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境水果关注的有害生物

中国进出境水果关注的有害生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广勤 编
图书标签:
  • 有害生物
  • 水果
  • 进出口
  • 检疫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
  • 中国
  • 农业
  • 贸易
  • 风险评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31248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101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3
字数:18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进出境水果关注的有害生物》共收集了从1993—2007年我国与水果的贸易国签署的双边协议或其他形式的植物检疫条款共48项。其中进境32项和出境16项,列出关注有害生物名单中,进境的共168种,其中昆虫和螨类99种和植物病害69种;出境共56种,其中昆虫和螨类47种和植物病害9种。《中国进出境水果关注的有害生物》对提及的大部分关注的有害生物其寄主、分布以及形态特征或病原作了描述。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国进出境水果的种类 第一节进境的种类 第二节出境的种类 第二章 进出境水果“协议”或“要求” 第一节进境水果 第二节出境水果 第三章 进出境水果关注的有害生物名录 第一节进境水果中国关注的有害生物 一、昆虫和螨类 二、植物病害 第二节 出境水果受输入国关注的有害生物 一、昆虫和螨类 二、植物病害 第四章 进出境水果受关注的有害生物各论 第一节进境水果中国关注的有害生物 一、昆虫和螨类 1.缨翅目 (1)葡萄蓟马 (2)花蓟马 (3)苜蓿蓟马 (4)葡萄黑蓟马 (5)梨带蓟马 2.同翅目 (1)白轮盾蚧 (2)丰亡果白轮蚧 (3)非洲龟蜡蚧 (4)无花果蜡蚧 (5)柑橘扁软蚧 (6)刺褐圆盾蚧知 (7)车前圆尾蚜 (8)桃白圆盾蚧 (9)苹果绵蚜 (10)槟栉盾蚧 (11)黑丝盾蚧 (12)东京蛎蚧 (13)苹果贝蚧 (14)桃蚜 (15)洋杉鳞粉蚧 (16)笠齿盾蚧 (17)非洲奥粉蚧 (18)灰白片盾蚧 (19)橄榄片盾蚧 (20)盾蚧 (21)大洋刺粉蚧 (22)梨形原绵蚧 (23)嗜橘粉蚧 (24)橘小粉蚧 (25)可可长尾粉蚧 3.鞘翅目 (1)辐射松黄象 (2)杧果果肉象 (3)杧果果核象 (4)苹象甲 4.鳞翅目 (1)红带卷蛾 (2)蔷薇斜条卷叶蛾 (3)苹果异形小卷蛾 (4)高梁穗隐斑螟 (5)苹果蠹蛾 (6)石榴螟 (7)粉斑螟 (8)苹果褐卷蛾 (9)樱小食心虫 (10)苹小果蠹 (11)美国白蛾 (12)橙实卷蛾 (13)鲜食葡萄小卷蛾 (14)花翅小卷蛾 (15)古毒蛾 (16)荷兰石竹小卷蛾 (17)橘花巢蛾 (18)卷蛾 (19)苹白小卷蛾 5.双翅目 (1)南美实蝇 (2)墨西哥实蝇 (3)加勒比实蝇 (4)澳西北实蝇 (5)杨桃实蝇 (6)番石榴实蝇 (7)橘小实蝇 (8)短条面包果实蝇 (9)扎维斯实蝇 (10)小昆士兰实蝇 (11)丰亡果实蝇 (12)木瓜实蝇 (13)菲律宾实蝇 (14)昆士兰实蝇 (15)桃实蝇 (16)地中海实蝇 (17)纳塔尔实蝇 (18)海岛实蝇 (19)黑樱桃实蝇 (20)西部樱桃实蝇 (21)苹果实蝇 6.膜翅目 (1)樱实叶蜂 7.蜱螨目 (1)柑橘瘤瘿螨 (2)加州短须螨 (3)短须螨 (4)葡萄缺节瘿螨 (5)鹅耳栎东方叶螨 (6)魏始叶螨 (7)迈叶螨 (8)太平洋叶螨 (9)二斑叶螨 二、植物病害 1.真菌病害 (1)链格孢叶点病菌 (2)暗金黄担子菌 (3)拟茎点霉叶斑病 (4)草本枝孢 (5)球孢枝孢 (6)盘长孢 (7)长小穴壳菌 …… 附录:进出境水果关注的有害生物植物寄生名录 参考文献 结束语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国进出境水果的种类   第一节 进境的种类   水果的输入,主要基于国内消费的需求,尤其是国内缺乏而消费者又喜欢的水果品种更受欢迎,但同时也有因国际贸易的需要,而对国外的某地区和某种水果的开放。我国,不仅仅是水果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水果消费大国。消费者对水果的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尽管国产水果丰富多样,然而基于一种对消费的要求,也希望从国外进口一些水果品种调剂生活所需。   在水果国际贸易中,我国进口水果的种类很多,有从东南亚地区进境的榴莲、丰亡果、香蕉、荔枝、龙眼、山竹、莲雾、木瓜,从印度次大陆地区进境的杧果、葡萄,从非洲地区进境的橙、葡萄,从中南美洲进境的香蕉、葡萄、苹果、猕猴桃、鳄梨、杧果,从北美(美国)进境的苹果、李、橙、樱桃、葡萄,从欧洲进境的苹果,从大洋洲进境的猕猴桃、葡萄、苹果、橙、橘、柠檬、葡萄柚、杧果等。   第二节 出境的种类   我国幅员广阔,地理范围跨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气候带地区,对于水果种植业来说,由于所及的气候带类型多,因此不同气候带地区,栽培的水果品种有很大的差异。有产于温带地区的水果,主要包括有苹果、梨(包括鸭梨、贡梨、长把梨、香梨、苹果梨、沙梨等)、樱桃、葡萄、猕猴桃、桃、杏、李、柿、枣、石榴等;

