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沒有預設語義學和邏輯學的專門知識,循序漸進地介紹瞭經典濛太格語義學,便於初學者閱讀。讀者通過《形式語義學導論(英文版)》可對濛太格語義學的體係有較全麵深入的認識。
《形式語義學導論(英文版)》適閤語言學、人工智能、認知科學等相關專業的研究者閱讀。
作者簡介
卡恩(Ronnie Cann),長期執教於愛丁堡大學語言學係,曾任該係係主任。他的研究領域有形式句法、語義學、語用學等,已齣版和發錶頗多重要論著。
內頁插圖
目錄
《西方語言學視野》總序
《形式語義學導論》導讀
原書目錄
1 緒論
1.1 語義學與語義理論
1.1.1 意義的疊置組閤
1.1.2 語義關係
1.1.3 歧義
1.1.4 指謂
1.2 解釋與錶徵
1.2.1 真值條件
1.2.2 形式化、模型與集閤
1.3 超齣真值條件的意義
1.3.1 知識、行為與語用
1.3.2 語境
1.4 方法略論
1.5 延伸閱讀
2 謂詞與論元
2.1 將英語譯成邏輯語言
2.1.1 Lp語言的語法
2.1.2 英語的部分語法係統
2.1.3 轉譯的程序
2.2 對Lp語言的解釋
2.2.1 個體和等同算子
2.2.2 集閤論淺介
2.2.3 對謂詞的解釋
2.2.4 結語
2.3 延伸閱讀
3 否定與並列
3.1 復閤句
3.2 復雜邏輯式
3.3 解釋
3.3.1 否定
3.3.2 閤取
3.3.3 析取
3.3.4 蘊涵
3.3.5 等同
3.4 形式化解釋
3.4.1 形式化模型
3.4.2 模型論
3.5 延伸閱讀
4 類型論
4.1 動詞組和其他成分
4.2 類型化邏輯語言
4.2.1 語義類型
4.2.2 動詞組的轉譯
4.3 對集閤淪的補充
4.3.1 關係和函項
4.3.2 再淪集閤
4.4 對Ltype語言的解釋
4.4.1 指謂
4.4.2 理論的修訂
4.5 副詞
4.6 延伸閱讀
5 蘭姆達算子
5.1 被動式
5.2 蘭姆達算子的引人
5.2.1 Ltype語言的擴展
5.2.2 蘭姆達錶達式的解釋
5.2.3 再論被動式
5.3 蘭姆達錶達式的泛化
5.4 並列式重考
5.4.1 句際並列
5.4.2 其他範疇的並列
5.5 延伸閱讀
6 量化
6.1 名詞組的多種形式
6.2 邏輯量詞介紹
6.2.1 量詞
6.2.2 對L。語言的解釋
6.2.3 量化與否定
6.3 疊置組閤操作
6.3.1 量詞指代詞的轉譯
6.3.2 復雜名詞組
6.3.3 名詞修飾語
6.4 專名和有定摹狀錶達式
6.5 兩個問題
6.5.1 類升級
6.5.2 轄域上的歧義
6.6 廣義量詞
6.7 延伸閱讀
7 推理
7.1 推理的操作
7.2 邏輯演繹
7.2.1 連詞推演法
7.2.2 量詞推演法
7.3 詞義關係
7.4 連詞的非真值條件語義
7.4.1 And的語義
7.4.2 Or的語義
7.4.3 If的語義
7.5 延伸閱讀
8 時間、時製與時態
8.1 時間上的偶然性
8.2 時間
8.2.1 時段
8.2.2 曆時模型
8.3 時製
8.3.1 過去、現在與將來
8.3.2 復式時製
8.4 簡單時態
8.4.1 完成態和未完成態
8.4.2 狀態與行為
8.5 轄域上的歧義
8.6 延伸閱讀
9 可能世界
9.1 衍推語義的不足
9.2 內涵與外延
9.3 其他世界的引入
9.3.1 簡單情態
9.3.2 可及世界
9.4 延伸閱讀
10 內涵語義學
10.1 內涵的模型論錶達
10.2 內涵語言LIL
10.2.1 內涵錶達式
10.2.2 及其解釋
10.3 隱性語境的解釋
10.3.1 間接及物動詞
10.3.2 控製型動詞
10.3.3 命題態度
10.4 兩個問題
10.4.1 內涵的等值
10.4.2 跨世界的指稱
10.5 結語
10.6 延伸閱讀
精彩書摘
This definition makes specific reference to a state-of-affairs that holds on the occasionof the utterance of the sentence, and this is an important point. As we have seen, theproposition expressed by an utterance of 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is true with respectto the situation depicted in (13), but not to that depicted in (15), because in the lattercase there is no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tate-of-affairs described by the sentenceand that portrayed in the picture. The situation in which, or with respect to which, asentence is uttered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ntences, andother expressions, to be discussed in later chapters of the book.
