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词语疑难详解

西班牙语词语疑难详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士钰 著
图书标签:
  • 西班牙语
  • 词汇
  • 语法
  • 学习
  • 外语
  • 语言学
  • 疑难词汇
  • 详解
  • 词典
  • 西班牙语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60090412
版次:1
商品编码:10214326
品牌:外研社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7
正文语种:西班牙语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作者经十几年积累的教案为素材,总结和剖析了学习者在西班牙语词语方面的误区和疑难同题
  解析详尽并配有例句,有助于理解和应用
  按词条拼音顺序排列,方便查找
  是您学习西班牙语必不可少的图书

作者简介

  赵士钰,1961—1964年外交部翻译处任翻译。
  1964—199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任教。在北外期间,1967—1968年参加中共中央马恩歹Ⅱ斯著作编译局组织的《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卷西班牙文版翻译工作。
  1976—1977年参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翻译工作。
  1978—1981年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新西汉词典》组编篡该词典的工作。
  1990年起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聘任为西班牙语教授。
  个人主要著作和研究成果
  《汉语、西班牙语双语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新编汉西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今日汉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译作:《希腊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
  译作:《马塞多尼奥·费尔南德斯》等8篇博尔赫斯写的序言,收在《博尔赫斯全集》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译作:《干旱》、《合同工》等6篇拉美短篇小说,收在《拉丁美洲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目录