前言/序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改革开放,进出境的水果贸易发展迅速,危险性有害生物很有可能随进境水果传入国内,一旦传入,将严重危及我国的农林业生产的安全,以及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该书收集和提供了我国自1993年以来在水果国际贸易中与输入国签署的有关双边植物检疫条款共42项,关注的进境有害生物154种。
  该书对进境水果条款中提出我国关注的有害生物,以及我国出口水果输入国关注的有害生物均作了详细的介绍,是一本具有政策性和很强技术性以及实用性的参考书,不仅方便口岸检疫人员对进出境水果检疫要求的掌握和便于对病虫害查验和鉴定,同时也适用于农业部门、外贸部门以及有关技术部门参考和应用。
《香草的秘密:从田野到餐桌的风味之旅》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香草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场关于风味和自然的探索。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健康生活,深入揭示香草那令人着迷的多彩面貌。我们不仅会学习辨认各种常见的香草,如罗勒、迷迭香、薄荷、百里香、莳萝、香菜、欧芹、鼠尾草、薰衣草、龙蒿等等,更会了解它们独特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在不同地域的种植历史。 本书将从植物学的角度,细致地描绘每一种香草的叶片形状、花朵色彩、茎干质地,甚至细微的香气分子组合。您将学会如何区分那些看似相似,实则风味迥异的成员,比如薄荷家族中那数不清的变种,或是罗勒的不同品种所带来的层次丰富的辛辣与甜美。每一株香草都拥有其独特的“DNA”,而这本书便是解读这些秘密的钥匙。 然而,香草的魅力远不止于形态。它们是大自然的馈赠,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将追溯香草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的地位,它们如何被用于宗教仪式、药物治疗、烹饪调味,乃至香水制造。从古老的药草手册到宫廷御用的香料秘方,我们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捕捉香草的足迹,感受它们如何跨越时空,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聚焦于香草如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厨房。您将发现,香草并非遥不可及的昂贵食材,而是触手可及的增香利器。我们会详细介绍如何在家中阳台、窗台甚至室内种植各种香草,从播种、育苗到修剪、收割,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尽的指导,让您轻松成为一名“家庭香草园丁”。即便空间有限,也会提供适合盆栽的香草选择以及简易的种植方法。 书中将提供海量实用的烹饪指南,让您将新鲜采摘的香草转化为餐桌上的惊艳。从简单的意面、沙拉、烤肉,到复杂的浓汤、炖菜、酱汁,再到烘焙点心,每一款菜谱都经过精心设计,突出香草的原味与芬芳。您将学习如何根据食材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香草,如何掌握用量以达到最佳的风味平衡,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香草组合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味蕾惊喜。本书将突破性地介绍如何利用各种香草制作风味独特的饮品,包括清爽的冰茶、提神的咖啡、以及富有创意的鸡尾酒和无酒精特饮。 除了 culinary 的应用,香草在健康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香草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它们如何帮助缓解消化不良、失眠、焦虑,甚至在抗氧化、抗炎等方面发挥作用。本书将引述科学研究与传统智慧,介绍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香草来调养身体,以及一些简单的居家疗法。当然,所有关于药用的建议都将在强调科学依据与适度原则的前提下进行阐述。 本书还将拓展香草的应用范围,探索它们在家居环境中的妙用。例如,如何利用薰衣草来改善睡眠,如何用薄荷净化空气,以及如何将迷迭香制成天然的驱蚊剂。