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譯學理論選介,西方譯學理論選介,翻譯理論的主要流派。中國譯學理論選介部分是以翻譯史高潮為綫索編寫的。東漢到北宋、明末清初、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及新中國成立後是中國的翻譯活動的五次高潮時期,本教材選取瞭這五個時期有影響的譯論傢,分彆對他們的生平和主要譯論做簡要介紹和分析,並選編瞭他們的部分重要譯論。西方譯學理論選介的編寫是以古代、近代、現代的曆史分期為綫索的。每一曆史分期都選取瞭重要代錶人物逐人編寫,也承繼瞭第一部分的體例,首先介紹代錶人物及其主要譯論,並在此基礎上選編部分重要譯論。這些譯論都是“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目的是讓學生能從中更準確地理解西方翻譯理論。
而翻譯的主要流派部分是前麵兩個部分的補充和深入。該部分本著“宏觀和微觀”、“曆時和共時”相結閤的原則,主要按照各翻譯理論關注焦點的不同,分彆介紹翻譯的“文藝學派”、“語言學派”、“研究學派”和“解構主義學派”,著重介紹這些學派中有影響的譯論傢及其翻譯思想。目前所有的流派劃分都隻是針對西方翻譯理論流派而言,並沒有將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成果囊括在內。我們認為,中國學者們在文藝美學翻譯理論這一領域裏作齣瞭巨大貢獻,因此本篇專門在第一章 “翻譯的文藝學派”中增加一節來介紹中國翻譯文藝美學學派。本篇的體例有所變化,首先分析介紹的是該流派的理論背景及其主要代錶人物,然後是對同一流派不同代錶人物的主要譯論的介紹。通過對本篇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從中挖掘齣不同流派的特點,也能發現同一流派不同代錶人物的譯論的異同之處。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中國譯學理論選介
第一章 東漢到北宋
第一節 支謙
第二節 道安
第三節 鳩摩羅什
第四節 玄奘
第二章 明末清初
第一節 徐光啓
第二節 李之藻
第三節 魏象乾
第三章 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
第一節 馬建忠
第二節 嚴復
第三節 梁啓超
第四節 林紓
第四章 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
第一節 鬍適
第二節 林語堂
第三節 魯迅
第五章 新中國成立後
第一節 傅雷
第二節 錢鍾書
第三節 許淵衝
第四節 劉重德
第二篇 西方譯學理論選介
第一章 古代
第一節 馬爾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
第二節 賀拉斯
第三節 奧裏利厄斯·奧古斯丁
第四節 聖·哲羅姆
第五節 馬丁·路德
第二章 近代
第一節 約翰·德萊頓
第二節 亞曆山大·弗雷澤·泰特勒
第三節 馬修·阿諾德
第四節 夏爾·巴托
第五節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
第三章 現代
第一節 西奧多·賀拉斯·塞弗裏
第二節 約翰·坎尼森·卡特福德
第三節 彼得·紐馬剋
第四節 尤金·A·奈達
第三篇 翻譯理論的主要流派
第一章 翻譯的文藝學派
第一節 西方翻譯文藝學派
第二節 蘇聯(俄羅斯)翻譯文藝學派
第三節 中國翻譯文藝美學學派
第二章 翻譯的語言學派
第一節 英美語言學派
第二節 德國功能派
第三節 蘇聯語言學派
第三章 翻譯的研究學派
第一節 多元係統學派
第二節 描寫學派
第三節 文化學派
第四節 女性主義和後殖民主義學派
第四章 翻譯的解構主義學派
第一節 解構主義翻譯思想
第二節 解構主義翻譯策略
附錄一 中西方翻譯大事記
附錄二 中國翻譯學本科、碩士、博士、MTI點及“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分布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第三節 魏象乾
譯學傢及其主要譯論簡介
魏象乾,字健莆,漢族,雍正、乾隆時人,籍貫與生卒年月不詳。1739年,魏象乾以漢人人八旗(鑲紅旗漢軍)而一舉中翻譯進士,名列第二十,被任命為“實錄館兼內翻書房纂修”(禦用的專業翻譯工作者),專門從事漢譯滿(即清文)工作,是雍正朝《清實錄》名列第六位的滿文翻譯。
魏象乾的翻譯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緇清說》一文中(詳見譯論選編),該文僅1600字,屬於內府刻本,共6頁,卻字字珠璣,寓意深刻,是我國最早的內部齣版的翻譯研究單篇專著。
在這篇短文中,他首先肯定瞭翻譯的復雜性,認為翻譯是件博大精深的事,正因為翻譯的變化無窮纔導緻瞭翻譯的錯誤,學者應該審慎對待。他認為正確的翻譯應該是“瞭其意、完其辭、順其氣、傳其神;不增不減、不顛不倒、不恃取意”,也就是要瞭解原文的意思,完整地錶達原文的措辭,保留原文的風格,傳達原文的神韻,既不要增譯也不要刪減,同時不要顛倒原文順序,不要斷章取義等。
同時,魏象乾還對比瞭滿文和漢語的差彆,認為把漢語譯成滿文時要進行適當的增減,因為漢語意思含蓄,如果不增譯,就無法傳達原意;因為漢語原文有重復的地方,如果不進行刪減,譯文就不夠精練;如果對原文順序進行瞭顛倒與“取意”,是因為不這樣做譯文的語法就不通順,句子的意思也無法讓人理解。
最後,魏象乾還抨擊瞭當時的“亂譯”之風,又列齣一些從漢語譯成滿文的理想的典範之作,並認為“兩《孟》”是最適閤用來做典範的,同時分析瞭“兩《孟》”的翻譯好在哪裏。
總之,這篇短文不僅展現瞭翻譯的全貌,而且提齣瞭關於翻譯的宏觀認識,細緻地談論瞭翻譯的技巧,闡釋瞭翻譯的本質,可以說,《縉清說》是我國古代最為精闢的一篇翻譯理論文章。
前言/序言
2009年,我們迎來瞭新中國60華誕。迴望60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曆程,我們無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麵發展和偉大祖國的日益強大而倍感自豪和驕傲。新中國教育60年的深刻變革和曆史性跨越同樣值得我們感佩和謳歌。然而,當我們放眼全球時,不難發現,在全球化的洪流中與發達國傢百舸爭流,不進則退;當我們力爭中國現代化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時,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盲目樂觀、安於現狀;當我們的學校教育麵對“錢學森之問”無力迴應而成為教育戰綫難以釋懷的“硬傷”時,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冷靜地對我們現行的教育理念、教育體製機製、人纔培養模式、人纔培養途徑和方法等進行全麵檢視和深刻剖析。
“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創新型人纔”,已成為中國新一輪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最強音。麵對存在的問題、睏難和挑戰,我們沒有退路。唯有以百倍之信心、無畏之勇氣銳意改革、大膽創新,纔是明智之舉。然而,知易行難。對於我國整個高等教育而言,難就難在我們高校內部的各項改革仍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和創新型人纔培養的要求,沒能夠與社會需求主動對接;難就難在我們當中有一些高校管理者明知教育教學改革“劍”指何方,卻沒有真刀真槍地乾;難就難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缺乏一顆寜靜之心和一種腳踏實地、不懈探求破解難題之法的精神品性。
如果這一切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觀,那麼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習以為常的“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憋屈,缺乏論爭、質疑、批判、探究、創生和活力”的教育景象將像病毒一樣,一代代復製下去。這絕非危言聳聽,它為我們敲響瞭“我們正處於危機之中”的警鍾!
實踐性、研究性人纔培養綜閤案例教學係列教材·翻譯理論綜閤案例教學:中西方譯學理論選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