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梅花易数讲义
定价:58.00元
作者:郑同
出版社:华龄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801786036
字数:502000
页码:36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内容提要
《梅花易数》是一种影响较大的易占方法,非常简单实用。可以年月日时的数目或其他可数之数起卦,以八除之余数定卦名,以六除之余数定变爻,结合爻辞及五行生克比合的关系以断吉凶。梅花易数占法十分注意断卦的灵感和观察事物的征兆,训练占卜者具备预测家的素质。因而不拘泥繁琐,独得周易预测事物的简易之理。
目录
缘起
原序
导言
术数学不是迷信
术数之学在中国的发展
术数学概说
术数学的原理
圣贤的教诲
《梅花易数》版本源流
“高明英迈,迥出千古”的邵雍
民间传说中的邵雍
简单的大学问——《梅花易数》
经天纬地的学问:皇极经世
天干地支
六十甲子
历法
年月日时
二十四节气
五候六气
结语
梅花易数讲义卷一
周易卦数
五行生克
八宫所属五行
卦气旺
卦气衰
十天干
十二地支
八卦象例
占法
玩法
卦以八除
爻以六除
互卦起例
年月日时起例
物数占例
声音占例
字占
一字占
二字占
三字占
四字占
五字占
六字占
七字占
八字占
九字占
十字占
十一字占
丈尺占
尺寸占
为人占
自己占
占动物
占静物
端法后天起卦之例
八卦万物属类
八卦方位图
观梅占
牡丹占
邻夜扣门借物占
今日动静如何
西林寺碑额占
老人有忧色占
少年有喜色占
牛哀鸣占
鸡悲鸣占
枯枝坠地占
风觉鸟占
听声音占
形物占
验色占
八卦所属内外动静之图
八卦万物类占
梅花易数讲义卷二
心易占卜-玄机
占卜总诀
占卜论理诀
先天后天论
卦断遗论
八卦心易体用诀
体用总诀
天时占
人事占第二
家宅占第三
屋舍占第四
婚姻占第五
生产占第六
饮食占第七
求谋占第八
求名占第九
求财占第十
交易占第十一
出行占第十二
行人占第十三
谒占见第十四
失物占第十五
疾病占第十六
官讼占第十七
坟墓占第十八
三要灵应篇序
三要灵应篇一
十应奥论
十应目论
复明天时之应
复明地理之应
复明人事之应
复明时令之应
复明方卦之应
复明动物之应
复明静物之应
复明言语之应
复明声音之应
复明五色之应
复明写字之应
遗论
体用
体用论
衰旺论
内外论
动静
向背
静占
观物洞玄歌
起卦加数例
屋宅之占诀
器物占
梅花易数讲义卷三
八卦方位之图
观梅数诀序
八卦定阴阳次序
变卦式八则
占卦诀
体用互变之诀
体用生克之诀
体用衰旺之诀
体用动静之诀
占卜坐端之诀
占卜克应之诀
万物赋
饮食篇
观物玄妙歌诀
诸事响应歌
诸卦反对性情
占物类例
物数为体诀
观物看变爻为主
观物克应法
观物趣时诀
观物用易例
万物戏念
占卜十应诀
论事十大应
卦应
梅花易数讲义卷四
序
指迷赋
玄黄克应歌
玄黄叙
玄黄歌
花押赋
探玄赋
齐景至理论
字画经验
字体诗诀
四季水笔
画有阴阳
八卦断
相字心易
辨字式
笔法筌蹄
字画指迷
六神笔法
六神主事
笔画犯煞
玄黄笔法歌
五行体格式
时辰断
起六浦卦诀
辨别五行歌
辨别六神歌
五行并歌式
梅花易数讲义卷五
五行全备
六神形式
八卦辨
七言作用歌
比例歌
西江月
易嬗玄微
古人相字
拆字纪事
断富贵贫贱要诀
五行四时旺相休囚例
五行相生地支
天干地支属五行
论八卦性情
八卦取象
六十甲子歌
六十四卦次序
《系辞》八卦类象歌
浑天甲子定局
后天时方
八反格
四言独步
五言作用歌
别理论
六言割断歌
格物章
物理论
五行六神辨别论
金声章
梅花易数讲义卷六
《测字秘牒》后序
《测字秘牒》自序
测字十法
心易六法
测字取格大法
双句格法
测字散格法
杂占赋
至理测法
附录
邵雍传
宋邵康节先生行略
宋邵康节先生墓志铭
重修康节先生祠堂记
嵩县重修康节先生邵子祠墓碑记
邵雍年表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郑同,易学学者、编辑,周易工作室的创办人兼策划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与术数的研究,著有《纳甲筮法新讲义》、《易学新识》等。现从事易学图书的编辑出版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点校出版易学图书50余种,另点校《四库全书术数初集》(全四册)、《四库全书术数二集》(全三
这本书的最终价值,在于它成功架设了一座连接传统智慧与当代读者的桥梁。它没有贩卖玄虚,也没有过度简化复杂的原理,而是保持了一种学者应有的审慎和尊重。无论是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希望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提升的爱好者,还是那些纯粹出于好奇心想了解中国传统数术精髓的初学者,这本书都能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它提供的知识深度足够支撑长期的研究和内化,而其清晰的表达方式又确保了学习过程不会过于枯燥和受挫。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翻阅和研习的佳作,它不仅是一本讲解术数的教材,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观察世界、理解规律的哲学导论。