香草不仅能愉悦味蕾,更能营造宜人的生活空间,提升生活品质。 最后,本书将引导读者关注香草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我们将探讨有机种植的重要性,了解如何选择对环境友好的香草产品,以及如何支持那些致力于推广可持续香草生产的农场与社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香草的指南,更是一份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如何从平凡的植物中发现无限美好的生活哲学。 目录概览 第一章:香草的起源与演变 古文明中的神圣香草 香草的传播与贸易之路 从药用到厨房:历史的变迁 第二章:认识你的香草朋友 常见香草图鉴(罗勒、迷迭香、薄荷、百里香、莳萝、香菜、欧芹、鼠尾草、薰衣草、龙蒿等) 形态特征与辨识要点 香气家族:解读分子背后的秘密 香草的生长习性与适宜环境 第三章:香草的种植入门 家庭香草园的设计与规划 播种、育苗、移栽技巧 日常养护:浇水、施肥、修剪 病虫害防治:天然与有机的方法 收获与储存的最佳时机 第四章:厨房里的香草魔法 香草风味搭配基础法则 主菜:肉类、禽类、海鲜的增香秘籍 副菜:蔬菜、沙拉、汤羹的灵魂伴侣 烘焙的奇思妙想:香草与甜点的邂逅 意想不到的香草饮品:从茶到鸡尾酒 香草酱料与调味品制作 第五章:香草的健康智慧 香草的传统药用价值回顾 现代科学的解读:抗氧化、抗炎等功效 缓解常见不适的香草配方 香草茶与浸泡油的制作与应用 安全使用指南与注意事项 第六章:生活中的芬芳 天然香薰与室内净化 香草在美妆与个护中的应用 DIY 香草香皂、香囊 香草作为天然染料 第七章:可持续的香草之路 有机种植的意义 选择环保香草产品 支持本地香草农场 香草的未来:创新与传承 本书将以清晰的语言、精美的插图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带领读者全方位地感受香草的魅力,让这股来自大自然的芬芳,成为点亮我们生活的美好源泉。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厚厚的《中国进出境水果关注的有害生物》,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构建了一个极其精细且动态的生态安全屏障图景。我是一位专注于农业生物安全政策研究的学者,过去接触的资料大多是宏观的政策文件或分散的学术论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宏观的政策意图,通过对具体生物案例的微观解构,实现了完美的对接。它没有止步于描述“有什么害虫”,而是深入探究了“这些害虫是如何在国际贸易物流链中实现跨洲际转移的”。书中对集装箱内部的温湿度变化与特定真菌孢子萌发的关联性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非主流贸易路线”的风险识别章节,这部分内容非常具有前瞻性,指出了当前检疫体系中可能存在的盲区——那些低频次、小批量但高风险的贸易往来。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克制和专业,大量使用精确的生物学名词和国际贸易术语,使得整本书的学术品味非常高。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许是希望在不同风险等级的生物之间,能提供更直观的优先级排序工具,帮助政策制定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更优的决策。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农产品种植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必要的“外部视角”。我们农场总是担心我们的产品在出口时被卡在目的港,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理解了国际检疫的“逻辑边界”。书中对不同国家进口要求的差异性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尤其是欧盟和北美地区对残留农药和特定病毒的严格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传统的田间管理标准。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包装材料和冷链运输过程中病菌传播风险的章节。这些信息帮助我们优化了采摘后的分级、预冷和集装箱装载流程。我们以前总觉得,只要果实本身没有问题就行,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包装箱的木质托盘、甚至是运输途中的冷凝水,都可能成为传播媒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更加倾向于实用操作指导,尽管学术性很强,但它的结论往往直接指向具体的农事管理改进,这种实用主义的色彩,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它教会我们,安全是贯穿整个产业链条的责任,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一道检验关卡就能解决的问题。

