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易经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易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易经
  • 国学
  • 经典
  • 文化
  • 哲学
  • 传统文化
  • 周易
  • 八卦
  • 预测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畅行智慧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865733656
商品编码:25717449644

具体描述

书名: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易经

定价:12元

作者:周鹏鹏 译

出版社:京华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712

字数:

页码:1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群经之首——含了宇宙、鬼神莫测的智慧,是十足的“天书”。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朱熹在评论程颐《易传》时说:“《易传》明白,无难看。但伊川以天下许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中,若作《易》看,即无意味;唯将来作事看,即字字句句有用处。”
★《易》是用来研究天地奥秘的工具,本身无思无为,不具有言告的功能,但在易简的形式中寓托着深刻的道理。它以阴阳二种爻的上下往来表示物的冲突、和谐、运动变化。
★ 曾仕强在《易经的奥秘》中提到——“《易经》太大了,一个很大像北京城这样的都市,你从哪一条路进来都是都是进了北京城,可是进来以后还是摸不着头脑,每 一个人只讲对一部分,很难把它讲的很全,所以为什么老是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偏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他只看到一个角度。所以要研究《易经》一定要有比较宽 广的容性,要彼此尊重。”



【易经 目录】

上经

乾【卦一】乾为天 / 005
坤【卦二】坤为地 / 008
屯【卦三】水雷屯 / 011
蒙【卦四】山水蒙 / 014
需【卦五】水天需 / 016
讼【卦六】天水讼 / 018
师【卦七】地水师 / 021
比【卦八】水地比 / 023
小畜【卦九】风天小畜 / 025
履【卦十】天泽履 / 028
泰【卦十一】地天泰 / 030
否【卦十二】天地否 / 032
同人【卦十三】天火同人 / 034
大有【卦十四】火天大有 / 036
谦【卦十五】地山谦 / 038
豫【卦十六】雷地豫 / 041
随【卦十七】泽雷随 / 043
蛊【卦十八】山风蛊 / 045
临【卦十九】地泽临 / 047
观【卦二十】风地观 / 049
噬嗑【卦二十一】火雷噬嗑 / 052
贲【卦二十二】山火贲 / 054
剥【卦二十三】山地剥 / 056
复【卦二十四】地雷复 / 058
无妄【卦二十五】天雷无妄 / 060
大畜【卦二十六】山天大畜 / 062
颐【卦二十七】山雷颐 / 064
大过【卦二十八】泽风大过 / 066
坎【卦二十九】坎为水 / 069
离【卦三十】离为火 / 071

