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语义学导论(英文版) [Formal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形式语义学导论(英文版) [Formal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恩(Ronnie Cann),蒋严 著
图书标签:
  • Formal Semantics
  • Semantic Theory
  • Logic in Linguistics
  • Language and Meaning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Pragmatics
  •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 Mathematical Linguistics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18763
版次:1
商品编码:1010475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
外文名称:Formal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开本:24开
出版时间:2010-04-01
页数:344
正文语种:英语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没有预设语义学和逻辑学的专门知识,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经典蒙太格语义学,便于初学者阅读。读者通过《形式语义学导论(英文版)》可对蒙太格语义学的体系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形式语义学导论(英文版)》适合语言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卡恩(Ronnie Cann),长期执教于爱丁堡大学语言学系,曾任该系系主任。他的研究领域有形式句法、语义学、语用学等,已出版和发表颇多重要论著。

内页插图

目录

《西方语言学视野》总序
《形式语义学导论》导读
原书目录
1 绪论
1.1 语义学与语义理论
1.1.1 意义的叠置组合
1.1.2 语义关系
1.1.3 歧义
1.1.4 指谓
1.2 解释与表征
1.2.1 真值条件
1.2.2 形式化、模型与集合
1.3 超出真值条件的意义
1.3.1 知识、行为与语用
1.3.2 语境
1.4 方法略论
1.5 延伸阅读

2 谓词与论元
2.1 将英语译成逻辑语言
2.1.1 Lp语言的语法
2.1.2 英语的部分语法系统
2.1.3 转译的程序
2.2 对Lp语言的解释
2.2.1 个体和等同算子
2.2.2 集合论浅介
2.2.3 对谓词的解释
2.2.4 结语
2.3 延伸阅读

3 否定与并列
3.1 复合句
3.2 复杂逻辑式
3.3 解释
3.3.1 否定
3.3.2 合取
3.3.3 析取
3.3.4 蕴涵
3.3.5 等同
3.4 形式化解释
3.4.1 形式化模型
3.4.2 模型论
3.5 延伸阅读

4 类型论
4.1 动词组和其他成分
4.2 类型化逻辑语言
4.2.1 语义类型
4.2.2 动词组的转译
4.3 对集合沦的补充
4.3.1 关系和函项
4.3.2 再沦集合
4.4 对Ltype语言的解释
4.4.1 指谓
4.4.2 理论的修订
4.5 副词
4.6 延伸阅读

5 兰姆达算子
5.1 被动式
5.2 兰姆达算子的引人
5.2.1 Ltype语言的扩展
5.2.2 兰姆达表达式的解释
5.2.3 再论被动式
5.3 兰姆达表达式的泛化
5.4 并列式重考
5.4.1 句际并列
5.4.2 其他范畴的并列
5.5 延伸阅读

6 量化
6.1 名词组的多种形式
6.2 逻辑量词介绍
6.2.1 量词
6.2.2 对L。语言的解释
6.2.3 量化与否定
6.3 叠置组合操作
6.3.1 量词指代词的转译
6.3.2 复杂名词组
6.3.3 名词修饰语
6.4 专名和有定摹状表达式
6.5 两个问题
6.5.1 类升级
6.5.2 辖域上的歧义
6.6 广义量词
6.7 延伸阅读

7 推理
7.1 推理的操作
7.2 逻辑演绎
7.2.1 连词推演法
7.2.2 量词推演法
7.3 词义关系
7.4 连词的非真值条件语义
7.4.1 And的语义
7.4.2 Or的语义
7.4.3 If的语义
7.5 延伸阅读

8 时间、时制与时态
8.1 时间上的偶然性
8.2 时间
8.2.1 时段
8.2.2 历时模型
8.3 时制
8.3.1 过去、现在与将来
8.3.2 复式时制
8.4 简单时态
8.4.1 完成态和未完成态
8.4.2 状态与行为
8.5 辖域上的歧义
8.6 延伸阅读

