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由陈鼓应注释的这本《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新修订重排本)》参考了古今中外各种校注本,择善而从,对《庄子》全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是一部较好的《庄子》通俗读本。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泽》、《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及《耶稣画像》等。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胠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逹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难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本书主要参考书
庄子综合索引
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说,这套书的实用性简直是顶级的。我习惯于在阅读时做大量的批注和勾画,传统的精装本往往因为纸张太薄或装订太紧而无法很好地承载这种“再创作”。但这套书的开本适中,书脊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即便是上下册连在一起阅读,也能平摊在桌面上,并且留出了足够的空白区域供读者记录心得体会。更贴心的是,它似乎在注释的布局上做了优化,常常将对上下文关联性强的注释放在页脚或页侧,而不是完全打断原文的阅读流。这种设计极大地减少了频繁翻页查找的麻烦,使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得以维持。对我而言,读书不只是获取信息,更是与古人对话、与自我思想碰撞的过程,这套书在物理形态和信息呈现方式上所提供的便利,让这种深度的、持续的“对话”成为了可能。它不仅是一套可以放在书架上展示的珍品,更是可以被真正“使用”起来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套书的内容结构安排,对于系统学习者来说简直是一份福音。它并非简单地按照《庄子》的篇目顺序排列,而是似乎经过了精心的编排和重组,虽然内容覆盖了全本,但其内在逻辑的梳理,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我注意到在某些主题思想相近的篇章之间,可能被安排在了相近的阅读段落,这极大地帮助读者构建起庄子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例如,关于“齐物”和“逍遥”的讨论,在不同的章节中都有涉及,但译注者似乎通过章节的排列和注释的相互参照,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晰的路径,让读者可以循序渐进地理解这些核心概念是如何在庄子的不同论述中展开和深化。这种宏观的结构设计,远超出了单纯的文本校对和翻译工作,它体现了编纂者对《庄子》思想体系的深刻洞察,使得原本看似跳跃的文本,变得条理分明,对于希望深入研究而非走马观花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极佳的“导航地图”。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业余爱好者,我对市面上各种版本的《庄子》都有所涉猎,但很多版本在校勘和版本选择上总有瑕疵,或者依赖于某一特定底本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参考。这套“新修订重排本”,光是“重排”二字就暗示了其背后可能涉及了对不同宋本、明刻本的细致比对和审慎抉择。通过阅读其中的一些关键段落,我能感受到译注者在处理那些存在争议或异文的文本时,所表现出的严谨性。他们并非武断地选择一个读法,而是往往会在注释中提及其他可能的解释或者不同的版本记录,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究的乐趣。这种对文本源流的尊重和细致的考证工作,是判断一套古籍整理水平高下的试金石。它不仅是一本供人阅读的书,更像是一份带有研究价值的参考资料,让我在对照其他古籍时,也能更加确信自己所读到的文本是经过了多方检验的可靠版本,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雅致的深蓝色调,配以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字,那种沉静中透着古韵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一上手就感受到它非同一般的分量。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光滑纸,而是带着微微的纤维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字体排版更是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行距和字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古奥的文本,在现代排版技术的辅助下,也显得井井有条,阅读起来非常顺畅。特别是那个“新修订重排本”的字样,让作为资深读者的我,立刻就能察觉到这次再版的诚意,不仅仅是简单的翻印,而是有实质性的改进。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克制,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一切都服务于内容本身,让阅读回归到最纯粹的状态,这种对书籍本体的尊重,在如今浮躁的出版界中,实属难得。光是捧着它,就仿佛已经完成了一次与古代哲思的初步对谈,期待接下来的深度探索。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是冲着它“今注今译”的定位去的,因为过去的版本总是在晦涩难懂与过于口语化之间摇摆不定,要么是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是翻译得过于轻佻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这套书的译注工作,在我看来,成功地找到了那个完美的平衡点。它保留了庄子原文的翩跹想象和汪洋恣肆的文风,但在关键的、容易引起歧义的段落,注释部分则展现了极高的文献学功底,引经据典,清晰地阐释了其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含义。更妙的是“今译”部分,它没有一股脑地把所有哲理都压成现代的白话文,而是用一种既流畅又带着些许古典美的现代汉语来转述,使得那些超越时空的智慧,能够精准无误地触达当代读者的心扉。举个例子,对于那些描绘逍遥境界的句子,译者没有用平铺直叙的叙事,而是巧妙地运用了现代文学的修辞手法,使得读者的心神仿佛也随着那“胠箧”的鸿鹄一起,瞬间拔高,体会到了那种超脱物外的洒脱。这种既尊重经典又服务读者的态度,是优秀译注本的最高标准。
评分陈鼓应版本的还是比较通俗易懂
评分书是好书,可收到之后,一本脏兮兮的,包装不够用心。尤其是,写了要发票的,竟然没开发票,差评!
评分五、本书注译时,除参考古今校注外,还参考英、日文和大陆学者有关庄污的专述。本书的参考,只限于考据字义的解释,这是据于学术上的需要,不涉及政治思想问题。
评分印刷精良中华书局不错
评分印刷精良中华书局不错
评分四、庄书极为庞杂,而杂篇中尤为杂乱。为了明晰起见,将全书标上数字号码以分节次段落。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陈鼓应版本的还是比较通俗易懂
评分繁体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