A
a sabiendas
abandonar
abdomen
aborigen
acabar
acomodado
aconsejar
acontecimiento
adecuado
adiestrar
adulto
aeródromo
aeropuerto
afectar
afeites
afilar
aflojar
afrontar
agenda
agitar
agónico
agonizante
agradar
agradecer
agreslon
aguardar
aguzar
ahorrar
ahorrativo
aire
al este/sur, oeste, norte/de
al igual que
alargar
alcohol
alegre
alguien
alguno
alistar
alternativa
alto adv.
amo
amolar
anócdota
anfitriSn
antes... que
antiguo
anunciar
afio, mes, semana
aSoranza
aparcar
aparentar
apartamento
apartarse
ápice
apretujar
……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西班牙语词语疑难详解》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详细且自然: --- 《探寻古籍的秘密:中世纪手稿的装帧与修复》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中世纪时期,特别是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间,欧洲各地修道院与宫廷图书馆中,羊皮纸和早期纸质手稿的制作、装帧工艺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与保护实践。全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物案例为基础,旨在为古籍保护者、历史文献研究者以及对手工艺复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 第一部分:载体的选择与准备——从羊皮到纸 在探讨装帧之前,我们必须追溯到承载文字的根本——书写材料。本部分详细描述了中世纪欧洲对不同载体的偏好与技术差异。 1. 羊皮纸的制作工艺: 羊皮纸(Vellum and Parchment)的制作是一个耗时长久且技术精密的流程。书中详细解析了从选取特定年龄段的动物皮,到浸泡于石灰水、刮除毛发和肉渣、拉伸干燥等一系列步骤。我们特别关注了不同地区对羊皮处理的微妙差异,例如意大利北部和法兰西地区在鞣制和打磨上的技术偏好,以及这些处理方式如何影响羊皮纸的韧性、颜色和最终的墨水吸收性。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关于“受损羊皮纸”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在早期修复过程中,如何利用附加的箔片或蜡封来加固脆弱的边缘。 2. 早期纸张的引入与适应: 随着阿拉伯世界造纸技术的西传,欧洲在13世纪开始逐渐使用纸张。然而,早期的欧洲纸张往往含有较多的亚麻纤维或碎布,其酸性较高,易于脆化。本书对比分析了羊皮纸与纸张在装帧处理上的区别:纸张需要更细致的衬垫和粘合剂,以应对其较低的物理强度。我们引用了现存的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图书馆记录,展示了当时抄写员和装帧师是如何根据纸张的批次和质量来调整装订间距和封面的选择。 第二部分:结构艺术——装帧的技术体系 中世纪的装帧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文本,更是身份、财富和知识地位的象征。本部分将结构解构为若干关键环节。 1. 书帖的制作与对裁: 文本通常是以小册子(Gatherings或Quire)的形式汇集而成。我们详述了“对裁”(Bisection)的技术——如何将一张大皮纸或纸张折叠多次,确保文字的排版方向正确,以及抄写员如何利用水渍线和规矩线来引导书写。书中附有大量图解,演示了不同时期(如罗马式、哥特式)对书帖数量的偏好,例如,哥特式书籍倾向于使用较小的四开本或八开本。 2. 缝合的艺术: 缝合是决定书籍寿命的核心环节。书中详细对比了系带式装订(Limp Binding)和板夹式硬壳装订(Case Binding)的演变。早期的系带式装订多使用麻线或羊肠线,直接穿过书帖边缘。而硬壳装订的出现,标志着技术上的重大飞跃,它涉及到“背脊(Spine)”的加固处理。我们分析了使用皮条或木条作为“肋骨”(Ribs)的结构,以及这些肋骨如何在封面上被镂空或凸显,以增强封面与书脊的结合力。 3. 封面材料与装饰: 从简朴的皮革包裹到奢华的宝石镶嵌,封面材料的选择反映了书籍的用途。本章重点探讨了: 软木封与皮革: 详细记录了中世纪鞣制皮革(如山羊皮、牛皮)的配方,以及皮革上压印(Blind Tooling)的图案主题,从几何纹样到圣经场景的微缩浮雕。 金属与宝石: 针对礼拜用书和皇室藏书,本书深入研究了铜、银、金质饰件的应用。我们特别分析了“宝石镶嵌技术”中,如何使用天然矿石或人造玻璃来模仿珍稀宝石,以及这些金属件如何通过“角钉”(Clasps)与书脊连接,以防止纸张受潮而拱起变形。 第三部分:保护与修复的历史视角 古籍的修复史本身就是一部技术演变史。本书通过对多个知名图书馆(如梵蒂冈图书馆、英国图书馆)馆藏的实际分析,探讨了历代修复师的“干预哲学”。 1. 早期修补材料的辨识: 探讨了早期(16世纪前)修复师使用的胶水、补丁和加固纸张的材料。许多古代的“修复”实际上是基于当时的材料限制进行的“加固”,例如使用动物胶、浆糊和不同色调的羊皮纸来填补破洞。我们揭示了如何利用紫外光和红外扫描技术来区分原始文本层和后期的修补层。 2. 防虫与防霉的传统方法: 针对中世纪书籍常面临的书虫和霉菌侵蚀,书中梳理了当时记录的防护措施,包括在书脊中填充芳香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的实践,以及使用特定的油脂涂抹皮革封面以保持其韧性的古老技术。 3. 侧边装饰的保存: 许多中世纪手稿的侧边绘有华丽的装饰性边饰(Illuminated Margins)。本书专题讨论了金箔的附着技术(如胶合剂的配方和金粉的研磨)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剥落,以及现代修复中对“可逆性”原则的严格遵守与古代修复方法的冲突与融合。 结论:时间的回响 《探寻古籍的秘密》不仅是对技术的记录,更是对古代工匠智慧的致敬。每一道缝线、每一块皮革、每一个压印,都承载着跨越千年的信息。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视角,理解书籍作为物质实体,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保持其完整性与美学价值。阅读本书,如同亲手触摸那沉睡在历史深处的智慧之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西班牙语词语疑难详解》时,我几乎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太多声称能“解决疑难”的书籍,最终都沦为了束之高阁的装饰品。