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感悟 初读《论语·学而》,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其质朴无华的语言,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沉人生哲理。篇首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看似平淡,实则勾勒出了君子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安贫乐道的理想状态。“学而时习之”,强调了学习的实践性和持续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复一日的温习与体悟,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展现了君子广交益友、分享学问的乐于助人与胸襟。“人不知而不愠”,更是将君子的境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以他人的评价为标准,不因不被理解而心生怨怼,这是一种何等的自信与豁达!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外界的评价所困扰,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学而》篇恰恰给予了我们一种心灵的解脱之道。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这段对话,进一步阐释了“乐”与“好礼”的高尚品德,它并非仅仅做到“不谄”“不骄”的消极层面,而是要达到一种积极主动的境界,在任何境遇下都能保持内心的愉悦和礼仪的规范。读《学而》,我感受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也体会到了一种朴素而又强大的力量,激励我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内心的充实与安宁。
评分《道德经》的“道”与“无为” 《道德经》中“道”的概念,始终是我思考的焦点。老子所说的“道”,既是万物的本源,又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是无始无终、无形无象的终极存在。然而,这“道”又是如此的“无名”,因为一旦被命名,就落入了形而下的范畴,无法完全表达其精髓。这种对“道”的描述,让我联想到一些东方哲学中对“空”的阐释,即超越一切概念和形式的存在。而与“道”紧密相连的,便是“无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妄加干涉,不强求,不执着。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其柔弱、包容、不争的特性,滋养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恰恰是“无为”的最高境界。老子反对人为的机巧与造作,提倡返璞归真,回归事物的本初状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道出了“无为”的深刻内涵——通过不断的“损”和“舍”,去除多余的欲望和执念,最终达到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在现代社会,我们被各种信息和欲望所包围,常常感到身心俱疲。《道德经》的“无为”思想,如同一股清流,涤荡着我浮躁的心灵,引导我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追求一种更加宁静、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
评分《诗经·国风》中的乡愁 当我沉浸在《诗经·国风》的字里行间,那些古老的歌谣仿佛穿越时空,将我带回了遥远的农耕时代,触动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乡愁。《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描绘,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更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纯真向往,那份对心仪之人的思念,跨越了季节,触动了心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尽了新嫁娘的娇羞与喜悦,也寄托了人们对家庭美满的期盼。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则是一曲关于追寻与失落的动人篇章。那“在水一方”的伊人,究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还是远方的亲人,抑或是已经逝去的时光?那份朦胧的、带着些许怅惘的思念, resonates with me deeply. 《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更是将离愁别绪刻画得淋漓尽致。战士们离开家园时的春意盎然,与归来时饱经风霜的萧瑟形成强烈对比,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家国情怀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些《国风》的诗篇,用最朴素的语言,记录了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对爱情的歌颂,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对家乡、对亲人、对过往时光的种种情愫。每一次翻阅,都仿佛一次与古人的对话,一次对心灵的洗涤,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懂得乡愁的重量。
评分《易经·系辞上传》的宇宙观 《易经·系辞上传》所展现的宇宙观,着实令人心生敬畏。它并非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书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论述,简洁却深刻地揭示了天地万物的本质。“道”是形而上的、无形无相的规律,而“器”则是形而下的、具体的物质形态。这让我联想到现代科学对宇宙的探索,从微观粒子到宏观星系,不都是“道”在不同层面的显现吗?《系辞传》还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点,将宇宙的根本动力归结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与变化,这种辩证统一的思想,贯穿于天地万物的始终。乾卦的刚健,坤卦的包容,震卦的奋起,艮卦的停止,坎卦的险阻,离卦的光明,巽卦的柔顺,兑卦的喜悦,无不体现着阴阳消长、循环往复的规律。书中对“天道”的描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更是将宇宙的规律与人生哲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予了我们行动的指南和为人处世的准则。我尤其被“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吸引,古人正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思考,才得以洞察宇宙的奥秘,并将其凝练成《易经》这样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每一次阅读《系辞传》,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精神冥想,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宇宙的关系,感悟到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大道至简的哲学智慧。
评分《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翻开《庄子·逍遥游》,脑海中立刻被一股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意境所笼罩。篇首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便以磅礴的想象力拉开了这场精神之旅的序幕。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从这浩渺的鲲鹏之变,我仿佛看到了生命在宇宙宏大背景下的渺小与伟大,看到了超越一切束缚的可能性。庄子笔下的“逍遥”,并非无所事事,而是摆脱了世俗功利、名缰利锁的束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那些“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短生之物,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认知的局限性与解放的可能性。文中“曳尾于涂中”的惠施,与“不离洿泥”的庄子,一者执着于事物的表象和实用,一者则追求一种精神的超脱,其间的辩论,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也让我反思,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究竟该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读《逍遥游》,如饮醇酒,回味无穷,它教会我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人生,去追寻那份不为外物所役的内在安宁。
评分经典国学好书,印刷质量很好,版本也好,纸张还行,制作精美,搞活动买的也很实惠,原来在京东买书不多,依这次购物体验可以多多买了
评分康熙政要卷九
评分全套买了。优惠力度太大。可以读很久了
评分慎所好第二十二
评分康熙政要卷十五
评分买了一批经典国学书籍,先收藏之!
评分中州古籍出版的这套书,非常喜欢!
评分如果说兵家谋略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主要侧重于军事领域;法家谋略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政治领域;纵横家谋略以《鬼谷子》为代表,主要理于外交领域的话,那么,唐代赵蕤的《国学经典:长短经(套装上下册)》则集中国古代谋略之大成,大到治国用兵、识人用人,小到世故人情、生活智慧,一网打尽,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谋略思想。本书在恢弘的历史画卷的展示中升华出谋略的内核,在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和生活故事的叙说中剔透出谋略的真谛,读之,既回肠荡气,又情趣盎然,令人掩卷难忘。
评分公羊之祖!相见恨晚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