下经

咸【卦三十一】泽山咸 / 075
恒【卦三十二】雷风恒 / 077
遁【卦三十三】天山遁 / 079
大壮【卦三十四】雷天大壮 / 082
晋【卦三十五】火地晋 / 084
明夷【卦三十六】地火明夷 / 086
家人【卦三十七】风火家人 / 089
睽【卦三十八】火泽睽 / 092
蹇【卦三十九】水山蹇 / 094
解【卦四十】雷水解 / 097
损【卦四十一】山泽损 / 099
益【卦四十二】风雷益 / 102
夬【卦四十三】泽天夬 / 104
姤【卦四十四】天风姤 / 107
萃【卦四十五】泽地萃 / 109
升【卦四十六】地风升 / 111
困【卦四十七】泽水困 / 113
井【卦四十八】水风井 / 115
革【卦四十九】泽火革 / 117
鼎【卦五十】火风鼎 / 119
震【卦五十一】震为雷 / 122
艮【卦五十二】艮为山 / 124
渐【卦五十三】风山渐 / 126
归妹【卦五十四】雷泽归妹 / 128
丰【卦五十五】雷火丰 / 130
旅【卦五十六】火山旅 / 132
巽【卦五十七】巽为风 / 134
兑【卦五十八】兑为泽 / 136
涣【卦五十九】风水涣 / 138
节【卦六十】水泽节 / 140
中孚【卦六十一】风泽中孚 / 142
小过【卦六十二】雷山小过 / 144
既济【卦六十三】水火既济 / 146
未济【卦六十四】火水未济 / 148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易经》 洞见天道,体悟人生——《易经》智慧的千年回响 在中国浩瀚的文明长河中,若论哪一部经典最能承载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最具普遍意义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那非《易经》莫属。它并非一本单纯的占卜之书,更是一部蕴含着深邃哲理、指导人生实践的百科全书。历经数千年,它如同一面古老的铜镜,映照着天地的变化,也折射出人心的律动,为无数寻求真理的灵魂提供了启示和指引。 《易经》,又称《周易》,其核心在于“变易”。它认为宇宙万物,无一不在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一套严谨而和谐的规律,这套规律便是“道”。《易经》正是通过对这些规律的观察、归纳和阐释,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精妙的宇宙模型。从最基本的阴阳二元对立统一,到八卦的生成与演变,再到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辞,每一个层面的解读,都凝聚着先哲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规律的深刻洞察。 一、 阴阳之道:万物生长的根本动力 《易经》的思维起点,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代表着混沌初开、未分化的本源状态,而“两仪”便是阴阳。阴阳并非简单的善恶对立,而是描述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两个基本方面。阳代表着积极、主动、光明、刚健;阴则代表着消极、被动、黑暗、柔顺。然而,这并非绝对的划分,阴阳之中互含,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它们在动态的平衡中促成了万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 例如,昼与夜,白天属阳,夜晚属阴。白天提供光明和能量,促进生长;夜晚则带来休息和沉淀,为新的生命积蓄力量。男女,男属阳,女属阴。男女结合,阴阳相配,方能繁衍后代,延续生命。寒与热,寒属阴,热属阳。适度的寒热交替,构成了四季的循环,也滋养了万物的生长。这种对阴阳互动和转化的深刻理解,是《易经》哲学体系的基石,也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根本性的视角。 二、 八卦符号:天地万象的抽象浓缩 从阴阳两个基本元素出发,《易经》进一步推演出了八个基本符号,即“八卦”。它们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一个卦象都由三个爻组成,爻又代表着阴阳两种状态(断的为阳爻,断的为阴爻)。 这八个卦象,并非任意组合,而是象征着天地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八种基本“象”或“境”。乾代表天,象征着刚健、创造、君王;坤代表地,象征着包容、承载、滋养;震代表雷,象征着动、起、新生;巽代表风,象征着入、顺、渗透;坎代表水,象征着险、陷、沟通;离代表火,象征着光明、附丽、文明;艮代表山,象征着止、静、坚固;兑代表泽,象征着悦、合、开放。 八卦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四卦”。每一卦都由上下两个卦组成,共六个爻。这六十四卦,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状态。例如,“乾”卦(☰☰)象征着天道刚健,永不止息,是君王、领导者的象征;“坤”卦”(☷☷)象征着大地的厚德载物,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泰”卦(☰☷)象征着天地交合,阴阳相济,是安定、繁荣的局面;“否”卦(☷☰)则象征着天地不交,阴阳阻隔,是动荡、衰败的时期。 《易经》通过对这些卦象的描绘和阐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一个卦辞,都是对该卦所象征情境的精炼总结,而每一爻的爻辞,则进一步细化了该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应有的态度。 三、 象数之学:观察与推理的智慧 《易经》的解读,离不开“象”和“数”。“象”是指卦象所代表的形象和意义,是对事物形态和状态的描绘。“数”则是指卦象的构成和变化所蕴含的数字规律。例如,乾卦由三个阳爻组成,每个阳爻代表“九”(阳爻的数字),所以乾卦的卦辞中常常出现与“九”相关的计数;坤卦由三个阴爻组成,每个阴爻代表“六”(阴爻的数字),所以坤卦的卦辞中常出现与“六”相关的计数。 这种“象数之学”,体现了先哲们严谨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他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总结出规律,并用抽象的符号和数字来表达。这种方法,既有直观的形象感,又有严密的逻辑性,使得《易经》能够成为一套既能启迪思维,又能指导实践的知识体系。 四、 哲理人生:修身齐家的智慧指南 《易经》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对宇宙规律的探索,更在于它如何指导人们安身立命,实现人生的价值。它提供了一套关于如何应对变化、如何把握时机、如何趋吉避凶的人生哲学。 1. 顺应变化,不妄为: 《易经》的核心思想是“变易”。它教导我们要认识到世事无常,变化是宇宙的常态。因此,我们不应固守成规,更不应逆势而行。当顺应大势,把握变化中的规律,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2. 刚柔并济,中庸之道: 阴阳的平衡是《易经》强调的重要原则。在人生中,这意味着要懂得刚强与柔顺的结合。刚则有担当,有魄力;柔则有韧性,有包容。过刚易折,过柔则弱。只有将两者巧妙地结合,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强调适度、平和、不过不及。 3. 慎思明辨,未雨绸缪: 《易经》的卦辞和爻辞中,充满了对各种情境的预警和建议。它鼓励人们在行动之前,要深思熟虑,明辨是非。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到“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形势中保持主动,避免陷入困境。 4. 学习与进取,永不止步: 乾卦象征着永恒的刚健和创造力。《易经》鼓励人们要像天一样,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即使在顺境中,也要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己,为迎接新的挑战做好准备。 5. 道德修养,内圣外王: 《易经》同样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易经》中的许多卦象和爻辞,都蕴含着对君子品德的要求,如诚信、仁爱、谦逊、谨慎等。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易经》的流传与影响 《易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其影响之深远,几乎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哲学、伦理学的源头,也是政治、军事、医学、艺术等领域的思想基石。历代以来,无数的学者、政治家、军事家都从中汲取智慧,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从孔子对《易经》的“韦编三绝”,到诸葛亮在战争中运用《易经》的计谋,再到现代社会中,许多企业和个人借鉴《易经》的智慧来指导决策和发展,都证明了《易经》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结语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宝典,它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精妙的象数模型和丰富的人生启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宇宙、认识自我、指导实践的宏大框架。它教导我们如何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规律,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顺境与逆境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阅读《易经》,并非是为了寻求某种神奇的预言,而是为了开启一种更深刻的洞察力,一种更具智慧的思维方式。它如同一位博学的长者,循循善诱,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智慧之海,去领悟那关于天道、人道、以及万物和谐共生的永恒真理。每一次对《易经》的研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智慧的升华,它将引领我们走向更加辽阔的人生境界。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的连贯性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很多国学书籍在引用原文和进行注释时,经常会打断读者的思路,一会儿是甲某的观点,一会儿是乙某的辩驳,读起来需要不断地在正文和脚注之间来回跳跃,非常影响沉浸感。而这本书的处理手法非常高明,它采用了“注译分离”的精妙设计——正文保持了高度的流畅性,让我们能够一气呵成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整体脉络;详细的、学术性的考证和不同流派的异议则被巧妙地安置在篇章末尾的“深度探析”部分。这样一来,初学者可以先建立起整体概念,不需要被复杂的学术细节所干扰;而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则可以随时深入挖掘,满足求知欲。这种分层级的阅读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和阅读的愉悦感,体现了编者对读者群体的细致考量。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这类经典读物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里面装载的都是些玄之又玄的东西,离现实生活太远,过于缥缈。读这本书之前,我甚至有点担心自己无法真正领会其精髓。但是,阅读过程却带来了极大的惊喜。这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没有将“天人合一”的概念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它教会我们如何以一种更加包容、更加辩证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矛盾与变化,比如遇到困境时,它提供的不是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顺应时势的调整策略。这种实用性的哲学指导,让我感觉自己手中的不仅仅是一本古代典籍的解读,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过好当下人生的指南书,对我的日常决策和心态调整都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评分