9 可能世界
9.1 衍推语义的不足
9.2 内涵与外延
9.3 其他世界的引入
9.3.1 简单情态
9.3.2 可及世界
9.4 延伸阅读

10 内涵语义学
10.1 内涵的模型论表达
10.2 内涵语言LIL
10.2.1 内涵表达式
10.2.2 及其解释
10.3 隐性语境的解释
10.3.1 间接及物动词
10.3.2 控制型动词
10.3.3 命题态度
10.4 两个问题
10.4.1 内涵的等值
10.4.2 跨世界的指称
10.5 结语
10.6 延伸阅读

精彩书摘

  This definition makes specific reference to a state-of-affairs that holds on the occasionof the utterance of the sentence, and this is an important point. As we have seen, theproposition expressed by an utterance of 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is true with respectto the situation depicted in (13), but not to that depicted in (15), because in the lattercase there is no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tate-of-affairs described by the sentenceand that portrayed in the picture. The situation in which, or with respect to which, asentence is uttered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ntences, andother expressions, to be discussed in later chapters of the book.
  Just knowing whether a statement is true or false does not, of course, itself tellus what the statement means. Speakers of a language know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in their language even if they do not know the truth or falsity of the propositionexpressed by that sentence. For example, Ronnie has just dropped a cup of tea on thefloor is a perfectly comprehensible sentence in English whose meaning is clear,irrespective of whether readers know whether it describes a true state-of-affairs.

前言/序言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是国内最早通过版权贸易出版影印海外科技图书和期刊的出版机构,为我国的教学和科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读者,我自己也是得益于这项工作的人之一。现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打算引进出版一套“西方语言学视野”系列丛书,一定也会受到广大研究语言、教学语言的人士的欢迎。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宗旨是,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我认为,从总体上讲,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世界介绍给中国这项任务还是主要的。西方的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发展和变化是很快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很多,特别是在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方面。跟我们的近邻日本相比,据我所知,我们翻译、引进西方语言学著作无论在速度还是数量上都是有差距的。不错,从《马氏文通》开始,我们就在不断地引进和学习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有人会问,这样的引进和学习还要继续到哪一天?其实,世界范围内各种学术传统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是永恒的,我们既要有奋起直追的勇气、独立创新的精神,也要有宽广平和的心态。要使我们的语言研究领先于世界,除了要继承我们传统中的优秀部分,还必须将别人先进的东西学到手,至少学到一个合格的程度,然后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创新。