评分

这本关于中国进出境水果中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的专著,确实给我这位常年与国际贸易打交道的采购经理带来了极大的启发。我原本以为我对动植物检疫的了解已经足够全面了,毕竟我们公司每年都要处理大量的进口水果报关文件。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罗列了那些臭名昭著的检疫性害虫或病原体,更深入地剖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果产业特点如何影响了这些潜在威胁的发生和传播规律。比如,书中对东南亚榴莲产区特有的一种蚧壳虫的形态学描述和寄主专一性分析,就让我对我们近期进口批次中出现的微小异常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在引用国际标准和国内法规时,显得非常严谨,每一个章节的论述都有坚实的科学依据支撑,而不是泛泛而谈。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那些高清的显微照片和扫描图,对于一线检疫人员和我们这些风险评估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活的图鉴。我尤其欣赏它在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一个结合气候因子和运输链条的动态风险矩阵,这对于我们优化供应链管理,前置检测环节,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坦白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们办公室里,在签收新一批次检验检疫报告前,必读的参考手册。

评分

这部关于中国进出境水果有害生物的著作,其宏大的叙事结构令人赞叹。它并非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生态链”分析框架。作者巧妙地将植物病理学、昆虫生态学、国际贸易物流以及法律法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视角。我特别欣赏它对“生物入侵的社会经济影响”这一部分的论述,它清晰地量化了如果某个检疫性害虫成功传入,可能对国内相关水果产业造成的连锁反应和潜在的公共财政负担。这种将生态安全提升到国家经济安全高度的论述,非常具有说服力。此外,书中对不同时间尺度上风险特征变化的探讨也非常到位,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如何加速了某些耐寒性较差的害虫向高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以及这对未来未来五年内中国进口水果检疫策略的潜在挑战。这本书的论证过程如同一部严密的侦探小说,线索清晰,层层递进,最终指向一个明确的风险控制目标。对于政策制定者和大型跨国农产品集团的战略规划部门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洞察力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于我这个刚从实验室转到海关一线工作的新人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主要负责的是实验室的分子鉴定工作,过去对那些形态复杂的线虫和螨类,总是需要翻阅大量的图谱。这本书里对于各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态特征描述,配上清晰的鉴定要点,使得我能更快地将观察到的样品与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比对。我发现,它在生物学分类和分子标记的引用上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一些近年来新发现或被重新分类的物种,书中都有及时的更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没有回避技术难题,而是坦诚地讨论了当前检测技术(如eDNA技术)在实际口岸环境中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写作态度,让我对这门看似枯燥的检疫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带着我一步步走过复杂的鉴定流程,让我明白每一个步骤背后的科学逻辑。这本书的详尽程度,让我对“零容忍”背后的科学支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