我最近在尝试接触一些古代哲学著作,发现很多版本要么是过于学术化,充满了艰深的注释和繁琐的考据,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厚厚的字典,让人望而生畏;要么就是为了追求通俗易懂,过度解读甚至曲解了原有的深层含义,读完后感觉像是被“喂”了半成品。然而,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似乎找到了一种完美的平衡点。作者在保留了原文的古韵和精准性的基础上,用现代的语言进行了解读,这种解读不是简单的白话翻译,而是带着对传统思想的深刻理解,将那些跨越千年的智慧,用我们现在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重新呈现出来。它没有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体会其中蕴含的辩证关系和宇宙规律,这种启发式的引导方式,比直接灌输知识要有效得多,让人感觉自己真正参与到了对经典的探索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逻辑层次感极强,对于一个想系统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乾坤、震巽坎离这些卦象,而是像搭建一座知识的阶梯,从最基础的阴阳、太极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进入到六十四卦的宏大体系之中。我特别欣赏它对每一卦的“象、数、义”的分别阐释,这三种维度互为补充,使得我们对每一个卦的理解不再是单薄的,而是立体而丰满的。更难得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古代智者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原理的案例分析,这些“活的”历史片段,让那些抽象的哲学原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我们能看到古人是如何借助这些智慧来洞察世事、趋吉避凶的,这种代入感是其他很多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深沉的靛蓝色,配上烫金的传统纹饰,拿在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像是一件艺术品。内页的纸张选得也十分考究,米白色的纸张,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字体排版疏密得当,古朴典雅的宋体与现代印刷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在视觉上变得亲切了许多。尤其是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图表,无论是对爻辞的解析,还是对卦象的演变过程的描绘,都清晰明了,极大地帮助了我们这些初学者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绝非那种粗制滥造的普及读物可比,光是收藏价值就足以让人心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