形式语义学:语言含义的逻辑探寻 语言,是我们交流思想、构建认知、理解世界的基石。而语言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意义的丰富性和精确性。我们说“小明吃了苹果”,这句话不仅仅是一串发音或字符的组合,它传递了一个关于“小明”、“苹果”以及“吃”这一动作的明确信息。那么,这种意义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如何才能精确地描述和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形式语义学:语言含义的逻辑探寻》正是以此为核心,引领读者踏上一段严谨而引人入胜的旅程,探索语言意义的逻辑结构与计算模型。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语言学概览,它更侧重于运用逻辑学和数学工具,来精确刻画自然语言的意义。它试图回答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一个句子是如何获得意义的?这句话的真值(truth value)与构成它的词语的意义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不同语言结构如何影响句子的整体意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本书旨在揭示语言意义的内在规律,并提供一种可操作、可验证的分析框架。 核心理念:意义即真值条件 形式语义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源自弗雷格(Gottlob Frege)的“情境原则”(Principle of Compositionality),即一个句子的意义由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及其组合方式决定。而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意义即真值条件”(meaning is truth conditions)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句子是真的。例如,“雪是白的”这句话,它的意义就是指代“雪”这个概念的实体(如果存在)具有“白色”这一属性。当现实世界中的雪确实是白色的,这句话就为真;反之,则为假。 这种将意义与真值条件联系起来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量化的、可检验的语言分析途径。它允许我们使用形式逻辑系统来推导和验证句子的意义,从而避免了主观臆断和模糊不清的解释。本书将引导读者熟悉这一核心概念,并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例子,展示如何将自然语言句子映射到逻辑表达式,并分析这些表达式所代表的真值条件。 理性与直觉的桥梁:逻辑工具的应用 要实现对语言意义的精确描述,离不开逻辑学这门强大的工具。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形式语义学研究所需的逻辑基础,包括但不限于: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介绍命题的真值、联结词(如“和”、“或”、“非”、“蕴含”)以及推理规则,为理解更复杂的句子结构打下基础。 一阶谓词逻辑(First-Order Predicate Logic): 引入量词(如“所有”、“存在”)、谓词、个体常项和变项,用以表达数量关系和属性,这是分析名词短语、动词等词语意义的关键。 模态逻辑(Modal Logic): 探索“可能”、“必然”等模态词语的逻辑表达,处理例如“小明可能喜欢苹果”这类涉及可能性和必然性的语句。 等词逻辑(Intensional Logic): 面对诸如“约翰知道莎士比亚写了《哈姆雷特》”这类涉及信念、知识等非真值条件敏感的句子,等词逻辑提供了处理这些复杂语义现象的框架。 本书将逐步引导读者掌握这些逻辑工具,并演示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分析自然语言中的各种语义现象,例如: 名词短语的量化(Quantification of Noun Phrases): 分析“每一个学生”、“一些老师”这类表达数量关系的短语,理解它们如何与谓词结合形成有意义的命题。 谓词的逻辑形式(Logical Form of Predicates): 揭示动词、形容词等作为谓词,如何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或实体的属性。 量化词的交互(Interaction of Quantifiers): 探讨“所有学生都喜欢某个学科”与“某个学科被所有学生喜欢”在逻辑意义上的细微差别。 句子连接词与复合句(Sentential Connectives and Complex Sentences): 分析“虽然天气不好,但我们还是去了公园”这类由连接词构成的复合句,理解其整体意义如何由各部分意义构成。 从词汇到句子:意义的组合性解析 形式语义学并非停留在逻辑形式的层面,它更关注语言的实际运用,并将词汇意义与句子意义的构成紧密联系起来。本书将深入探讨: 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 分析单个词语的意义,例如名词的指代(reference)、动词的事件结构(event structure)、形容词的属性描述等。理解词汇的意义是构建句子意义的基石。 句法与语义的交互(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语言的句法结构对意义的构成至关重要。本书将分析不同句法结构如何影响句子的意义,例如语序的变化、从句的嵌入等。通过句法分析,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理解意义的组合方式。 量词的绑定与作用域(Quantifier Binding and Scope): 深入研究量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域问题,理解“我看到一个男人拿着望远镜”这句话,究竟是“我拿着望远镜看到一个男人”,还是“我看到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手里拿着望远镜”。 指称与指示(Reference and Denotation): 探讨名词短语如何指向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以及像“这里”、“现在”这类指示词如何依赖于语境确定其指代。 超越真值:更深层次的语义探索 虽然真值条件是形式语义学的核心,但语言的丰富性远不止于此。本书还将触及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语义现象,并介绍相应的分析方法: 语用学与句内语义的界限(The Boundary between Pragmatics and Sentence Semantics): 语言的意义有时会受到语境、说话人的意图等语用因素的影响。本书将探讨如何区分句子的固有语义和语境赋予的语用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非真值条件敏感的句子(Non-Truth-Conditional Sentences): 如前所述,信念、愿望、命令等句子,其意义的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真值条件。本书将介绍处理这类句子的方法。 情感色彩与评价性语言(Connotation and Evaluative Language): 语言不仅仅传递信息,也承载着情感和评价。虽然形式语义学主要关注客观意义,但了解这些方面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运用。 本书的价值与受众 《形式语义学:语言含义的逻辑探寻》适合对语言的内在机制充满好奇的读者。它不仅对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能够为计算机科学(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哲学(特别是逻辑学和语言哲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学习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形式逻辑工具,锻炼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 揭示语言意义的深层结构,理解人类思维与语言之间的精密联系。 掌握分析语言意义的方法: 获得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语言的含义,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头语。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为深入探索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前沿领域做好准备。 踏入形式语义学的世界,就是开启一扇通往语言奥秘的大门。本书将以其清晰的逻辑、严谨的论证和丰富的实例,帮助读者理解语言如何通过其内在的逻辑结构来承载意义,并最终实现人类之间丰富而精确的沟通。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重塑,一次对我们赖以交流的工具——语言——更深层次的认识。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尽管偶尔也会感到一阵阵的智力上的疲劳。作者在构建理论体系时,展现出惊人的耐心和清晰度。他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建筑师,一步步地引导读者走入一座宏大而复杂的知识殿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论证逻辑链条极为严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可以钻空子的余地。对于那些对语言本质充满探究欲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藏。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用书中所介绍的框架去分析日常对话中的歧义和未言明的假设。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口头劝导都来得有力。不过,坦白讲,某些涉及到更深层次数学模型的章节,我的理解速度明显慢了下来,需要反复阅读和查阅辅助资料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