评分初读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白话”和“校正”上下足了功夫。以往翻阅的许多易学古籍,总是在文言的晦涩中迷失方向,很多时候需要耗费数倍精力去揣摩一个词组的确切含义,而这本书则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门槛。郑同先生的译注或者说解读,非常贴合现代人的思维习惯,他没有一味地追求字面意义上的直译,而是深入挖掘了古人构建术数体系时的核心意图,并用当下易于理解的语言重新构建了解释框架。这种“增广校正”的努力,在我看来是极其宝贵的,它不仅澄清了一些流传已久的误解和笔误,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兼顾历史渊源与现代应用的平衡视角。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这正是优秀学术普及著作的标志——它既能让你敬畏先贤的智慧,又能让你自信地将之应用于实践探索中。
评分这本书的体系构建非常完整,它不像有些只关注某一特定断法的小册子,而是提供了一个从基础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到具体起局、断事取象的完整链条。特别是关于“体用”和“时空转换”的章节,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精妙。他没有陷入某些流派陷入的僵化泥潭,而是强调了易学本身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我注意到,在讲解一些关键的技法时,作者会引用多个不同的古本作为参照进行比对和论证,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对书中的结论更具信心。对于一个希望系统性建立易学世界观的人来说,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方式简直是福音。它不是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一栋结构稳固的知识大厦,每读完一个部分,都感觉自己的地基又夯实了一层,非常扎实可靠。
评分我得承认,我过去对一些复杂的术数体系持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过于依赖巧合和主观臆断。然而,这本书在阐述“象数合参”的原理时,展现出了一种惊人的内在逻辑自洽性。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虽然我没有看到具体的案例,但从理论推导中可以感受到这种严谨的脉络),清晰地展示了如何从看似随机的数字和符号中提取出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信息。这种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捕捉和表达,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占卜范畴,更接近于一种古代的系统思维模型。读完这些部分,我开始重新审视易学在古代哲学和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它不再仅仅是“算命”,而是一种对宇宙信息流动的深刻洞察。这种认知上的提升,远比学会一个具体的技巧来得更为珍贵和长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老旧又典雅的风格,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回了某个古老的书房。纸张的质感也相当考究,读起来有一种厚重的手感,不像现在很多速成的书籍,拿在手里总觉得轻飘飘的,缺少了些许沉淀感。我尤其欣赏它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逻辑性很强,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术数体系的人,也能循着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不会感到晦涩难懂。书中对很多基础概念的阐释,都辅以清晰的图示和详尽的对比分析,这对于理解复杂的象数关系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品味那些图文并茂的插页,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理论的直观深化,使得抽象的易理变得具体可感。可以说,光是阅读这本书的实体,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体现了一种对知识传承的敬畏之心,与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出版物形成了鲜明对比。
评分好
评分不错的书,知识储备
评分不错,印刷精美,排版清晰,正版!
评分不错
评分书叶散发很难闻很难闻的味道
评分给父亲买的,父亲满意
评分很厚,绎得还行,速度快
评分书很好,物流一般。
评分很厚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