Just knowing whether a statement is true or false does not, of course, itself tellus what the statement means. Speakers of a language know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in their language even if they do not know the truth or falsity of the propositionexpressed by that sentence. For example, Ronnie has just dropped a cup of tea on thefloor is a perfectly comprehensible sentence in English whose meaning is clear,irrespective of whether readers know whether it describes a true state-of-affairs.
前言/序言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是國內最早通過版權貿易齣版影印海外科技圖書和期刊的齣版機構,為我國的教學和科研做齣瞭重要的貢獻。作為讀者,我自己也是得益於這項工作的人之一。現在世界圖書齣版公司北京公司打算引進齣版一套“西方語言學視野”係列叢書,一定也會受到廣大研究語言、教學語言的人士的歡迎。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的宗旨是,把中國介紹給世界,把世界介紹給中國。我認為,從總體上講,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把世界介紹給中國這項任務還是主要的。西方的語言學在過去幾十年裏的發展和變化是很快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很多,特彆是在語言學和其他學科的交叉方麵。跟我們的近鄰日本相比,據我所知,我們翻譯、引進西方語言學著作無論在速度還是數量上都是有差距的。不錯,從《馬氏文通》開始,我們就在不斷地引進和學習西方的語言學理論和方法,有人會問,這樣的引進和學習還要繼續到哪一天?其實,世界範圍內各種學術傳統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是永恒的,我們既要有奮起直追的勇氣、獨立創新的精神,也要有寬廣平和的心態。要使我們的語言研究領先於世界,除瞭要繼承我們傳統中的優秀部分,還必須將彆人先進的東西學到手,至少學到一個閤格的程度,然後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創新。
形式語義學:語言含義的邏輯探尋 語言,是我們交流思想、構建認知、理解世界的基石。而語言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意義的豐富性和精確性。我們說“小明吃瞭蘋果”,這句話不僅僅是一串發音或字符的組閤,它傳遞瞭一個關於“小明”、“蘋果”以及“吃”這一動作的明確信息。那麼,這種意義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如何纔能精確地描述和理解語言所錶達的意義?《形式語義學:語言含義的邏輯探尋》正是以此為核心,引領讀者踏上一段嚴謹而引人入勝的旅程,探索語言意義的邏輯結構與計算模型。 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語言學概覽,它更側重於運用邏輯學和數學工具,來精確刻畫自然語言的意義。它試圖迴答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一個句子是如何獲得意義的?這句話的真值(truth value)與構成它的詞語的意義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不同語言結構如何影響句子的整體意義?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剖析,本書旨在揭示語言意義的內在規律,並提供一種可操作、可驗證的分析框架。 核心理念:意義即真值條件 形式語義學的核心理念之一,源自弗雷格(Gottlob Frege)的“情境原則”(Principle of Compositionality),即一個句子的意義由其組成部分的意義及其組閤方式決定。而本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討瞭“意義即真值條件”(meaning is truth conditions)的觀點。這句話的意思是,理解一個句子的意義,就是理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這個句子是真的。例如,“雪是白的”這句話,它的意義就是指代“雪”這個概念的實體(如果存在)具有“白色”這一屬性。當現實世界中的雪確實是白色的,這句話就為真;反之,則為假。 這種將意義與真值條件聯係起來的方法,為我們提供瞭一種量化的、可檢驗的語言分析途徑。它允許我們使用形式邏輯係統來推導和驗證句子的意義,從而避免瞭主觀臆斷和模糊不清的解釋。本書將引導讀者熟悉這一核心概念,並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例子,展示如何將自然語言句子映射到邏輯錶達式,並分析這些錶達式所代錶的真值條件。 理性與直覺的橋梁:邏輯工具的應用 要實現對語言意義的精確描述,離不開邏輯學這門強大的工具。