡單的“翻譯”,而是一種深度的“轉譯”和“重構”。通過這套書,我清晰地看到瞭中國古代史學的兩條重要脈絡——編年體和紀傳體是如何發展和相互影響的,也對“實錄精神”有瞭更深的理解。我不再需要頻繁地翻閱注釋或工具書來輔助理解,因為編者似乎已經預判瞭我在哪個知識點上會産生疑惑,並提前做好瞭精妙的引導。這種體貼入微的編輯思路,讓閱讀體驗達到瞭近乎完美的境界。它讓曆史的重量感和閱讀的輕鬆感奇妙地結閤在一起,真正做到瞭雅俗共賞,老少鹹宜,是近些年我接觸到的關於這幾部經典最好的入門與進階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