然而,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展现出一种罕见的逻辑性。它的难度曲线设计得非常平滑,从最基本的词义混淆开始,逐步深入到那些涉及哲学层面或历史演变的词汇变迁。我个人尤其推崇其对“非正式用语”和“专业术语”的收录和区分。很多词汇书往往只关注正式书面语,但这部作品却非常现实地顾及到了学习者在日常交流中必然会遇到的那些“不那么标准”的表达。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明智,他明确指出哪些词汇在何种场合下使用是得体或不得体的,避免了学习者因误用而造成的社交尴尬。这种“风险提示”的设计,比单纯的词义解释更具操作指导意义,体现了作者对真实世界语言使用场景的深刻洞察力。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学术良心”。它没有为了追求厚度而进行无效的注水,每一页、每一个词条的解析都紧扣“疑难”二字,直击痛点。我过去一直对西班牙语中的某些表达习惯感到困惑,它们似乎违背了一般的逻辑,但这本书通过追溯其词源和历史语境,给出了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例如,对于一些动词不定式的用法,书中提供的图表化解析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的规则,使得记忆和应用变得直观许多。我特别喜欢它对“同源异义”词汇的专门板块,这部分内容处理得极其精妙,通过对比拉丁语或古西班牙语的根源,解释了为什么两个看似相关的词汇在现代语言中会发展出完全不同的含义。这种深层挖掘,远非一般的词典所能提供。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部关于西班牙语思维方式的精炼解读,它促使我不再只是“翻译”单词,而是真正开始“思考”语言背后的逻辑。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像一本传统的语法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西班牙语导师,坐在你对面,慢条斯理地为你拨开层层迷雾。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大胆地挑战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但其实并不完全准确的“翻译定论”。它会直接指出某些常见词典给出的释义是如何误导了学习者,从而推荐一个更符合当地人思维习惯的理解方式。这种“反教条主义”的学术态度,我非常欣赏。例如,书中对某些感叹词的解析,就非常到位——它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特定场合使用A比使用B更具有冲击力,而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它们都可以表示惊讶”。此外,作者在论述过程中,经常穿插一些关于西班牙语国家文化背景的小插曲,这些文化信息与词汇的演变紧密结合,使得记忆不再是机械的重复,而变成了一种对文化脉络的探索。总的来说,它成功地将“知识点”升级成了“文化体验”,这种结合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催化作用。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内心是抱着一种略微挑剔的心态去审视它的。毕竟,市面上关于西班牙语词汇的书籍汗牛充栋,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其独到之处。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深度和广度兼备的案例库。它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式的解释,而是大量引用了西班牙语文学作品、现代新闻报道甚至网络俚语中的真实语境,这使得那些原本枯燥的语法点和词汇辨析瞬间“活”了起来。比如,对于“ser”和“estar”这种永恒的难题,作者没有采用老套的“本质与状态”的简单二分法,而是构建了一套基于“时间维度”和“情感投射”的复杂模型进行解释,这对我这个已经学习了多年西语,却总感觉无法彻底掌握其精髓的“老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醍醐灌顶的体验。我甚至发现了一些我之前在其他任何教材中都未曾见过的、非常小众但极其实用的表达方式。这种对细节的偏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教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足,也许是对于初学者的友好度略有下降,毕竟那些复杂的语境分析,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语言的人来说,可能需要反复消化。

评分

这本关于西班牙语词汇疑难解析的书籍,我期待已久,但实际阅读后,发现它在某些方面超出了我的预期,而在另一些方面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首先,从排版和设计上来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显得既专业又不失典雅。内页纸张质地优良,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也不会觉得眼睛干涩。尤其是对那些经常需要查阅、翻阅的词条,这种纸张的耐用性也是一个加分项。内容组织上,作者显然花费了不少心思进行分类和梳理,初学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基础的、高频出现的易混淆词组。然而,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对“语境依赖性”的探讨。作者没有停留在单纯的词义罗列上,而是深入挖掘了某些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如欧洲西班牙语与拉美西班牙语的差异)中的细微差别,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对于希望达到流利、地道水平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料。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那些“看似相同,实则南辕北辙”的近义词的对比章节,它们的设计初衷显然是帮助读者避免那些尴尬的交流失误。

评分

De nada:不客气

评分

编写和印刷都很好,不是入门图书。

评分

,字母a的头上有“~”;在tres一词中,字母e的头上有“^”]

评分

tú:你

评分

Adiós:再见

评分

Adiós:再见

评分

Amigo/Amiga:男性朋友/女性朋友

评分

从初学时期一直用,觉得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评分

Díos mío:我的天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