本書將係統地介紹形式語義學研究所需的邏輯基礎,包括但不限於: 命題邏輯(Propositional Logic): 介紹命題的真值、聯結詞(如“和”、“或”、“非”、“蘊含”)以及推理規則,為理解更復雜的句子結構打下基礎。 一階謂詞邏輯(First-Order Predicate Logic): 引入量詞(如“所有”、“存在”)、謂詞、個體常項和變項,用以錶達數量關係和屬性,這是分析名詞短語、動詞等詞語意義的關鍵。 模態邏輯(Modal Logic): 探索“可能”、“必然”等模態詞語的邏輯錶達,處理例如“小明可能喜歡蘋果”這類涉及可能性和必然性的語句。 等詞邏輯(Intensional Logic): 麵對諸如“約翰知道莎士比亞寫瞭《哈姆雷特》”這類涉及信念、知識等非真值條件敏感的句子,等詞邏輯提供瞭處理這些復雜語義現象的框架。 本書將逐步引導讀者掌握這些邏輯工具,並演示如何將它們應用於分析自然語言中的各種語義現象,例如: 名詞短語的量化(Quantification of Noun Phrases): 分析“每一個學生”、“一些老師”這類錶達數量關係的短語,理解它們如何與謂詞結閤形成有意義的命題。 謂詞的邏輯形式(Logical Form of Predicates): 揭示動詞、形容詞等作為謂詞,如何描述實體之間的關係或實體的屬性。 量化詞的交互(Interaction of Quantifiers): 探討“所有學生都喜歡某個學科”與“某個學科被所有學生喜歡”在邏輯意義上的細微差彆。 句子連接詞與復閤句(Sentential Connectives and Complex Sentences): 分析“雖然天氣不好,但我們還是去瞭公園”這類由連接詞構成的復閤句,理解其整體意義如何由各部分意義構成。 從詞匯到句子:意義的組閤性解析 形式語義學並非停留在邏輯形式的層麵,它更關注語言的實際運用,並將詞匯意義與句子意義的構成緊密聯係起來。本書將深入探討: 詞匯語義學(Lexical Semantics): 分析單個詞語的意義,例如名詞的指代(reference)、動詞的事件結構(event structure)、形容詞的屬性描述等。理解詞匯的意義是構建句子意義的基石。 句法與語義的交互(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語言的句法結構對意義的構成至關重要。本書將分析不同句法結構如何影響句子的意義,例如語序的變化、從句的嵌入等。通過句法分析,我們可以更精確地理解意義的組閤方式。 量詞的綁定與作用域(Quantifier Binding and Scope): 深入研究量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域問題,理解“我看到一個男人拿著望遠鏡”這句話,究竟是“我拿著望遠鏡看到一個男人”,還是“我看到一個男人,這個男人手裏拿著望遠鏡”。 指稱與指示(Reference and Denotation): 探討名詞短語如何指嚮現實世界中的實體,以及像“這裏”、“現在”這類指示詞如何依賴於語境確定其指代。 超越真值:更深層次的語義探索 雖然真值條件是形式語義學的核心,但語言的豐富性遠不止於此。本書還將觸及一些更具挑戰性的語義現象,並介紹相應的分析方法: 語用學與句內語義的界限(The Boundary between Pragmatics and Sentence Semantics): 語言的意義有時會受到語境、說話人的意圖等語用因素的影響。本書將探討如何區分句子的固有語義和語境賦予的語用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 非真值條件敏感的句子(Non-Truth-Conditional Sentences): 如前所述,信念、願望、命令等句子,其意義的分析不能僅僅局限於真值條件。本書將介紹處理這類句子的方法。 情感色彩與評價性語言(Connotation and Evaluative Language): 語言不僅僅傳遞信息,也承載著情感和評價。雖然形式語義學主要關注客觀意義,但瞭解這些方麵有助於更全麵地理解語言的運用。 本書的價值與受眾 《形式語義學:語言含義的邏輯探尋》適閤對語言的內在機製充滿好奇的讀者。它不僅對語言學專業的學生和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能夠為計算機科學(特彆是自然語言處理)、哲學(特彆是邏輯學和語言哲學)、認知科學等領域的學習者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 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掌握形式邏輯工具,鍛煉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 深入理解語言的本質: 揭示語言意義的深層結構,理解人類思維與語言之間的精密聯係。 掌握分析語言意義的方法: 獲得一種科學、係統的方法來分析和解釋語言的含義,無論是書麵語還是口頭語。 為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為深入探索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認知科學等前沿領域做好準備。 踏入形式語義學的世界,就是開啓一扇通往語言奧秘的大門。本書將以其清晰的邏輯、嚴謹的論證和豐富的實例,幫助讀者理解語言如何通過其內在的邏輯結構來承載意義,並最終實現人類之間豐富而精確的溝通。這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獲取,更是一次思維方式的重塑,一次對我們賴以交流的工具——語言——更深層次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