评分

这本书的体例安排颇具匠心,它并非那种平铺直叙的教科书,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学术对话录。作者的叙述风格在保持高度专业性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学科历史和发展脉络的深切关怀。读到中间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目睹了语义学领域几个世纪以来关键性的突破和争论焦点。书中对不同学派观点的对比和批判性分析,尤其精彩,它避免了将任何一种理论描绘成绝对真理,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权衡利弊。这种开放的态度极大地激发了我独立思考的欲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模糊不清、尚无定论的问题时所展现的审慎,他从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将选择权交给了读者。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教材范畴。

评分

我必须承认,对于非专业背景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的门槛设置得相当高。它假定读者已经对基础的逻辑学和一定的哲学背景有所了解,因此,初次接触的读者可能会在开篇就遭遇一些概念上的“暗礁”。然而,一旦跨过最初的障碍,你会发现作者提供的支撑结构是多么坚实可靠。书中使用的符号系统和形式化工具,虽然初看复杂,但一旦掌握其内在规律,便能成为分析语言的强大武器。我常常被作者如何用简洁的数学表达式捕捉到人类语言的微妙之处所震撼。这种将具象的、流动的意义转化为抽象的、稳定的形式结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智力上的冒险。读完后,我对“意义”这个词汇的理解,已经被彻底颠覆和重塑了。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通过精确方法进行探讨的对象。

评分

这本厚重的书摆在桌上,光是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封面设计简约,却透着一股子老派的严谨,让我这个初学者不禁有些望而生畏。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和一点点忐忑开始了阅读。一开始的章节,那种对逻辑结构和语言形式的刻画,对于一个习惯了日常交流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它要求你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用一种更精确、更机械的视角去看待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句子。书中的例子往往非常精妙,它们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辨。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那种逐字逐句推敲的节奏,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微的差别。每当我认为自己抓住了某个概念的核心时,作者总能抛出一个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情景,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解。这种不断被挑战的感觉,虽然过程艰辛,但随之而来的顿悟却是无与伦比的。它像一把精密的尺子,量度着语言的边界。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深层次的感受,是一种“敬畏”。它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复杂性和人类心智的精妙。作者并非只是罗列规则,而是试图揭示藏在日常交流背后那套近乎完美的底层架构。阅读过程中,那种对知识体系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某些章节的论证如同精密的仪器在运作,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天衣无缝。虽然阅读过程需要高度集中,偶尔需要停下来深思许久,但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其他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理解他者的新视角——一个更加清晰、更有条理、更少依赖直觉判断的视角。对于任何渴望深入探究意义本质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必读的经典之作,它提供的远不止知识,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深刻洞察力。

评分

书很好,字很清晰。属于专业书籍,正在看

评分

讲解清晰

评分

讲解清晰

评分

正版图书,很不错,新书又干净。

评分

内容严密

评分

当然作为导论这也够了,不过写得有点太琐碎了

评分

当然作为导论这也够了,不过写得有点太琐碎了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

评分

正版图书,很不错,新书又干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